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臺灣空軍官校校長陳盛文攜全家回沙洋尋親圓夢

2021-02-22 沙洋社區網

圖:時隔65年(2013年)陳盛文第一次回家圓夢(攝影:王啟宏)

圖:與沙洋縣委書記劉克雄(右二)等合影(攝影:王啟宏)

圖:向重孫贈送紅包(攝影:王啟宏)

圖:踏上故土喜笑顏開(攝影:王啟宏)

  8月4日,烈日炎炎,臺胞陳盛文一行祖孫六人,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鄉——荊門市沙洋縣十里舖鎮李河村10組。

  陳盛文1943年出生, 5歲時隨父親到臺灣,後在臺灣空軍服役至空軍中將退役。前臺灣空軍官校校長陳盛文對老家只有個模糊的印象,2013年他通過荊門的赴臺交流考察團組打聽到家鄉的信息,在闊別65年後找到家鄉並第一次回鄉探親,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老宅舊屋,讓他倍感親切,也萌生了帶領家人回鄉認親祭祖。

  後在荊門市臺辦、沙洋縣臺辦的大力支持下,陳盛文終於攜全家回到了夢寐以求的沙洋老家。一踏上故土就有了「近鄉情更切」的喜悅與親切,抱起血脈相連的陳家後人,五世同堂的幸福溢滿全身,牽掛、漂泊的心終於找到了歸宿,他動情地說:「淺淺的海峽分隔了骨肉親情,讓我飽受了65年的相思之苦,家鄉臺辦的不懈努力讓我們陳家血脈再續相連,我圓了小家的團聚之夢。同時我也深信,在全體中華兒女的奮鬥努力之下,中華大家庭也必將圓滿團聚,我期待有生之年圓這個中國夢。」

  沙洋縣委書記劉克雄、荊門市臺辦副主任許成國、沙洋縣委常委周翠蘭等陪同。(通訊員王啟宏)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R.O.C. Air Force Academy),簡稱空軍官校,為培養「中華民國」空軍軍官的專門學校。創建於1929年,1949年遷至高雄市岡山區介壽西路西首1號,並於1960年改學制為四年制大學教育,並招收飛行專業軍官班。空軍官校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空軍飛行與地勤的主幹軍官。蔣介石於1932-1934和1938-1947兩度出任校長;1997年1月1日 - 2000年2月1日陳盛文中將出任校長。

敬請關注

  沙洋社區網公眾微信平臺是沙洋社區網(www.h0724.cn)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延伸。我們專注於為您提供沙洋本地新聞動態、奇聞軼事、各類信息等。

