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丨湖南單親留守兒童有了自己的「快樂家園」

2021-02-28 新華社

  新華社長沙9月13日電 有這樣一群孩子,當同齡孩子還在父母身邊撒嬌的時候,他們的父親為了養家餬口,常年在外打工,而他們的母親卻因各種原因離開了他們。孩子們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近期,新華社報導了湖南省邵陽縣黃荊鄉123個單親留守兒童的故事,引發輿論的廣泛關注。在看到新華社的報導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率先行動,派出工作組赴邵陽考察調研,在獲知孩子們的生活困難和心理撫慰需求後,發起了「有愛就有家」——關愛邵陽縣黃荊鄉特殊兒童公益行動,動員社會力量共同幫助這些孩子重溫母愛、重拾親情。
  9月12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黃荊鄉仁和村舉辦兒童快樂家園落成揭牌儀式,邵陽縣8所「兒童快樂家園」同時開放,一些來自全國的愛心志願者與心理諮詢師為留守兒童開展護蕾行動培訓、心理輔導。



  當天,記者在邵陽縣黃荊鄉青山村看到,新開放的「兒童快樂家園」吸引了當地不少孩子,女孩們聚精會神地看著漫畫書,男孩們則一起玩籃球,還有一群孩子圍坐在桌子前,研究跳棋的玩法……
  記者還走訪了黃荊鄉仁和村和大坪村,「兒童快樂家園」不僅吸引了孩子們,也讓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感到新奇。在敞亮的「兒童快樂家園」,幾百冊嶄新的兒童圖書整齊地陳列在書櫃裡,電子琴吸引了女孩們的駐足圍觀,而籃球、足球、排球則讓男孩們感到興奮。
  大坪村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王然告訴記者:「我的爸爸長年患病,媽媽離家出走,我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像我這樣的留守兒童,在黃荊鄉有很多。」
  邵陽縣婦聯主席馬雲華說,目前,在邵陽縣婦聯等部門的努力下,已經為34個單親留守兒童聯繫上了生母,邵陽縣婦聯捐款4萬元,成立了黃荊鄉留守兒童關愛服務中心。
  湖南省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杜亞玲說,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與湖南省婦聯、邵陽縣婦聯在當地動員徵集了「愛心家庭」「愛心媽媽」,與單親困境兒童結成對子,進行一對一關懷照顧,目前123名留守兒童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愛心媽媽」。
  在現場,記者看到王然把頭埋在「愛心媽媽」蔣梅娥的懷中,忍不住哭了起來。



  「王然品學兼優,一直擔任班長,孩子很聽話,很乖巧,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醫生,治好父親的病,為更多有需要的病人看好病。我每周都會來看她,陪她做功課,幫助家裡操持家務。看到王然和其他孩子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快樂家園,我真的很高興。希望社會上有更多的好心人關注這些孩子,他們很渴望母愛……」蔣梅娥說。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理事長陳秀榕介紹,「兒童快樂家園」項目可以快速落地邵陽,得益於社會各界慷慨捐贈,得益於主流媒體的大力傳播和各級婦聯組織的傾力支持,大家用愛心和真情為孩子們援建了撫慰心靈的快樂家園。
  目前,邵陽縣婦聯正面向邵陽機關企事業單位徵集「兒童快樂家園」志願服務者,依託「兒童快樂家園」開展公益活動,組織專家為孩子們定期開展心理疏導和輔導。
  「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單親留守兒童,給他們更多的關愛。」馬運華說。(記者 帥才 謝櫻)(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注新華社發布微信公眾帳號

①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添加朋友」中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 「 新華社發布」或「xinhuashefabu1",搜索號碼關注。

