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醫囑,不能碰水、按時吃藥(開的口服藥,頭孢,6小時一次),不能喝酒、一天換一次藥,清洗傷口,三、四天會消腫恢復,然後等傷口長好。
真的是吃一塹長一智,我以後絕對絕對發誓再也不敢拔倒刺了,還是老老實實用指甲剪吧……拔指甲的痛苦經歷,我這輩子有這麼一次就真的夠夠的了,太受罪了。
帖子一經發出,不少網友想到拔指甲的場面就覺得可怕。
一些有此類經驗的網友更是直接表明,太痛,夜不能寐,不想再嘗試第二次。
就連打麻藥都是痛的!
看到這,部分網友開始強調,倒刺不能拔一定要用指甲鉗剪。
有網友就因為拔倒刺,手指腫了一圈,筷子都沒法拿,也很痛苦。
而且拔倒刺後,容易感染髮展成甲溝炎……
長倒刺不是小事,隨意撕扯很危險
倒刺雖小,一個處理不當,就不是拔指甲的問題了,甚至可能要截肢!
4歲女童蘭蘭,因為拔倒刺不小心弄傷了手指。爺爺奶奶當時只是做了簡單的包紮,不料包紮太緊導致蘭蘭的手指缺血壞死,就診時醫生遺憾的表示左手中指只能截肢……
小小的倒刺居然有這麼大的危害。那麼,倒刺究竟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在手指靠近甲根的皮膚上出現皮膚裂開,形成翹起的三角形倒刺,如果刮到衣服或碰到這些刺兒會覺得疼痛,一歇下來看見它們總會不自覺想將它們拔掉,可要是真拔了,不僅疼,還常會弄得手指血跡斑斑,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皮膚感染。
這些「倒刺」在醫學上稱為「逆剝」,是指從甲皺襞的近端或側緣開裂而翹起的小塊長三角形表皮,時有疼痛。
長倒刺最主要的原因是皮膚乾燥、出現裂隙及習慣性咬指甲引起。咬甲癖是很常見的一個原因,因此青少年更容易長倒刺,而成人也會長倒刺,更多的可能是與皮膚乾燥有關。如果很久了仍不癒合,那就可能與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導致的皮膚長期乾燥有關。
這種「倒刺」只是皮膚淺表層的損傷,本不足為患,但常有人拔撕倒刺,由於甲上皮的結構是向下和向後連接,企圖撕下會造成倒刺的進一步撕裂,其結果是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皮膚深層的進一步損傷,並引起出血及感染。
指甲與周圍皮膚交接處的溝稱為甲溝,倒刺一旦感染,很快會波及甲溝而引起甲溝炎,使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化膿;如不及時治療,可進一步發展為甲下膿腫和膿性指尖炎,前者要拔甲,後者要切開指尖引流排膿,才能得到治癒。可見小小倒刺,由於處理不當,會帶來多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