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作者在建構和描繪一個人物時都想吸引讀者,所以他們必須是人們性格變得清晰易辨:下流的、卑鄙的、淫蕩的…一個詞就足以評定一個人的一生。人們呢,也不會過分地追究什麼,因為大多數人是懶得使用記憶力的。
人性的複雜性在書寫和傳唱的過程中會被大大地削減,最後被人們記住的就只有最典型的一個特點。
瑪塔·哈麗,這個傳奇了整個二戰的女人,就成為了這個過程中的受害者。她被描述成了下流的妓女、蛇蠍美人、雙重間諜、交際花…在每一個標籤之下,她都成為了奇聞異事裡最被人們喜歡的那種角色。
人們談起她時,最愛這樣開頭
那個淫蕩的娼婦可受男人們的歡迎了…
瑪塔·哈麗,她在一戰開始的時候已經38歲了,年齡似乎給她添加了許多魅力,並沒有成為她的敵人,當時她是許多盟軍高階軍官的情婦。
她在社會頂層的交際花地位來源於她的舞蹈藝術,現在的歷史學家們用相對公正的筆觸記錄她時,瑪塔哈利首個被闡明的身份是舞蹈家。
作為一個荷蘭人,她沒有從父母那裡繼承來金髮碧眼的基因,而是頂了一頭黑髮並且長了頗具東方特色的五官,這對她日後在歐洲假裝爪哇公主和獲得舞蹈藝術上的成功有著巨大的幫助。
1905年3月13日,她在巴黎的第一場表演幾乎徵服了所有的觀眾。
她和別人是那樣的與眾不同——她崇尚女人的裸體,試圖穿著更少的衣服。
當她逐漸向公眾暴露她幾乎「有傷風化」的半裸照片時,她的名聲也日漸顯赫起來。
一位法國記者是這麼形容瑪塔·哈麗的表演的「…她非常的魅惑,帶有著不可思議的女人味,同時她身上又帶著那樣神聖的悲劇,當她的身體在顫抖時會產生上千種的節奏,而在那些節奏裡人們都能看到瑪塔·哈麗她不可計數的動人曲線…」
東方美人、異域舞蹈、放浪挑釁…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難以讓她能夠保持清譽,而事實上,瑪塔·哈麗也並沒有想保證自己的清白,在從事舞蹈表演的同時她從事著性交易。她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種賣藝賣身的生活持續了很多年,儘管後來她遭遇了許多對她表演的批評,但她在歐洲社交圈的地位卻從來沒有被動搖過。一戰開戰時,當時年近不惑的瑪塔·哈麗還邂逅了一位二十多歲的俄羅斯飛行員,並與他展開了一段浪漫的關係。據瑪塔·哈麗自己說,這些俄羅斯飛行員是自己一生中的摯愛。
裸露的表演、混亂的私生活,都讓瑪塔·哈麗帶上了魅惑的性色彩。她被後來的人們稱為「蛇蠍美人」,這個頭銜中的「美人」二字便由此而來。
那個蛇蠍心腸的女人是個大間諜呢!
