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象裡,澳大利亞和美國永遠是「穿一條褲子」的,但實際上,美國網際網路巨頭臉書忽然對澳大利亞下狠手,連談判的機會似乎都沒給到土澳。
從推特封禁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帳號就能看出,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其實根本不在乎什麼言論自由,手握行政大權的現任總統都能成為受害者,更何況升鬥小民們呢?自身的利益才大於一切,這點在谷歌和臉書這兩家巨頭公司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不惜拿美國政府最聽話的鷹犬澳大利亞開刀。
2月18日,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公司已經屏蔽所有澳大利亞用戶在其平臺上查看和分享新聞內容,所有澳大利亞本土和全球新聞站點的臉書頁面都已經被封鎖,澳大利亞境外的用戶也無法訪問或閱讀臉書平臺上的任何澳大利亞新聞出版商網頁。谷歌公司此前也發出威脅,要撤回包括搜尋引擎在內的部分在澳服務,要知道谷歌在澳大利亞佔有絕對主導地位(94%佔有率),幾乎壟斷了搜索頁面的新聞來源。
這場「狗咬狗」的鬧劇還要從澳大利亞自己說起。
因為美國企業在澳大利亞的不斷擴張,在行業內部形成壟斷,澳大利亞媒體收入連年下降,錢都讓美國公司賺走了。在諸多企業瀕臨破產之際,澳本土媒體終於忍無可忍,選擇向澳大利亞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出臺法律,讓谷歌、臉書及其它科技公司為其新聞內容向媒體付費。稍加思索就能想到,這些美國網際網路巨頭都是吃肉不吐骨頭的主,要說美國政府或歐盟內部向其施壓,說不定還能妥協一二,一個小小的澳大利亞,想開闢收費的先河,那不是往槍口上撞,正好來個殺雞儆猴嘛。
扎克伯格接受歐盟質詢
臉書在澳大利亞的市場佔有率不及谷歌,此時對澳大利亞重拳出擊,無非是怕澳大利亞為美國政府或歐盟做了榜樣,徹底成為待宰的雞,所以反應如此激烈,不惜直接限制澳大利亞國內新聞傳播途徑,與莫裡森政府直接翻臉。這種近乎欺壓的手段讓莫裡森十分難堪,連談判都還沒有展開,就直接被提出局外,足以見識到澳大利亞在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心中的地位,何其狠辣的手段。
在被拉黑後,2月19日,莫裡森連續兩天發聲敦促臉書回到談判桌,並嘴硬道不會理會臉書的威脅,此舉形同對澳大利亞的霸凌。臉書目前還並沒有回應。
扎克伯格接受美國聽證會質詢
不難看出,澳大利亞還是找不準自己的位置,不論是挑釁中國還是整頓美國網際網路企業。澳大利亞根本排不上號,德法可以收數字稅,美國可以整頓網際網路巨頭,但澳大利亞算老幾呢?還真把自己當大國了,這齣狗咬狗的好戲還在上演,一個美國網際網路巨頭就能將土澳整的團團轉,足以看到,除了嘴硬,莫裡森政府真的是一無是處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