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9日公布的統計速報顯示,日本員工人均月工資為318299日元(約合人民幣1.9萬元),與前一年相比減少1.2%,連續2年呈現減少態勢,是受金融危機衝擊的2009年以來最大減幅。
數據還顯示,加班費等規定外工資平均為1萬7352日元(約合人民幣1066元),大幅減少12.1%,對工資整體下降產生了較大影響。
受疫情影響波及到全世界經濟發展,但日本人經常給人收入高發達國家的印象,那麼日本人的經濟情況在全世界範圍如何?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與世界各國的名目GDP 相比較之下,日本排名僅次於美國與中國,名列世界第3名。單看GDP的話,日本可以說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但日本整體國力與日本人生活富裕不能畫上等號,因為人口多的國家其GDP自然也會變高。較能反映出國民富裕程度的指標則有人均GDP。根據IMF的資料觀察日本的人均GDP國家排名可以發現,日本在1988年名列世界第2名,排名相當靠前;但2018年日本位居世界第26名,這30年來排名退步許多。換句話說,日本人人均收入是在降低。
與全球相比,日本人年薪不高的原因有許多論點。例如少子高齡化,導致優秀人才不足。其他還有根據員工年齡支付薪資,此種日本特有的終身僱傭制度,有人認為此種制度會導致勞動生產力下降。
日本企業導入終身僱傭制度的理由,除了日本企業把員工當做家人,可以說是只要員工違反常規或法律,很少有種中途解僱員工等現象。但光從數據看來,日本勞動者相較來說並不如想像中那樣富裕也是不爭的事實。
往期推薦
我是在日本的中國人,但我的房子不租給中國人
【免費的也不行】只給肉吃沒有蔬菜,大阪酒店隔離患者投訴隔離餐營養不均衡
送走兒子半年,三浦春馬爸爸被爆猝死
從大悲咒到Clubhouse,「留學僧」的疫情生活
在日本華人講述自己感染新冠後經歷
菅義偉政府的命運和東京奧運會能否順利舉辦,就看這一個月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