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日本出版的雜誌,輾轉2000多公裡來到南京。雜誌中,有著令我們感慨不已的報導……
《新潮周刊》
去年底,受日本「南京大屠殺六十周年全國聯絡會」的邀請,我館工作人員陪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陳德壽老人赴日參加了三場「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集會」。
在日期間,翻譯高文軍老師介紹, 12月2日是日本皇室,三笠宮崇仁親王的百歲壽辰。12月3日的《新潮周刊》上刊登了老親王百歲壽辰的特集,其中有他評論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的報導。我館工作人員立即去東京當地的報亭尋找,無奈均已售罄。
三笠宮崇仁親王
回國前,我館工作人員拜託日本「南京大屠殺六十周年全國聯絡會」東京分會的日本友人幫忙尋找這本周刊。
不久前的4月15日,日本「南京大屠殺六十周年全國聯絡會」東京分會的木野村間一郎先生親自將這本周刊帶到了我館。
原來,他們一直記著我們的囑託,多方尋找到這本周刊,並帶上它跟隨這次日本友好訪華團來到我館。收到這本雜誌後,我館立刻安排日語翻譯對其中三笠宮親王的報導進行了翻譯。
圖為日本友人在向我館館長張建軍介紹報導內容
三笠宮崇仁親王
昭和天皇的幼弟
當今日本天皇明仁的叔父
日本皇族中現存最年長的男性
1943 年,他在侵華日軍南京總部任大尉參謀
以下為《新潮周刊》的142-143頁發表的對三笠宮崇仁親王報導特集的中文翻譯:
▼
三笠宮在1943年1月開始的一年期間,以「若杉參謀」的名義前往南京上任,戰後的1956年出版了《帝王與墳墓與民眾》,在書中「我的回憶」部分寫道:
「使我的信念發生根本性動搖的就是在這一年,我對『聖戰』的真相甚為吃驚。日軍對無辜的中國人民所犯下的眾多可憎的暴行,即使是今天也依舊數不勝數。事變初期一部分日軍將士的殘忍行徑煽動了中國人的對日同仇敵愾的情緒,聖戰招來的是不可想像的結局,這是毫無勝算的戰爭。」
「這一失敗促使軍隊及日本政府首腦層認真進行反省,並制定新的對華政策,在我赴南京就任的一年期間,司令官和下屬們為此新方針的實施盡到了最大努力。」
《新潮周刊》
在談到日軍在現場的行為時他感嘆道:
「新政策推出之後,日軍司令部立刻下令禁止『四惡』,即掠奪、暴行、放火、強姦。某前線大隊長說的話讓我震驚。他說,目前為止部隊都是邊燒房屋邊前進,這樣就知道自己大隊的第一線在何位置。如今禁止防火後,就弄不清楚自己在何位置了。實在是讓人笑不出來的笑話。」
「聖戰這一大義與事實大相逕庭,正因為內核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所以更是竭力在表面上強調所謂的聖戰。」
《新潮周刊》
三笠宮《古代東洋史與我》中關於南京的事情寫道:
「某青年軍官—我的陸軍士官學校同級生的事情讓我更受刺激。我聽說他為了培養士兵的膽量,就讓士兵把活著的俘虜當靶子練習刺刀突刺。此外還看過一部電影中,很多中國俘虜被裝入卡車,運到『滿洲』野外,成為毒氣活體實驗者。參加這一實驗的高級軍醫還說,他曾經試圖讓國際聯盟派遣的李頓調查團一行吃下附著痢疾菌的水果,但沒有成功。」
三笠宮崇仁親王與妻子百合子散步
就在即將從南京回國前的1944年1月,三笠宮以「若杉參謀」的名義在日軍將校面前發表講話,其對軍紀的渙散與佔領軍的暴行所進行的批判內容匯集為《日本人對支那事變的反省》一文, 1994年公開發表。當時,在雜誌的採訪中他就「南京大屠殺」說道:
「看到最近的報紙上多有爭論,貌似很是在意人數的問題。辭典中的屠殺一詞,指的就是殺害眾多人的意思,這與人數毫無關係。」
「中國方面將日軍的殘暴行徑製作成了一部名為《勝利進行曲》的電影,我將這一資料帶回東京,讓昭和天皇也看了,我認為許多部分的內容都是真實存在的殘暴行徑。」
目前,這本《新潮周刊》已被我館收藏,日本在世最年長的皇室成員發表的這些講話,對於還原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有著特殊的意義。
「紫金草工作室」出品
《為了你,真的有人願意放棄」五一「小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