②點擊文章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91歲教師守候留守兒童:不會讓他們念不起書
    九旬鄉村教師葉連平在「留守兒童之家」給孩子們上英語課。「只要我有口氣,不會讓他們念不起書。」退休後的他並沒有閒著,看到孩子們因學不好英語而厭學、許多留守兒童作業無人輔導時,他定下決心在家裡辦起了「留守兒童之家」,平日裡輔導孩子作業,周末集中給孩子們上英語課。這些年來,葉連平從未落下一堂課,從未收過一分錢。
  • 被遺忘的星星 關注留守兒童公益快閃
    ,拒絕冷漠」為理念的大型傳播活動,希望通過」快閃」這一藝術行為,提高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本次活動由黔東南州青鳥助學會主辦,這次主題是以「關愛兒童,拒絕冷漠」為宗旨,共同搭建一個平臺,為提升留守兒童的聚焦度以及提高全民對兒童成長的重視而努力奮鬥。
  • 意利集團攜手畢茲卡 共同關注留守貧困兒童
    在一年一度孩子們最期待的「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為了關心關愛留守和貧困兒童,幫助這些兒童實現微心願,給孩子們帶來一個快樂的節日,6
  • 公益快報:小白球帶動大愛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關愛貧困地區留守兒童!
    【開球儀式,小球帶著愛齊飛】香港京都念慈菴董事謝慧淦女士和香港京都念慈菴中國總經銷、深圳市金活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利生先生在愛心義拍環節中以50000元共同拍得美高美酒店總統套房券,善款將用於捐建一所「音樂之聲兒童快樂家園」。
  • 【創業季】大學生村官自拍微電影 留守兒童引關注
    大學生村官自拍微電影 引導社會關注留守兒童  《春韻》是一部題材為關愛貧困留守兒童的微電影。這部微電影,講述了一個寄養在村長家的孤兒成長為大學生村官,並關愛貧困和留守兒童的故事。短短十分鐘,生動細膩地刻畫了一個孤兒的成長與蛻變,更敏銳地觸及了當下中國農村最需關注的貧困和留守兒童群體。這部微電影出自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大學生村官之手。
  •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電影《留夏》直擊留守兒童現狀!
    影片是根據農村留守兒童的真實現狀進行改編,通過講述主角張翰翔在童年快樂時光中所遇到的麻煩和問題,來反映出農村留守生活的矛盾和孤寂,使孩童的天真與現實的殘酷形成鮮明對比。該片講述的是父母外出打工的張翰翔和奶奶兩人在農村老家相依為命,隨著年歲的增長,張翰翔越來越思念自己的父母,也越來越嚮往大城市的生活;直到遇見從城裡來鄉下過暑假的女孩依依,張翰翔和小夥伴張子樂聽依依講述城市生活的同時,也帶著她體驗農村的快樂時光。
  • 她關注丨「媽媽咪呀」,單親母親的「另一個家」
    但,她們在珠海有了一個共同的「家」2018年7月份,在珠海香洲區政法委和婦聯的支持下,珠海婦女兒童權益服務中心聯合香洲區婦聯,共同開展「媽媽咪呀」特困單親母親支持計劃的項目。如今,退休的金姐除了照料準備高考的小兒子,還成為了芙蓮婦女兒童權益服務中心的一名義工。能為其他的單親母親排憂解難,金姐心中也充盈著幸福和滿足。 帶著一對雙胞胎兒女生活的梅姐,也是芙蓮中心幫助的對象之一。
  • 【特別關注】六壩鎮張小燕和她的200多名留守孩子
    當前,隨著農村父母離鄉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兒童留守農村而無人照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多,他們失去父母庇護,身心、學習、成長面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這個群體的關注。為此曾經身為教師的張小燕,帶著對留守兒童的特殊感情,在民樂縣六壩鎮成立了「未來星」留守兒童之家。這個原本兩個孩子的媽媽如今已經是200多位留守兒童的「媽媽」了。張小燕這些年一直和丈夫楊緒滋在外打拼,她的孩子也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說起成立「未來星」留守兒童之家的初衷,還要從她的兩個女兒說起。
  • 【在線簡訊】為愛圓夢 守護天使 2019年崇陽縣「希望家園」開班
    (通訊:王浩冬  圖文:沈增平)      2019年7月17日,崇陽縣「希望家園」開班儀式正式啟動。      崇陽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王良永出席儀式並發表講話:兒童是未來之未來,做好留守兒童工作關乎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之義,意義重大,希望大家帶著責任做好留守兒童工作。
  • 祿豐「愛心媽媽」結對留守兒童,歡度「六一」
    【六一節】 愛心媽媽結對幫扶獻愛心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小朋友們最開心的日子,今年的兒童節,對於祿豐縣的貧困山區的留守兒童們來說,雖然自己的媽媽不在身邊,但有了愛心媽媽的陪伴學生 李慧怡:「我有一個新的家,我要感謝我的媽媽,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這個快樂的家庭裡,快樂地成長。」