QQ:4899248 電話:13971857519

相關焦點

  • 臺空軍官校學生從宿舍三樓墜地昏迷,被爆竟是因為「集體夜飲」!
    臺灣空軍官校三年級的21歲郭姓學生,日前被人發現倒臥在學校宿舍前,經校方送醫搶救至今,仍未清醒,有生命危險。現在有人私下爆料,郭姓學生體內有酒精反應,疑似當天學生集體夜飲,才會因此釀禍。對此,空軍官校不願回應。
  • 尋親 | 離鄉68載的臺灣老兵,手繪東至老家地圖尋親,小編微信採訪臺灣網友還原過程
    老人手繪地圖‍很快,這些信息在東至人的微信朋友圈、驢友圈、姓氏圈、鎮村圈、志願者群迅速傳播。勝利鎮!定居臺灣的周召男勝利鎮新華村周玉霞是周召男大陸老家孫侄女,周亞慧是周召男在臺灣的孫女。尋親中,她們兩個既欣喜又焦急,當她們接上頭確認的一剎那,激動萬分。近日,小編幾經輾轉,通過電話、微信分別採訪了兩位尋親當事人。根據戶口檔案記載,周召男生於1932年12月21日。父親周滿澤在他4歲時去世,母親在生下女兒周召雲三個多月後改嫁。周召男由奶奶和伯母養大,伯母還給他抱養了一位童養媳。周召雲從小就被抱養給別家收養。
  • 福建龍巖林廷回爺爺回揭陽漁湖林厝認親
    熱烈歡迎福建長汀林庭和爺爺到揭陽漁湖林厝認祖歸宗、圓夢回故裡!志願者與林爺爺夫婦合影林爺爺攜夫人上香,保佑父老鄉親平安吉祥(媒體幫尋敬請添加下方夢歸潮汕聯繫方式,感謝配合) 「夢歸潮汕」尋親團是由一群熱心公益、有強烈使命感的志願者組建的民間尋親組織。
  • 尋找沙洋「幸福愛人」—沙洋首屆大型公益活動
    招聘 ■網絡市場營銷3名,微信/QQ;47313562015沙洋首次大型公益服務活動
  • 【第68期】汕頭電視臺「夢歸潮汕」欄目——【尋親故事】臺胞尋根(2019-07-14)
    林康弘先生的爺爺叫林榮譽,早年是澄海一位地主,後來全家移居越南做稻米生意。林榮譽的小兒子即林先生的叔叔回到了家鄉,而二兒子即林先生的爸爸在越戰時攜全家逃難到了臺灣,海峽兩岸的林家兄弟從此失去聯繫。林康弘的太太林美靜說,他們在香港機場遇到來自澄海的許曉君小姐。在了解了林先生夫婦的尋親訴求後,許小姐向林美靜太太推薦了「夢歸潮汕」公益團隊。
  • 空軍官微發了一張有意義的圖:空軍已經開始環繞臺灣飛行了
    前兩天,解放軍空軍官方微博@空軍發布發表圖片,並配發文字「周末,分享一幅很有意義的照片!」。
  • 臺灣空軍賀年視頻疑似抄襲新加坡!網友直言:經費不夠麼?
    空軍去年以「保家至上·展翅翱翔」(Our Home, Above All)為主題慶祝這個裡程碑,向國人傳達空軍與民同在的信息。「新加坡版」的視頻裡,同樣可見「半邊空軍、半邊人民」的製片手法,標槍好手擲出去的標槍銜接成空防系統發射的飛彈,拔河比賽的繩子銜接至直升機運載物資時利用的吊索。
  • 臺灣美女首次來江西,竟在昌北機場痛哭!
    來源 | 共青團中央、今日頭條@尋人故事、微信公眾號「兩岸青年」(ID:lianganqingnian)、海峽飛虹中文網等她是一名臺灣妹子首次來江西是肩負著一個任務1989年兩岸開放交流後,陳竹生獨自回江西見到朝思暮想的家人,之後的幾年也有過書信往來。
  • 中國空軍官洩最新轟炸機照片:背景竟疑似臺灣山脈
    這句很有意義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照片主角為轟六K轟炸機,但重點是背景:有眼尖網友指出,後面的山很像是臺灣玉山。空軍發布簡短的微博,內容卻極為豐富,背景山脈海拔很高,而且照片中轟炸機並無戰鬥機護航根據這張航程圖判斷,轟六K轟炸機沿途除臺灣外,沒有其他滿足照片中那麼高海拔的山脈,而臺灣省內滿足條件的最有可能的便是玉山。
  • 愛心人士王女士全家一起給王家豪圓夢:洗衣機已經送到家
