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義】消弭「畢節留守兒童之殤」

2021-02-26 人民法院報

  前不久,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集體喝農藥自殺身亡。筆者認為,要徹底消弭類似慘劇的發生,需進一步完善刑事立法。

  首先,現行遺棄罪的犯罪主觀要件要求設置過於狹窄。畢節留守兒童自殺事件中,兒童的父親定期寄錢回家,母親出走不知去向。據此,從證據上很難判斷其父母具有遺棄子女的主觀故意。但父母明知4名孩子最大的13歲、最小的才5歲,基本不具備自我照料能力,其主觀上至少符合過失犯罪的主觀要件標準。因此,僅將遺棄罪的犯罪主觀要件確定為故意,已經明顯不符合目前留守兒童缺乏必要關懷的社會現實。

  其次,現行遺棄罪缺乏加重情形的必要轉化設置。罪名的轉化,是體現刑法打擊力度和震懾力的重要內容。我國刑法針對不少罪名都規定了「由輕轉重」的轉化方式。但遺棄罪卻沒有規定相應的轉化制度。我國刑法的相關條文,對遺棄罪僅設置了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時還要求情節嚴重才入罪,反映出打擊範圍不廣、針對性不強的立法缺陷。在畢節留守兒童自殺事件中,嚴格按照現行遺棄罪的犯罪構成要件來對標,會出現對死者父母如此惡劣的遺棄行為無法適用法律的尷尬。

  因此,應根據留守兒童現象日趨嚴重的社會現實適時修改遺棄罪刑法條文。目前,留守兒童保護不力已經成為社會治理中日趨嚴重的問題。從刑事法的角度看,就應對遺棄罪的刑法條文進行及時修改,將留守兒童社會現象中常見的拒絕履行或變相拒絕履行扶養義務行為納入遺棄罪的打擊範圍中來。同時要擴大遺棄犯罪構成要件中對主觀方面的界定標準,對明知留守兒童缺乏成年人或相關機構照管依然將其長期單獨留置在家導致發生嚴重後果的過失行為,也納入到遺棄罪的主觀要件認定範圍中來。要增設有關遺棄罪的轉化條款,對導致留守兒童死亡、重傷等嚴重後果的行為,應按其他更為嚴重的罪名予以打擊。(吳仕春)

