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個我曾生活過的城市,依然那樣溫暖而友善。
留學期間,英格蘭的朋友曾來格拉找我玩耍,經歷了反覆無常的悽風冷雨之後,她深深的懷疑我口中這個溫暖的城市。
是的,這裡的道路有數不清的拔地而起的大斜坡,讓人爬的氣喘籲籲。
是的, 這裡可以下一星期的大雨,刮著把人吹跑的狂風。
是的,這裡的小火車司機,可以突然跑掉,留一車人摸不清頭腦,然後慢悠悠的唱著歌回來繼續開車。
是的,這裡的口音讓倫敦人都懷疑自己的英文水平。
可是,這裡有無法代替的溫暖,與友善。
@ 海豚小姐
懷念的是人與人之間毫無隔閡的友好交流:可以和老爺爺在公園裡聊一下午的天;在路邊打電話有老奶奶過來擁抱你說「You're so gorgeous!」
在下午茶店裡排隊買甜品,前面的人對你說「Are u looking for something sweet, darling?」
@ 朝暮不辭
真的被蘇格蘭人暖了太多次了,怕我們東西被偷馬上來問我們是否需要幫助的小哥,晚上遇到酒鬼主動護著我們的大叔,夜晚聖安火車站為大家解乏的野生魔術師,還有第一次去銀行因為語言不通,耐心陪我辦卡的銀行小姐姐,還有男票求婚時擁抱並祝我們永遠幸福的爺爺奶奶們,我真是太幸運能去格大,能去體驗 「people make Glasgow」 的精神內涵,能懂得 「slogan」 並非冰冷單調的文字而是一種可通過行為直達心靈的力量。時常感嘆說蘇蘇跟某英真是完全不一樣,是真的不一樣。
@ Bryden
一次走在小路上,突然間被石頭絆倒,沒有一絲絲防備,臉著地。
對面走來的一對情侶迅速跑過來把我扶起,緊張地問「你還好嗎?你還好嗎?」,路邊的其他人幫忙把散落的東西裝好。
疼得說不出話來的我示意沒事,那對情侶堅持要陪在原地坐一會兒,說等我確定自己完全ok他們再走。
@ 焦糖海鹽 coconut
記得每次提著大箱子在格拉火車站上樓梯或者趕車的時候,總會有蘇格蘭大叔直接從我手裡拿過箱子幫忙拎到站臺,問都不帶問的。
每次去市場買草莓,貨攤大叔也都會用蹩腳的中文說謝謝再加一個Wink。
@ 我是果兒
在市中心走路但凡漏出一絲絲迷茫的眼神,就會有人問是不是迷路了,需要幫助麼?無比熱情的非要把你帶到目的地。
去跳傘找不到基地迷路了,碰到公交司機大叔,用公交車載著我們走了一半的路(並不是他原定的公交路線)。
@ Sylph_Lee
我們在高地迷路,荒無人煙,好不容易找到一個農戶。院子的少年說去找媽媽幫忙 ,本以為只是指個路,結果大媽開車帶著我們走了好遠,還打電話給店主幫忙溝通,找到了目的地。
@ 元dodo
在格拉,這裡有耐心幫我辦銀行卡還誇我英語講的不錯的外國小哥,每次去取快遞都笑臉相迎的reception,上學路上拄著拐杖問候我的蘇格蘭老奶奶,一路聊天的Uber司機,Boots發糖發獎狀的護士姐姐,中途回國又回到格拉時對我說welcome back的海關工作人員。
2月2日,義大利佛倫倫薩街頭,一位中國留學生站在街頭反對歧視,牌子上寫到:「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不要歧視我們」。過往的人從開始圍觀合影,到越來越多的人來擁抱,甚至摘下了他的口罩。
這一幕,讓我想到了朋友圈接受格拉老奶奶大大擁抱的同學,這些擁抱讓我們知道,我們不只是一個人。愛,無關種族,無關國籍,無關我們身處哪裡。
同時,格拉斯哥大學也向中國留學生發來一封信:「對於中國現在的疫情狀況我們感到遺憾與難過,希望你和你的家庭一切安好,祝願每個人都健健康康,新年吉祥」。
這讓我無比感激我生活過的城市,格拉斯哥。
這個一出太陽,整個城市都洋溢快樂的地方,從未讓我感到過疏離與冷漠。
希望每一個再踏上那片土地的中國小夥伴,會記得一出機場就看到的「歡迎回家」。
有一天再回去
熱情的當地人會問:「來旅行嗎?」
答案是「曾經我生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