    1月17日中午時分,在臨沭縣青雲鎮蒿墩村王家豪家裡,一片歡聲笑語,原來愛心人士王女士和家人來給王家豪圓夢了,她們剛剛從鎮上購買的洗衣機送到孩子家裡了。17日是周日,王女士和家人沒有在家休息,她和家人一起購置了巧克力,海苔,餅乾,薯片,乾果等一大包零食直奔臨沭縣,因為他們要給一個叫王家豪的孩子去圓夢。7歲的王家豪父母離異,是一名留守貧困兒童,跟著年邁多病的爺爺奶奶生活,自王家豪入學以來,爺爺奶奶更是借債供孫子讀書,平日依靠撿破爛攢錢,爺爺奶奶整日省吃儉用,一年到頭不知肉味。
  • 【民生關注】來自市長信箱——《浦江籍臺灣老兵後人尋親記》
    8月27號,很多網友都關注到了一條信息:浦江籍臺灣老兵楊叔桃的孫子致信金華市市長信箱,請求幫忙尋找自己爺爺在浦江的家屬與親人。下面請看詳細信件:尋親,本就是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更何況是來自海峽彼岸的尋親啟事。8月27日,浦江縣公安局收到了市長信箱轉發的一封來自臺灣的尋親郵件,發信人名叫楊某。
  • "奪命快遞"責任人被拘 沙洋運通被吊銷經營許可證
    與此同時,湖北省郵政管理局依法吊銷了沙洋運通物流有限公司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11月27日,位於沙洋經濟開發區的熊興化工有限公司職工楊某,經沙洋運通物流有限公司(圓通速遞加盟公司),向山東濰坊某製藥廠快遞氟乙酸甲酯樣品。快件從沙洋發往山東濰坊後,在濰坊分撥中心發生洩漏,導致數人中毒、部分快件受到汙染。
  • 【尋親故事】吹糖藝人的女兒
    今年年初,「夢歸潮汕」志願者接到福建漳浦86歲老人劉賜英的尋親委託。
  • 90歲臺灣女軍官尋親:17歲從軍從中尉退伍,老家在湖南邵陽烏鴉廟
    由於遭遇父親離世,全家的生活頓時陷入困頓。考量到家裡生計,17歲正值芳華的王淑蘭在抗戰勝利後離家到芷江從軍,從此與家人失去聯繫,也再也沒回去過老家邵陽。王淑蘭依稀記得,姐姐王蓮英嫁到了常德或是益陽生活。1949年,王淑蘭跟隨部隊遠赴臺灣,當時她的軍銜是中尉。後來,王淑蘭在臺灣認識了一位浙江籍的軍人,並與他結婚建立家庭,定居於臺北。
  • 尋找沙洋「幸福愛人」活動贊助——沙洋麗人婚紗攝影
    招聘 ■網絡市場營銷3名,微信/QQ;4731356尋找沙洋「幸福愛人」活動贊助
  • 公益 | 金手指集團在河北傳媒學院舉行「愛心助學圓夢行動」
    11月15日,由河北傳媒學院和金手指集團共同發起的「大學生愛心助學圓夢行動」在警安校區大劇場舉行。
  • 在沙洋大堤失蹤的女子已確認身亡,親友發文悼念…
    8月24日,一則尋人啟事刷爆荊門人的朋友圈,稱一名叫立雯的25歲女子因不熟悉路於23日晚間在沙洋大堤走失。
  • 《中國尋親》第三季|與復旦大學擦肩而過的他,逃課,休學,最後連親媽都不要了?
    離婚不到一年,兒子小巖患上了黃疸性肝炎,前夫又把兒子送回了張振鳳的身邊。看著兒子被病痛折磨的可憐樣子,還沒從離婚的陰影裡緩過神來的張振鳳,強迫自己振作起來,努力工作。陳彥巖失蹤前照片2008年7月13日,臨近暑假,張振鳳本以為馬上就能看到數月未見的兒子,卻提前收到他發來的一條簡訊:「媽,對不起,你就當沒我這個兒子!因為我的所作所為更甚於去年,原因我想不必說了。
  • [女孩] 約農曆1976年12月29日出生1977年1月抱回新疆焉耆縣的盧光輝尋親455050
    [女孩] 約農曆1976年12月29日出生1977年1月抱回新疆焉耆縣的盧光輝尋親
  • 荷蘭女孩梅小健第三次到吳川尋親未果,望知情人提供線索
    今年9月22日,本報曾刊登報導《16歲少女萬裡尋親》一文,報導了荷蘭女孩梅小健多年來為尋找親身父母不懈地努力,並多次到湛江尋親的故事。報導刊發後,記者接到幾十個讀者來電,詢問有關梅小健的情況。上周一,梅小健在荷蘭養母以及翻譯的陪同下,跨越萬裡之遙重回湛江,親自赴吳川,再尋骨肉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