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印象妹的房間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新買的花生豆被大老鼠吃了一大半
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
那包花生豆是芥末味的……
是芥末味的呀!
印象妹的心裡是崩潰的……
現在的老鼠大概是要上天了……
人類還能阻止老鼠的破壞之路嗎……
答案是!
肯定的!
因為今天
印象妹就要介紹一個
塘廈的補鼠大神!
老鼠們顫抖吧!
▲樊小林發明的捕鼠器上了央視節目《我愛發明》
小夥樊小林有一項特殊的技能——「捉老鼠」,他研製了一個獨門「法器」,"法器"一旦放出,百發百中!這個神奇的「法器」還吸引了央視欄目組的注意,而說起他為什麼要研製捕鼠器,原因竟是這樣的。
2005年,樊小林從江西來到塘廈的電子企業工作。2012年,朋友邀請小有積蓄的樊小林到海口開餐館,樊小林欣然前往,希望能在海南有所作為。但出人意料的是,餐館僅開張兩個月就出現了問題。
(樊小林在自己的工作室裡)
蒸飯機、空調、微波爐等電器不斷「拋錨」,嚴重影響餐館的正常運營,客人對此也頗有意見。樊小林焦躁不已,他決定仔細查看出現故障的設備,尋找故障原因。
樊小林拆開店內的電器一看,裡邊全是電線和塑料碎渣,細心的樊小林認真查看碎渣,發現了兩顆黑色的鼠糞,原來「元兇」竟是老鼠!
樊小林想盡辦法整治「鼠患」,但都起不到效果,飯館客人逐漸流失,生意日漸蕭條,而僅僅半年,樊小林多年的積蓄就打了水漂。
餐廳「夭折」,樊小林決心和老鼠對抗到底!他細心觀察老鼠的行為習慣,查閱大量的資料去了解老鼠的生活特點。他發現,老鼠有兩個顯著特性:
一是拒食性,老鼠有對某些藥物和輔料製成的毒餌拒有不攝食的特性,所以用食物做誘餌捕鼠是比較低效的做法。
二是新物反應,老鼠在自然的生活環境裡,對突然出現的如鼠籠、鼠夾、粘鼠板等從未見過的器具,出於戒備心理會退避三舍,繞道而去,所以常規的鼠籠等器具對老鼠起不了大作用。
(潛心研究決心與老鼠抗爭到底)
樊小林針對老鼠的這兩個特性,結合自己的電子企業工作經驗,在2015年成功研製出一款高效捕鼠器。
樊小林發明的連續捕鼠器,由捕鼠裝置和捕鼠倉兩部分組成,捕鼠裝置由熱紅外感應原理進行觸發。當老鼠進入紅外感應區域,紅外感應器捕捉到老鼠體表溫度後,捕鼠網罩就會立即罩下,完成捕鼠動作。走投無路的老鼠只能繼續前行,等待它的只有一條走向儲鼠倉的不歸路。老鼠進入只有單向門的儲鼠倉後,失去熱感的捕鼠罩就會立即彈回,繼續捕捉下一隻進入熱感區域的老鼠。
▲捕鼠器應用了老鼠喜愛貼牆面行走的特點,為老鼠搭建了一個「人為」的過道,老鼠一旦經過,就會將它變為「囊中之物」。
▲針對凹凸不平的地面,樊小林對捕鼠器做了改進,研製出另一款捕鼠器,滿足捕鼠的不同需求。
(央視來到塘廈為樊小林錄製節目)
樊小林這個神奇的捕鼠裝置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因其實用和高效,名氣越來越大。2016年,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我愛發明》節目組,來到塘廈對樊小林的撲鼠器進行了專門的拍攝。節目中,主持人作出了「非常完美」的評價,並將他的捕鼠裝置介紹給全國觀眾。
(樊小林和他的捕鼠器)
樊小林在申請到捕鼠器專利後,便開始自主創業開公司,因為高效率和環保等特點,樊小林的捕鼠器廣受好評,僅兩年時間,就銷售了1萬多臺捕鼠器。度過了創業初期的資金緊張問題後,樊小林大幅降低了捕鼠器的價格,希望更多人能用他發明的捕鼠器,消滅更多的老鼠。
如今,事業小有所成的樊小林依然會經常帶著他的捕鼠神器,為鎮內的餐館義務捕鼠。
1.塘廈這條省道有了新變化,以後不能再這樣開車!
2.【最新】贛深高鐵塘廈站特大橋開工,未來塘廈乘火車或可直達廣州……
3.嘆為觀止!塘廈第二小學種出個130多斤的「大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