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高速的跨街廣告上刊登著長白山管委會的廣告牌「2015冬季到長白山來看雪」,關心旅遊GDP的人歡欣鼓舞,越來越便捷的交通讓這個小鎮充滿了「錢途」。 在各個地方想方設法找「錢途」的時代,小鎮的人們卻悠閒愜意的過著屬於自己的「簡慢生活」。
從2012年開始,二道白河(長白山池北區)開始從中國無數個籍籍無名的小鎮中聲名鵲起,並連續獲得了「吉林省特色城鎮化建設示範城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等榮譽。並成為全國兩個「鎮級市」其中的一個。
發展是無法阻擋的,但是速度可以控制。作為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小鎮,二道白河所具有的簡慢、宜居如何以一種恰當的方式在當下呈現出來?
為了把長白山打造成真正的休閒養生地,長白山管委會從「慢生活」起步,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小鎮交通的主體,鼓勵和引導小鎮居民採用步行、自行車、公交等健康出行方式。
當地慢行交通系統全部採用木板、玄武巖石板、塑膠、風化黃沙、紅色火山渣等具有長白山特色的材質進行鋪設。沿途將山水人家、長白山自然博物館、望雲橋、池北大街、美人松景觀帶等景點串聯起來,景色宜人。
一位行者描繪二道白河小鎮的生活,當地居民可以無所事事地度過一天,他們自己覺得很開心很悠閒。有時候,匱乏並不代表生活不好,只是一個欲望滿足的問題。長期以來,似乎大家一直努力在解決欲望——那些具體的生活問題,而沒有去思考欲望本身。
呼吸新鮮的空氣,釋放積壓的疲憊。來此旅遊的人們同當地居民一道或騎車、或漫步,徜徉在溪水潺潺旁,享受著「慢生活」帶來的愜意。
中國有200多座古鎮,為了招徠遊客,紛紛將自己變成了整齊劃一的景區,本地人各顯神通成為小販。中國很多古鎮的發展都有趨同的傾向,根本上是因為它們的發展過程完全被資本所驅動。
小鎮的做法是:把經濟發展放在第二位。重點是改善當地人的生活,讓他們享受現代文明的成果,相關文明設施,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之上,生活質量得到提高。這個觀念像條件反射一樣鐫刻在小鎮的建設群體心裡。
在城鎮修復及完善上面,小鎮加強空間特色塑造和建築風格引導,突出「山、水、城」三者的協調,讓小鎮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由於小鎮打造的休閒養生「慢生活」,在這裡生活的長壽老人越來越多,八九十歲的老人,精神矍鑠,隨處可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在這裡購置房產,他們希望在「慢生活」的養生地中找到平衡,張弛有度、提高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
2015冬季,長白山國際冰雪嘉年華已漸次展開。
雪雕、天池、冰雪、古風小鎮,靜待與您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