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飢餓派畫家》這款遊戲,是因為一直以來白嫖的主機遊戲主播偶爾會拿出來玩一玩。畫著畫著就「改張飛吧……」,是這位主播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創造的一個梗。沒玩過這款遊戲之前,我一直以為會這樣玩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直播效果,直到我自己購買了一個手機版,親自玩過後才知道……真的不如改張飛啊!!!
3D……姑且稱之為3D畫面吧?
《飢餓派畫家》是一款……3D?立體的人物和場景,應該就算是3D了吧?儘管作為玩家店面的3D場景並沒有太多可互動選項,不過是點擊畫架進行創作或是將作品擺放到展示臺上,可它卻還是做成了3D的樣子,導致我的平板在運行過程中格外地燙!
然而除了寫實派的3D場景之外,遊戲的2D界面都設計得……雖然很抱歉,但是我只能用簡陋來形容。甚至我懷疑,開發商是否真的進行過「設計」這個過程?
厚塗……我不會啊!
姑且不論3D、2D的畫面如何,《飢餓派畫家》的核心玩法還是「畫」。在故事模式中不斷創作,來賺錢維持生計,並且通關進入全新的章節。
我買的是iOS版本,因為我給平板配了Apple Pencil。但是對於一個自學畫畫的業餘選手而言,再精準的控制也沒用……沒有刪除和撤銷選項,每一筆都無法改變,想要亡羊補牢只能用下一筆去遮蓋修改——這種類似油畫的厚塗玩法,老子不會啊!
難怪那位會畫畫的主播要經常「改張飛吧」……
它竟然賣30元軟妹幣!
《飢餓派畫家》中的路人大概都比較喜歡風景畫?不然為什麼我畫一片向日葵就備受好評,可是畫一幅垂死掙扎的天使就會被噴?
而且這些評論都是可以引發雪崩的小雪花,玩一款遊戲,讓我領略了鍵盤俠的厲害。您老張嘴一個「不是原創」,老子十分鐘塗塗抹抹全白瞎?說我不是原創的,麻煩您把作為「原作」拿來給我看看可還行。
哦喲哦喲,不氣不氣,我知道,這都是遊戲中設置好的遊客評論——去年買了個表!
除了這些路人的評價之外,我還會受到各種不明所以的新聞提示,比如喜劇傳說回歸啦,什麼人被捕啦這種,並不知道對我創作有何影響的新聞。如果參照《遊戲發展國》中流行趨勢的設定,是不是意味著在某個事件中進行呼應的創作,就會得到更多青睞?(事實到底怎樣我並不知道,因為遊戲也沒有明確告訴我。)
淦,饒了我吧!我不過是個不會厚塗的菜雞,能不能別在創作這方面難為我?如果能有這天賦,老子早去美院開課教人畫畫了!
在故事模式中,畫到一定程度(我也不確定是畫夠多少張還是其他什麼參數)就會引來「大人物」——關卡BOSS。他來了之後會對我的畫作進行一番專業的評價,之後……大概就是順理成章進入下一章了吧?
作為一款遊戲,《飢餓派畫家》不算「好玩」;作為一款繪畫軟體……它更不算好用。拜託,procreate才60元,你一個兒童塗鴉的小遊戲,憑什麼賣30元?!梁靜茹給你的勇氣嗎!
寫在最後:
創作是孤獨的,正如《飢餓派畫家》中的畫家。他一個人守著畫廊,聽著那些不懂裝懂的遊客們的謾罵,不能反駁無處傾訴,只是不斷地畫著,直到錢財兩空,連吃酒的錢都沒有。
如此孤獨的過程,變成了一款遊戲。養成成分不足,經營成分不到位,只是讓孤獨更加孤獨,最後在線自閉。開玩笑,我才不要把我的兒童畫分享到朋友圈,讓大家跟著我一下花錢買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