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圍觀!非遺傳承人在進博會現場展示香囊製作技藝

2021-02-07 澎湃新聞
強勢圍觀!非遺傳承人在進博會現場展示香囊製作技藝

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2019-11-08 13:49 來源:澎湃新聞

11月8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第4天。「非遺」傳承人陳杏芝在進博會現場帶來了香囊製作技藝的展示。

陳杏芝製作的香囊。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攝

澎湃新聞記者從「非遺」展臺獲悉,香囊又名香袋、花囊,它是古代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中國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香囊內裝有雄黃、薰草、艾葉等香料。香囊有各種刺繡圖案,或工整絹秀,或雅豔相宜,各種紋理圖案寓意吉祥,袋下一般垂長穗,取「長歲」之意。佩香囊,既有傳說中避邪驅瘟之意,又可作為吉祥裝飾。到了現代,香囊已經成為居家、車輛和其他日常生活場所環境裝飾的重要部分。

陳杏芝製作的香囊。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攝

陳杏芝告訴澎湃新聞,製作一個香囊包括七八個步驟,其中包括繡花、裁剪、添加香料、塞棉花、縫製、掛穗等。製作香囊,選什麼樣的面料很講究,同時還要注意材質、花型和顏色的搭配。只有符合大家的審美,大家看了喜歡,香囊技藝才能傳承下去。

「外觀和實用性結合在一起,這個產品才是完整的產品。」陳杏芝認為,同時,傳承人也非常重要,有人學習這種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才能得到延續和傳承。

