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乎了一整年,老闆要給員工們發紅包,長輩要給晚輩們發紅包,所以大家都扎堆到銀行換新錢,銀行出現了兌換新鈔的一年最高峰。
上午10點,記者在農行南寧金湖支行看到,大廳有不少排隊辦理業務的市民,其中有不少是來兌換新鈔的。
市民柯先生今天一大早拿著近萬元舊鈔來到銀行,他打算全部換成新鈔。他告訴記者,用新鈔給家人發紅包,圖的就是一個年味兒,
換到了,是提前預約還是直接過來了,臨時過來的,都換了,很意外。
我覺得中國的傳統還是需要有一個儀式感的東西,給家裡面的小朋友打紅包也圖個喜慶嘛。
據銀行工作人員介紹,每年的春節前都是兌換新鈔的高峰期,各種金額裡,百元連號是最受歡迎的。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正式開始發行後,大夥都覺得這新鈔看著喜慶。
我們網點今年大數是換出去了1029萬元左右,目前我們剩下的都是原來已經預約的客戶的那些新錢,但如果是新預約的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新鈔來兌換了。
傳統紅包VS電子紅包 你更愛哪個?
隨後,記者來到南寧市上海路的年貨集市,只見春聯、燈籠、福字等用品琳琅滿目,處處洋溢著濃濃年味。店家告訴記者,隨著電商越來越發達,春節用品的市面銷售比以往下降不少。
不像以前那麼瘋狂,營業額以前一天幾萬元,現在起碼砍掉一半。
不過,在這些紅彤彤的用品中,唯獨這傳統紅包的銷量卻一直很穩定。今年是鼠年,老鼠在中國人心中代表著機靈和聰明,因此,熱銷的米奇頭像、皮卡丘、貓和老鼠成了寵兒。
就是「鼠」你有福,「鼠」你最棒,這些都是蠻不錯的。
紅包無論金額大小,圖的就是好彩頭,要麼怎麼說送紅包才是春節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傳統紅包比較好,如果什麼都是手機這個年味就少一點。
除了紙質紅包,如今,過年在工作群、家人群、朋友群裡發紅包搶紅包也是娛樂新方式,大夥表示這兩者並不衝突。
我們家親戚在遠的地方回不來,爸媽有時候不去兒女工作地就直接發微信紅包,在我們家附近就發紙質紅包多好一點,比較傳統一點。
傳統肯定是有傳統的意義,這種味道肯定要在,有一個是現給的,人家老人不用手機肯定給現金了,如果是外地遠的朋友只能發電子紅包給他們了。
發紅包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不管是孝敬長輩還是關愛晚輩,一個紅包,儀式感滿滿。說到發紅包,各個地方習俗區別還挺大,誰來發,發給誰,發多少都有講究。今晚我們就請大家來聊聊這個話題:您家發紅包有怎樣的習俗?
來源 | 廣西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在線》
記者 |湯婧 李浩堃
編輯 | 雪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