相關焦點

  • 手拉手關愛留守兒童,心連心呵護祖國花朵——Tom貓英語2020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
    兒童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長,需要父疼母愛的他們集中起來就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根據權威調查,中國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託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
  • 伏口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幫助和服務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進一步營造關心、重視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9月8日,漣源市伏口鎮社工站、星星幼兒園
  • 三木科 舟奕博攜粉絲 尋愛九宮山 關愛留守兒童
    活動現場特邀兩位藝人歌手三木科(傳統藏樂與流行音樂文化的實踐先鋒與傳唱人)與舟奕博(歌手、演員作品《他》)一起帶領眾粉絲深入通山縣九宮山鎮橫石二小,向該校30多為留守兒童一起提前過六一兒童節。並為孩子們送上了溫馨禮包、書籍、衣物和一些學習用品。活動最後兩位藝人和粉絲們在周校長的陪同下,一同參觀了學校教學樓、多媒體多功能廳、鄉村少年宮等教學用地。
  • 被遺忘的星星 關注留守兒童公益快閃
    被遺忘的星星將會是貴州首場以傳播」 關愛兒童,拒絕冷漠」為理念的大型傳播活動,希望通過」快閃」這一藝術行為,提高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本次活動由黔東南州青鳥助學會主辦,這次主題是以「關愛兒童,拒絕冷漠」為宗旨,共同搭建一個平臺,為提升留守兒童的聚焦度以及提高全民對兒童成長的重視而努力奮鬥。
  • 守護光明 為愛築夢——「光明驛站」點亮留守兒童的心燈
    「光明驛站」關愛留守兒童公益項目全國首家站點於2012年6月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桃園鎮光明村邱寨希望小學正式掛牌。 「光明驛站」從宿州首家試點,到全省百家鋪開,堅持初心地匯聚愛心引擎,釋放愛心能量,用愛心和友善給留守兒童和未成年人一個溫暖的「家」。「光明驛站」站點「6+N」標配由一個活動室、一臺上網電腦、一部親情電話、一套文體用品和一組圖書角、一面文化牆組成。
  • 91歲教師守候留守兒童:不會讓他們念不起書
    九旬鄉村教師葉連平在「留守兒童之家」給孩子們上英語課。「只要我有口氣,不會讓他們念不起書。」九旬鄉村教師葉連平在「留守兒童之家」黑板上寫板書 徐偉 攝從小酷愛學習的葉連平,抗戰勝利後,隨父親來到南京,進入美國大使館工作,在那裡,他利用工作之餘的點滴時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 北車建工團委捐助重慶留守兒童
    3月31日,北車建工團委一行6人前往重慶市黔江區藍天留守兒童學校,將北車建工人的愛心傳遞到了留守兒童的手中。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重慶尤甚。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裡,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在生活與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通過重慶市慈善總會的幫助,北車建工團委聯繫到了重慶市黔江區藍天留守兒童學校,並組織全體員工向這所學校的留守兒童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 【十周年感恩行動】將愛給予被世界遺忘的天使——留守兒童!
    台州之星:       您好!       在中國廣泛的農村裡,有一個群孩子名叫「留守兒童」。    當別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樣年華的時候,他們卻孤零的一個人。他們過早的承擔起不該這個年齡承擔的責任,早上,很早就起來做飯,然後去上學;放學,回家勞作。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使他們臉上也少了笑容。記得,那是前年,因一期採訪的機緣巧合下,我有幸接觸了這麼一批留守兒童。
  • 全家便利募萬卷書 為重慶留守兒童「書」送希望!
    通過全家便利上海800餘家門店募集而來的2萬多冊書籍,近日送達重慶留守兒童手中,用知識成就夢想、開啟希望!在重慶賈嗣祥瑞希望小學舉辦的「募萬卷書為留守兒童書送希望圖書捐贈儀式」,頂新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滕鴻年、頂新便利餐飲連鎖事業幕僚長張起華、重慶市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劉路明,共同見證重慶留守兒童收穫書籍的喜悅。
  • 關注丨湖南單親留守兒童有了自己的「快樂家園」
    近期,新華社報導了湖南省邵陽縣黃荊鄉123個單親留守兒童的故事,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在看到新華社的報導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率先行動,派出工作組赴邵陽考察調研,在獲知孩子們的生活困難和心理撫慰需求後,發起了「有愛就有家」——關愛邵陽縣黃荊鄉特殊兒童公益行動,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幫助這些孩子重溫母愛、重拾親情。
  • 貴州孤兒院兒童被性侵:等待真相!
    昨天,」貴州畢節孤兒院兒童疑被性侵「一爆出,我的朋友圈炸了,微博炸了,明星們也炸了。事情起因是,今天有熱心市民報警,稱貴州畢節孤兒院兒童被性侵。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核實此事是否屬實。01首先,先來看看@鵝組兔區爆料 發布的圖片其對話疑似談論性侵福利院或幼兒園兒童;涉及的地點:貴州畢節/凱裡截圖中一人稱:」每年花10萬在這上面,是門生意「、」戀童是一件特別燒錢的事「
  • 用情與法溫暖留守兒童!鎮原法院開展「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
    坪邊村坪邊自然村留守兒童王彩虹,是坪邊小學四年級學生,其父母離異後,父親王選博常年在杭州務工,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於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勞動能力,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在王彩虹家窯洞前,婦委會主任李玉霞等人與其親切交談,仔細詢問學習和生活情況,並送上了書籍、鞋子、床上用品及民法典宣傳掛曆等物品,鼓勵她好好學習,堅強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 中美合拍紀錄片《南京之殤》將登陸美國歷史頻道
    由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投資出品,江蘇廣電紀錄片創作中心、美國A+E電視網項目團隊聯合製作,江蘇廣電國際傳播有限公司鼎力支持的紀錄片《南京之殤》,將於
  • 意利集團攜手畢茲卡 共同關注留守貧困兒童
    在一年一度孩子們最期待的「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為了關心關愛留守和貧困兒童,幫助這些兒童實現微心願,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快樂的節日,6
  • 公益快報:小白球帶動大愛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關愛貧困地區留守兒童!
    【開球儀式,小球帶著愛齊飛】香港京都念慈菴董事謝慧淦女士和香港京都念慈菴中國總經銷、深圳市金活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利生先生在愛心義拍環節中以50000元共同拍得美高美酒店總統套房券,善款將用於捐建一所「音樂之聲兒童快樂家園」。
  •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留夏》直擊留守兒童現狀!
    電影《留夏》是由上海嘉昱傳媒公司出品攝製、安徽星火影業獨家宣發的農村、兒童、情感、劇情題材的網絡大電影,影片即將於11月21日在愛奇藝VIP獨播上映
  • 農村留守兒童的一首歌,讓無數工友淚流滿面!
    今天,偶然聽到一個7歲的農村留守兒童唱的一首歌。
  • 公益日 | 您的善舉將幫助到來鳳的227名貧困留守兒童!
    這是全縣最需要幫助的一批兒童一件嶄新的漂亮衣服一個結實耐用的書包一支不會斷水的鋼筆………在城市孩子看來微不足道的小物品卻是他們不敢輕易說出口的心願一個個微小的心願期待著你我一起讓它們實現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為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愛心力量支持「希望工程」公益事業,持續做好「關愛留守兒童 助力精準扶貧」行動「雙結雙促」工作,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決定聯合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騰訊公益平臺發起關愛貧困留守兒童「希望微心願」公益活動。
  • 王磊光 | 必須正視農村社會日益加深的原子化危機【留守兒童與網路遊戲專題⑨】
    「留守兒童」其實是一個寬泛的、不追求精確表達的概念,留守少年通常也是包含在這個概念裡。前幾天同鄧劍博士聊天,我很同意他的一個說法,「留守兒童與網路遊戲」的關係問題,是一個媒介問題,與其說是「留守兒童與網路遊戲」的問題,不如說是「留守兒童與手機」的問題。我也非常同意雷望紅博士的發言,留守兒童沉迷遊戲,根本原因在於鄉村教育環境的變遷,而不是遊戲本身的問題。
  • 「陽光相伴 愛心相隨」關愛留守兒童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每年的暑假,由於高溫天氣的原因,都會有發生青少年、學生(特別是留守家庭)因遊泳溺水的不幸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