這是人們談論起瑪塔·哈麗的第二個印象。
瑪塔·哈麗被法國人定罪為德國間諜,並因此被判死刑。有目擊者們聲稱,在對瑪塔·哈麗行刑時,她依舊穿著得體,甚至帶了一副白手套,她沒有要求在行刑前帶上頭套,而且她也沒有因為恐懼低頭,而是抬起了她高高的頭顱,把自己的臉面對向底下觀看受刑的人們。
實際上,瑪塔·哈麗是德法兩國的雙重間諜。法國的軍事部門對她的身份進行研究之後,發現德國王儲,即德皇威廉二世的長子曾經多次觀看瑪塔·哈麗的表演,因此認為她具有勾引德國王儲並獲得德軍情報的能力。但法軍的這個如意算盤其實非常不成功,因為普魯士的威廉根本沒有實際的政治權利,他在媒體中強有力的領導者形象不過是德國宣傳政策之一,法方不明就裡,認為讓瑪塔·哈麗去引誘普魯士的威廉的計劃可行,還許諾給瑪塔·哈麗一百萬法郎的高額佣金。
在她為法國軍方工作的同時,有人認定她還向德國提供著法國軍方的信息。在1917年1月,法方截獲了一封關於德國間諜的情報,認定其中H-21的代號就是瑪塔·哈麗。於是1917年2月,法國軍方在巴黎的一所旅館裡將瑪塔·哈麗逮捕,並控告她為德國間諜。不久即被宣判死刑。
這位一戰中的女人,就因為雙重間諜的身份被後人用「蛇蠍」二字形容。
故事背後的故事
比起那些傳奇有意思的故事,歷史學家們更喜歡真實一些,當疑雲漸漸散去時,他們發現其實瑪塔·哈麗並未向兩軍中的任何一方提供任何重要情報,她所提供的不過是兩國官員的一些生活八卦而已,實際上並沒有履行她作為間諜的責任。
而且在當時,法軍在一戰中的連連失利卻讓國內士氣大減,政府急需調整國內的輿論氛圍,瑪塔·哈麗的身份可以成為德國完美的替罪羔羊,對她執行的死刑滿足了法國政府當時的政治需要。
除此之外,事後人們在研究時還發現,法國獲取的這封德國間諜的情報也存在問題,因為這封情報的加密方式德方早已知道被法方破解,有人以此猜測,德國這是在使用反間計,希望借法國之手除掉瑪塔·哈麗。
不過人們不介意這些事實,人們喜歡性感的女間諜的故事,人們甚至還把那些更誇張扭曲的情節加到這個故事裡。於是瑪塔·哈麗就成為人們口中臭名昭著的女間諜,成為了人人都可以猥褻侮辱的妓女。
但很少人在去追問——一個在歐洲名聲大噪的交際花,何必為軍方賣命呢?
如果人們細細翻看歷史,會發現這樣一個故事。
一名25歲的盟軍飛行員在戰鬥中受傷,他在法國接受治療,他的大齡情人得知這一消息時變得焦慮而緊張,於是不顧戰爭的危險來到這個飛行員所在的醫院探望他。而此時法國軍方發現了這位婦女的身份,並認為以她的能力可以穿梭於歐洲各國,再加之敵方的王儲對她的表演鍾愛有佳,法國軍方則以她年輕的情人作為威脅,要求她成為法國的間諜。不得已,她同意了法國軍方的要求,開始為軍方服務。至於她成為德國間諜的原因,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瑪塔·哈麗自己為接近威廉向德國投下的誘餌,她並非真的為德軍服務。
幾年後,事情敗露,德國的一封情報揭露了她雙面間諜的身份,她被法方逮捕,在被審訊並且面臨著死亡威脅時,她收到了讓她牽腸掛肚的情人的來信。這封信裡,她年輕的情人告訴她,他不會為她作證,其實她會不會被定罪他與他無關,他只是想告訴她,他們結束了。
她在知道他情人放棄她的那一刻絕望地暈厥了過去。
不久之後,她便認了罪,仰著頭迎來了結束她生命的子彈。
但死亡並未給她帶來安寧,她的故事在死後慢慢發酵。她成為人們口中的豔舞女郎、雙重間諜、蛇蠍美人、下流賤人……
在這些談論中,人們從來不願意為她成為豔舞女郎前的生活多費口舌。人們不在乎她的父親破產後她悲慘的青春期,不在乎她在15歲時失去了母親,不在乎她在自力更生在幼兒園當老師時她的上司公然對她進行騷擾,不在乎曾經大她二十多歲前夫在喝醉酒後總是揍她,不在乎她兒子身患惡疾早早死去,不在乎她離婚後女兒被丈夫奪取,不在乎她一個人在爪哇艱苦地生活,不在乎她在戰爭中遭到了一生摯愛的背叛…
人們只記住了她是一個跳著脫衣舞的間諜,並站在道德至高處指責著她的種種不端。
特約作者:泊風
內容編輯:泊風
視覺編輯:貓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