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一🔫爆頭,昆明那個挾持人質,濫殺無辜的懦夫死有餘辜。
可老夫真的很想知道他背後的故事。
這兩年,公共安全事件屢見不鮮,但最終均以「對社會不滿」一筆帶過,至於為什麼會產生不滿,則往往語焉不詳。
這個在新聞聯播裡和諧美好的社會到底怎麼了?那些災難的製造者究竟對社會有什麼不滿?
找到答案並解決之,才是根本之道。
老夫只想知道這個人渣、懦夫為什麼殺人,而絕對不會對他濫殺無辜之前的任何遭遇有哪怕一絲一毫的同理心。
可惜任何媒體都沒有報導,甚至連那個剛剛拿到記者證,與兇手有著近距離接觸的女記者也沒有發出聲音。
這很不正常,公眾的知情權呢?媒體的責任呢?
知其然,方能知其所以然。
每一起公共安全事件的背後,都隱藏著社會密碼,這正是新聞工作者的價值所在。
如果一個社會喪失了追究「其所以然」的能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因為這將導致悲劇的一再重演,就像那個諱疾忌醫的蔡桓公。
公信力,社會治理能力就是這樣一步步喪失殆盡的!
深究事件背後的原因,並非為人渣、懦夫們尋找藉口,而是一種防微杜漸。
這是社會進化的程序設計,也是判斷一個社會好壞的分野。
知情權的根本,不是為了所謂的理解和同情,而是警示和防微杜漸。以防止將原因粗暴的完全歸咎於社會。
社會與老天爺不應該屢屢成為背鍋俠,而讓民眾承受治理失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