今年45歲的陳玉蘭來自貴陽清鎮,她來畢節當公交車司機已有3年多時間了,1000多個日子裡,陳玉蘭風裡來雨裡去。
15路公交車的路線從拓海中央公園到遠航七星萬象城,四五十分鐘一趟,每天至少三個來回,對於一位女司機來說,工作強度已經很強了。
每天發車前檢查車輛的時候陳玉蘭一絲不苟,因為她知道絲毫的差錯都可能對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只有在確認沒有一點問題後,她才會把車駛出公司。談起中秋節,陳玉蘭說:「其實逢年過節誰都想和家人團聚,但我一坐上公交車駕駛席,就感覺到一種責任,在這個崗位上還真是走不了。」好在孩子已經上了大學,家裡基本上沒什麼負擔,所以她選擇堅守在了崗位上,方便更多的市民出行。而家在湖南邵陽,今年39歲的謝國梓在為一線同事做好後勤保障的同時,更兼職了「機務維修」的工,2014年他來到了畢節公交公司,這一呆就是5年。對於修理工們來說,爬冰臥雪、頂風冒雨鑽到車下搶修故障是家常便飯。「司機報完故障,我也著急啊。那就像自己孩子似的,它有病了。等我要修好了的話,我就打好一個戰役了。老有成就感了。」謝國梓是個樂天派,在修理班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多年的事業打拼,讓謝國梓早已不記得上次歸鄉是何時了,家中的老父在電話中不斷表達著思念,本來已收拾好行囊,返家陪伴父親和孩子,可繁重的營運任務,市民乘客的需要,讓他又拿起了車輛維修工具。「爸,等我忙完這陣,我就回來!」熱血男兒,眼眶已紅。對家人的愧疚時常縈繞在他的心間,謝國梓告訴記者,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想把老人和孩子接過來,好好盡到自己的責任。每一個人身後都有著艱辛與不容易,公交公司的他們只是這座城市裡來自異鄉的奮鬥者的縮影,他們身處城市的各行各業,而在每一個來自遠方的奮鬥者的生活裡,也許除了忙碌,都會面臨聚少離多的無奈。
他們在節日期間依然堅守,我們這座城市快馬疾行的發展,日新月異的建設,這背後,是無數個陳玉蘭,無數個謝國梓書寫的青春無悔。揚我之奮鬥,許你之幸福。
又是一年中秋夜,小編代表廣大畢節市民為他們的堅守說一句辛苦,向他們的付出道一聲謝謝。
總監製 | 葉榮
監製 | 黎秀禹 終審 | 向昆鵬
主編 | 穆立坤 編輯 | 王雅琪
記者 | 張麗莎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