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來臨,線下迪士尼歡樂谷等遊樂場所的萬聖節狂歡趴,Google在東京推出的限定版鬼屋,大小商場購物中心的萬聖節裝扮,甚至餐飲店都早早布置了應景裝飾品;線上如Google推出的《Great Ghoul Duel》遊戲,STEAM的各種遊戲特賣,其他大小商家的各種營銷手段與創意也曾出不窮。
從古老的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到全民參與的「搞鬼」日,從一群小孩子的「trick or treat 」到全年齡層的刻意狂歡。
今日萬聖節的狂歡盛景,從商業角度出發,可以理解為時代推進營銷方式進步,商業營銷又不斷對傳統節日附加新的理解與價值。從節日本身出發,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新興節日,包括西方的萬聖節、印度的排燈節、中國雙十一,人們對於新的慶祝方式的追求與創造似乎永無倦怠。
據美國零售聯合會(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NRF」)在《2018萬聖節購物行為》(2018 HOLLOWEEN SHOPPING BEHAVIOR)的調研顯示從2005年至2018年的13年中,消費總量從不到30億美元增漲到了90億美元。
NRF的調研數據表明,在低年齡層中最受歡迎的裝扮是公主、超人、蝙蝠俠等;而女巫、吸血鬼和殭屍等兼具視覺與精神刺激的裝扮則最受成年人歡迎;傳統萬聖節最具代表性的裝飾物南瓜則成了裝扮寵物的最佳選擇。
人們對各種節日總是追求新鮮感,各種玩法層出不窮,奇思妙想也源源不斷,根據NRF中的調研顯示,多數人萬聖節的靈感來源主要是網絡搜索、各大社交平臺和商場裡的實際體驗。
感恩節與聖誕節的標配是一頓大餐,而萬聖節則更注重於玩樂與狂歡,各種「搞鬼」裝扮是萬聖節裡最大的開支。調研數據表明萬聖節參與者購買萬聖節相關物品的渠道多是折扣、萬聖節專賣店及大型從商場。
從以上數據可以了解到:消費總量上升,參與者結構不斷豐富,消費者期待不斷提升,萬聖節的營銷空間和營銷效果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最重要的還是對節日元素的不斷挖掘,對相關文化內容的不斷延伸與創造,以及對消費場景的高時效性製造與傳播。
·END·
推薦閱讀:
從今天起,關注股市!遍地黃金指數基金投資機會已來!股份回購是A股的光」
」雙十一「進化史
究竟是誰捅了馬蜂窩?
眾籌不死!潛龍勿用!網際網路金融五周年,1898咖啡館5周歲,支付寶新規實行
電競產業,潛能爆發
你希望和誰官宣?
近期活動:
創客匯|創業者與投資人過招攻略
私董會| 寒冬下如何融到錢、花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