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按上面的綠圓圈,手機就能聽廣播)
相信您一定吃過茭白吧,但有沒有見過生長在水田裡的茭白呢?
據了解,大陸的茭白多生長於長江湖地一帶,臺灣的茭白是200多年前從大陸傳到寶島的,臺北市的三芝鄉、南投縣的埔裡鎮以及彰化、雲林、宜蘭等縣市也都種植茭白,尤其是南投縣埔裡鎮,由於當地擁有優良水質與溫和氣候,是茭白的主要產地,每年生產的優質茭白產量可佔臺灣地區的8成5以上,可說是南投縣的「茭」傲啦。
在臺灣,農人們習慣把茭白稱作茭白筍或腳白筍,除去它的外殼後,白嫩的筍莖猶如美人姣好的小腿,因而又被賦予「美人腿」的雅號。
每年,南投縣都會舉辦「茭白筍節」,現場推出茭白筍小吃展示、品嘗活動,以及「美人腿」公主選拔、茭白筍料理競賽等。
據介紹,每年5月-11月,臺灣的市場上都可見到茭白筍的身影。
不過,茭白筍對於生長環境很講究,水溫必須維持在17至21度之間,水面滿布的浮萍能夠幫助水溫的恆定;而農人們飼養的鴨子不時在田間裡遊弋、穿梭,不但能「按摩」茭白筍、刺激其生長,還可以把專咬「美人腿」的害蟲——福壽螺給吃掉。
如果,你來到「最佳主茭」這樣的茭白筍觀光農場,就可以跟著賢哥、雅慧以及DIY輔導老師學習採割茭白筍,開心體驗一天的農夫生活。
所以說,遊客們在臺灣旅遊,不光要打卡景點,體驗臺灣的鄉遊之美其實也收穫多多,因為,你會看到更多的、用文化和創意手段去解讀農業的生動例子,以及感受更溫馨的南投人情味。
而在觀察和體驗臺灣的鄉村旅遊輔導老師以及新農人們用文化創意解讀農業、「賦能」農業產品之後,你會發現:原先那些以為枯燥、鄉土的農業生產、鄉村生活和原生態田園,也會更加完美、更加可愛地呈現在你面前。
劃重點:
歡迎點聽中人臺「樂遊神州」節目:《探訪臺灣鄉遊之美:美人腿,好「茭」情》。
播出時間:11:10直播;22:10重播。
看景不如聽景:
A、廣播收聽頻率:中波AM549、AM765;調頻FM102.3、FM94.9;
B、手機APP收聽,需先關注 cnnr(即「中」-直播),再選「中之」,即可。
C、網上點聽:網 (www.c.n)
聲音,無所不在;好聽的聲音,可以叫醒你的耳朵!
歡迎關注——有聲公眾號:廣雅萍的聲音旅行
溫馨小提醒:
現在,人們看手機的時間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一是形成了用手機做一切事情的生活習慣,二是大家的視力都下降了!所以,多使用閒置的耳朵——很有必要!
手機聽廣播,保護好視力——用最閒置的個人資產對接風潮正盛的信息接收器!歡迎各地旅遊、美食、農產內容與我們廣旅遊節目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