陳杏芝製作的各種香囊。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攝

在現場,記者看到,陳杏芝製作的香囊面料種類繁多、色彩鮮豔,作品外形豐富多樣,有圓形、方形、動物形、桃心形、葫蘆形等,作品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吸引了很多參展者前來圍觀。其中有一款球形手鞠香囊,繡著五星紅旗和「70」字樣,陳杏芝告訴記者,這是為了表達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美好祝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非遺,香囊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心手相傳」系列活動|四合院裡學非遺】兔兒爺製作技藝、毛猴製作技藝、北京面人
    東城區非遺「心手相傳」系列活動 —— 四合院裡學非遺繼續開講,這周即將迎來我們的傳統佳節——中秋節,讓我們跟著傳承人老師一起學習兔兒爺的製作。此外,還有毛猴製作技藝、北京面人的課程,讓中華文脈在我們的手中不斷傳承。在「東城區第二文化館」公眾號內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憑二維碼到北京市東城區第二文化館(北京市東城區崇外大街7號)一層大廳掃碼領取。
  • 點硃砂、飲雄黃、制香囊...2019南園粽情端午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廣受好評!
    一場精彩的文藝展演首先拉開活動的序幕,《川劇變臉》、《漢服走秀》、《長壺茶藝》、《漢舞》、《阿膠情》等節目輪番登臺,精彩紛呈的文藝展演將現場氣氛帶入高潮。為了讓市民群眾對非遺相關法律法規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主辦方還準備了頗具趣味性的非遺普法有獎知識問答環節,寓教於樂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市民參與積極性,激起了群眾對非遺知識的學習興趣。
  • 眾志成城,共同戰「疫」 | 吉林非遺人在行動!
    在這共度時艱的時刻,我們看到,吉林省內各地的非遺人均在積極行動。除了創作形式多樣的作品,還有很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和傳承人在防控疫情期間積極捐款捐物,慰問一線抗疫人員,他們用實際行動提供保障物資,履行社會責任,踐行企業擔當。
  • 讓非遺之美融入日常|西安新城區舉辦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一邊是剛柔並濟的傳統武術一邊是互動參與的傳統遊戲和技藝一邊是傳承人們的出手不凡一邊是大小觀眾的躍躍欲試6月12日在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西安永興坊內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展示展演的方式健康生活新城區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非遺購物節宣傳展示活動在永興坊舉辦活動現場還舉辦了非遺紀錄片《門徒》開機儀式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的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口號是非遺傳承進萬家 健康生活你我他非遺代代傳 健康常相伴
  • 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行動——齊村鎮首屆「非遺大集」你來了嗎?
    為了進一步增強群眾對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愛,讓更多的人了解什麼是非遺,非遺的特殊意義,以及讓非遺能夠更有效的助力脫貧、推動鄉村振興,齊村鎮人民政府聯合棗莊市市中區文化和旅遊局、區文化館聯合舉辦了首屆非遺大集展銷活動。
  • 車陂扒龍舟項目市級傳承人再添一人
    當天,車陂村人以龍會友,鑼鼓聲、爆竹聲響徹雲霄,吸引周邊「七裡八鄉」圍觀群眾達10萬人次以上,堪稱廣州之最,坊間,素有「未踏車陂龍舟地,莫提睇過龍舟景」的美譽。在車陂水鄉人心目中,龍舟節的熱鬧不亞於春節,賽龍奪錦不僅是民間競技的展現,更是連接宗族文化、鄉鄰情感的精神紐帶。
  • 非遺傳承人張美蘭舉辦二人臺講座
    河曲視窗網訊(苗香9月24日下午,河曲縣二人臺藝術研究中心舉辦非遺傳承人張美蘭二人臺講座。
  • T臺秀 | 美女主播帶你走近黔西南非遺服飾文化!(附完整回放)
    黔西南布依刺繡、布依土布非遺傳承人黃蓮使用傳統織布機織布。李運恆攝/光明圖片6月8日晚,在青石疊錯、清意幽新的古宅大院T臺上,一場以中華刺繡為主題的時裝秀在浪哨歌聲中開場,這是「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展示中黔西南非遺服飾秀專場。模特們身著布依繡花、苗繡等非遺元素服飾,將幾近消失的黔西南民族文化瑰寶,搬上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臺。光明直播同期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將這場非遺秀傳遞給海內外網友。
  • 巧家文化館舉辦尹武刺繡傳習班,20學員齊聚傳承人家裡學技藝
    7月20日,巧家縣文化館尹武刺繡傳習班在老店鎮尹武村開班,來自尹武村的20名學員齊聚市級非遺傳承人劉買翠家裡,一起學習尹武刺繡技藝,相互取長補短。昭通市文體局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楊志坤出席開班儀式,並介紹了全市非遺保護現狀,對巧家非遺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作了梳理。
  • 視頻 | 「謝牛」祈福、非遺文創、千人長桌宴……貴陽烏當新堡這個民族村裡真熱鬧
    布依歌手王興飛演唱的《嘛遼勒》唱出了布依人的心聲;王崗布依韻繡表演隊《提籃舞》展示了濃濃的本土氣息,凸顯了民族文化特色;五中全會放光芒,決勝全面進小康;實現偉大中國夢,舉國歡騰喜洋洋,全會提出好建議,遠景規劃是總綱;主題鮮明定方向,譜寫時代新篇章……來自馬頭村布依山歌《展望遠景劃未來》唱出「十三五」以來新堡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唱出展望「十四五」新堡再出發的決心,唱出了對美好生活的美麗願景。
  • 石泉打彩:非遺傳承人手工製作彩糖 顧客打彩贏彩糖
    石泉街頭,65歲的胡丕獻擺了個彩糖攤,彩糖是自己手工製作的,銷售的方式也與眾不同,顧客不是直接用錢買彩糖,而是通過打彩這樣的遊戲獲得彩糖。打彩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俗活動,如今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2019「徽州百工」黃山市太平猴魁手工製作技藝大賽暨黃山區第五屆大賽成功舉辦
    2019「徽州百工」黃山市太平猴魁手工製作技藝大賽暨黃山區第五屆大賽於5月9日在黃山區三口鎮汪氏宗祠開賽,共有12支隊伍報名參賽。市政協副主席、市總工會主席胡寧宣布開賽。市總工會領導曹曉敏、王純,區領導曹恆鳳、江榮立、姚志宏出席開幕式。區政府副區長孫長應致辭。
  • 央視舉辦中國民歌大會 「百靈鳥」等黎歌傳承人登臺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7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7月8日,記者從五指山市文體局獲悉,為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一檔原創大型特別節目《中國民歌大會》,特邀有黎族「百靈鳥」之稱的黎族民歌代表性傳承人黃婷丹等10人,參與該節目的海南板塊錄製,將五指山市的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帶出去,展現給全國觀眾
  • 赤水河谷非遺空間即將開館 | 咖啡與非遺作伴,化身燈火之下的匠人
    2020年9月26日地標遵義高鐵新城將發生一件神秘事件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打造「夜間經濟」消費目的地相關要求進一步擴大項目知名度、豐富產業業態展示遵義文明城市窗口形象,以變創新,以新帶新咖啡與非遺作伴
  • 就地過年 暖在八閩 〉延平茶洋窯微直播 傳播非遺文化
    今年春節,很多網友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都宅在家裡少出門,延平區茶洋窯非遺傳承人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利用直播間宣傳茶洋窯非遺文化,與各地粉絲一起過大年
  • 非遺購物節:6月6日周六民主路老街新浦廣場邀您來購物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即將來臨,2020年活動主題是「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重要組成部分的「連雲港非遺購物節」,將於6月6日(星期六)在海州區民主路老街新浦廣場盛大舉辦,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