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一直忙碌,都將遊村的計劃延後。很多海內外的朋友都一直在關注著,也很關心我的狀況。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只是太忙,所以,沒有更新而已。
暑假即將過去,終於抽到一點時間,靜靜地分享一個多月前,我們的遊村經歷。希望你們多多體諒一下。一有時間,我都會有好的節目送給大家的!
——俊文
【視頻|KALOK(學生)】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天氣:陰
去下澤村前,我和諾子心裡根本沒有底。一來急急忙忙來到這條村,二來對村子不熟悉,而且還沒有找到帶路的朋友,所以,我們都是本著「有路就走」的原則,一邊遊走一邊問。哪怕走漏眼了,也沒辦法了。皆因,我就喜歡如此自由,毫無目標的遊走。
每次走進村裡,我們總會遇見一些熟悉的小動物。這次,我們從隆都醫院旁邊的小路進去,路上遇到幾隻雞正在覓食。諾子當然不會放過這些「罕見之物」,馬上用鏡頭記錄下城鎮裡「雞大少」的悠然生活。
沿著路往上走,我們來到正在修葺的下澤小學。在與保安叔叔交涉後,我們順利進去拍了幾張照。之後,我們就從側邊的小路,進到村裡。三位老人家與一條可愛的小狗,正在路邊的石條上聊天休息。我和他們閒聊幾句後,姓蕭的老伯很熱情地帶我去看看他們的蕭氏宗祠。他一邊走一邊介紹,還指引我們如何去看看村裡的其他地方。
下澤村有「文化之鄉」、「體育之鄉」、「華僑之鄉」的稱號,這裡,我們看到了新建的盧鄧容珍文化廣場、桌球館等等,老人院旁邊是一家比較出名的食店,據聞,這裡很受當地食客的歡迎。而在牌坊對面,則是我們的粉絲林哥的「南記喜餅」,他家出品的糙米餅、雲葛糕等隆都特色食品都很好吃。
其實,這條村裡的路,給我的感覺像一個「迷宮」。總感覺走來走去走不完,像在原地上走了好幾圈,然後還缺什麼沒有找到似的。一個下午,收穫的不多,但運動量十足,真是夠累了。
我還依稀記得,村裡有位90多歲的老人,自己會在家裡練字。我特意找到了他的房子,可惜他並不在家,不然,我們也能見識一下老人家的風採。
簡簡單單,記錄一下。只希望,將自己所看到的,能分享就分享。沒有十分美妙的詞彙,也沒有高超的拍攝技藝。我的遊村計劃,依然向前行進,在忙碌的日子中,希望自己能夠完成這個心願。你,會繼續支持我嗎?
(牌坊)
(下澤小學)
(下澤小學後門)
(盧鄧容珍文化廣場)
(乒乒球館)
(下澤幼兒園)
(耆英樂園)
(武術醒獅協會)
(蕭氏宗祠)
(林氏宗祠)
(餘氏宗祠)
(村內古屋各具特色)
(新舊街巷整潔)
(有寓意的街道名字)
(宣傳標語)
(牆上是90多歲的老爺爺寫的字)
(老伯與孫子偶遇路邊覓食的雞)
(小狗跟著老伯與鄰居在閒聊休息)
(村裡的一家食店)(新鮮出爐的糙米餅)
(雲葛糕你多久沒吃過了)
(溫馨提示:珍惜個人勞動成果,以上圖片為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公眾號或個人不得轉載或作其它用途,謝謝合作!)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