  • 伏口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了幫助和服務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進一步營造關心、重視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9月8日,漣源市伏口鎮社工站、星星幼兒園
  • 北車建工團委捐助重慶留守兒童
    3月31日,北車建工團委一行6人前往重慶市黔江區藍天留守兒童學校,將北車建工人的愛心傳遞到了留守兒童的手中。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重慶尤甚。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遠走他鄉離開年幼的孩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貢獻,但他們卻留在了農村家裡,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在生活與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困難,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集中起來便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通過重慶市慈善總會的幫助,北車建工團委聯繫到了重慶市黔江區藍天留守兒童學校,並組織全體員工向這所學校的留守兒童捐款捐物,奉獻愛心。
  • 手拉手關愛留守兒童,心連心呵護祖國花朵——Tom貓英語2020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活動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外出打工,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貢獻,但是作為子女的他們卻被留在了家裡,一年難得跟父母見次面。兒童生理和心理正在成長,需要父疼母愛的他們集中起來就變成了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根據權威調查,中國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
  • 用情與法溫暖留守兒童!鎮原法院開展「把愛帶回家」2021寒假兒童關愛服務「四送」活動
    坪邊村坪邊自然村留守兒童王彩虹,是坪邊小學四年級學生,其父母離異後,父親王選博常年在杭州務工,她和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於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沒有勞動能力,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在王彩虹家窯洞前,婦委會主任李玉霞等人與其親切交談,仔細詢問學習和生活情況,並送上了書籍、鞋子、床上用品及民法典宣傳掛曆等物品,鼓勵她好好學習,堅強樂觀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 【微言大義】消弭「畢節留守兒童之殤」
    前不久,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坎鄉的4名留守兒童在家中集體喝農藥自殺身亡。筆者認為,要徹底消弭類似慘劇的發生,需進一步完善刑事立法。
  • 91歲教師守候留守兒童:只要我有口氣 不會讓他們念不起書
    退休後,他自費辦「留守兒童之家」,為留守兒童無償補課18年,至今仍堅持上課、批改作業。他說:「我願意我的最後一口氣,是在講臺上呼出去的。」△視頻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矩陣號—二更村民眼中「怪人」——葉連平從小酷愛學習的葉連平,抗戰勝利後,隨父親來到南京,進入美國大使館工作。在那裡,他利用工作之餘的點滴時間,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
  • 「陽光相伴 愛心相隨」關愛留守兒童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動
    每年的暑假,由於高溫天氣的原因,都會有發生青少年、學生(特別是留守家庭)因遊泳溺水的不幸悲劇。
  • 「芳鄰守望·最美結對」——關愛留守兒童 用愛傳遞溫暖
    面對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各地都在倡導就地過年,很多務工人員不能返鄉與孩子團聚,為了讓留守兒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心和關愛,2021年2月6日,一支由團縣委、民政局、紅十字會、百丈鎮婦聯、農商銀行、移動公司和遊泳協會組成的志願者隊伍來到了百丈鎮,為留守兒童送去了新年的祝福和溫暖的關懷。讓「愛」如坦途大道,伸向遠方。
  • 農村留守兒童的一首歌,讓無數工友淚流滿面!
    今天,偶然聽到一個7歲的農村留守兒童唱的一首歌。
  • 三木科 舟奕博攜粉絲 尋愛九宮山 關愛留守兒童
    活動現場特邀兩位藝人歌手三木科(傳統藏樂與流行音樂文化的實踐先鋒與傳唱人)與舟奕博(歌手、演員作品《他》)一起帶領眾粉絲深入通山縣九宮山鎮橫石二小,向該校30多為留守兒童一起提前過六一兒童節。並為孩子們送上了溫馨禮包、書籍、衣物和一些學習用品。活動最後兩位藝人和粉絲們在周校長的陪同下,一同參觀了學校教學樓、多媒體多功能廳、鄉村少年宮等教學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