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叫我們來巡山,林間山頭轉一轉,鄉村的景無比美,生活充滿喜樂感。」
2月13日11點,一路哼著改編版歌曲《大王叫我來巡山》,行駛在蜿蜒曲折的柏觀路,抵達海拔2100多米的白草坪村母松林保護基地卡點,包保鹽邊縣共和鄉的縣委統戰部幹部彭雪梅完成了當天的第一次巡山。
一條巡山路,來回3個小時,路途雖遠,卻是必須。
「做好疫情防控,守好這片森林,這是當下必須做的事。」彭雪梅說,「春節不僅是節日,也是祖祖輩輩安居一隅的村民祭祀先祖的日子,『一崗雙責』的防控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從大年三十起,她就和鄉上村上的幹部一起吃住在了共和。宣傳、勸導,詢問、檢查……每天,她樂此不疲地重複著這些工作,改編版的《大王叫我來巡山》也由此而來。
「為了保衛這方平安,有苦有淚也甘願!」歡快的歌聲唱出了她不一樣的春節,也唱出了他們心中不一樣的年味。
「黨叫我們來巡山,我把卡點來守好,掃掃天府健康通,掃掃場所防火碼,安全又健康。」這是白草坪村街子組組長駱禮章改編的《大王叫我來巡山》。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共和鄉在兩條主幹道與村組道的交匯點設置了2個臨時卡點:白草坪村母松林保護基地卡點和納底河村山王廟卡點。
早8點到晚8點值守,每個卡點2人,村組幹部衝在前。山裡的氣溫很低,平均只有七八度左右。值守人員不得不全副武裝,軍大衣裹上身,手臂上戴著紅袖套,來往車輛人員一個不漏,查得很嚴。登記、掃碼、叮囑文明祭祀,每個章程都不落。一天下來,一個卡點約120多臺車次,800多人登記掃碼。
「老鹽邊這邊都是大山,山頭多人多。村民都自覺主動掃碼,能做到這一點,太不容易了。」嘴唇乾裂脫皮的駱禮章說,「凍手凍腳、啃乾糧的苦沒白受,值了!」
「黨叫我們來巡山,抓把星星做晚餐,這藍藍的天,無比的美,不羨鴛鴦不羨仙!」幾天下來,共和鄉黨委書記焦友金同樣哼起了改編版《大王叫我來巡山》。
39歲的他,家就在離共和鄉不遠的漁門鎮。一個靠水,一個依山。4年了,共和鄉早已成了他的第二個家鄉。
春節,他帶著33名鄉村黨員幹部值守在一線。縱貫全鄉的柏觀路、三謎路沿線是他們巡防的重點,各山頭墳山更是他們宣傳的重點。
這個春節,鹽邊縣的父老鄉親紛紛遵守文明祭祀,在各個山頭祭拜,紙錢香蠟擺起卻不見煙火,沒有冒煙的儀式感背後是鹽邊21萬兒女對森林的愛護,對家鄉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