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9:30《開門大吉》因工作常年與老公異地的石油工程師朱霓想帶著孩子去土庫曼斯坦見孩子的「石油人」爸爸;古香古色的美女吳春怡為「才女」媽媽的夢想而來!靠雙手改變全村人命運的當代「愚公」陳雲林,開山鑿路的故事背後有著怎樣的艱辛?今晚為夢起航!一起期待《開門大吉》!
朱霓是一名石油工程師,她和她的父親、老公都是同行。常聽從事了一輩子石油工作的父親的聊起他當年的故事,她發現科技的飛速發展讓如今的石油工作與父親的那一代已是千差萬別,可「石油人」的奉獻精神和情懷是不變的。
「石油人」難免會面臨兩地分居的情況。「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用這段詩形容朱霓和她老公恰好不過,她說每次在家開天然氣做飯的時候就會想到,說不定天然氣的那一段就是孩子的爸爸……他們用山東到土庫曼斯坦的距離詮釋別樣的浪漫,來到《開門大吉》她想用夢想基金帶著孩子就土庫曼斯坦在那裡工作的爸爸,今晚她能否圓夢?
吳春怡來自於「瓷器之鄉」江西景德鎮。90後的她一襲青花瓷的裙子襯著清麗的外表,像是畫中的美人一般,與其說是春怡是美女更不如說是「才女」,這源於媽媽對工藝美術的熱愛,從小的耳濡目染培養了她溫婉的氣質,更讓她對美有著不一樣的見解。
春怡的媽媽是景德鎮當地的省級工藝美術大師,號樂意人。已經人到中年仍然孜孜以求,正在為衝刺考國家級的工藝美術大師做努力。一直以媽媽作為榜樣,明白了「無論到了什麼歲數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今晚她想用夢想基金幫媽媽辦一場作品展覽,這個夢想能實現嗎?
母親不但在親友團裡祝女兒一臂之力,還抽空跑到了舞臺上展示,現場教小尼在磁碟上畫壽桃,不過,小尼好像畫出了類似人參果之類的東西。小尼的瓷器首秀到底賣相如何呢?
素有「隴上江南」美稱甘肅隴南文縣,生長著文縣當地百姓賴以生存的重要藥材:紋黨。農民們每天得上山4個多小時,下山4個多小時,才能維持紋黨的耕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農民們的艱辛可想而知,而高昂的勞動成本也讓紋黨成本居高不下,難以打開市場。這難於上青天的狀況,竟被一個隴南農民靠雙手改變了。陳雲林,隴南文縣人,自籌資金修通了一條通往紋黨種植地的路。路修通後,農民上山時間被縮短到1個小時。
陳大哥說來到《開門大吉》這麼大的舞臺,很不可思議。說到家庭夢想,陳大哥還想繼續完善路,畢竟現在只是初步開通,而在陳大哥的願景中,這條路要寬闊平坦,要讓村民走得踏實。講述著修路前後的變化,似乎舉重若輕,實際上哪怕是平坦舞臺上每一步都充滿艱辛。陳大哥的左腿縫了92針,拉起褲腿,小尼驚訝得半晌說不出一個字。而他就是拖著這樣的一條腿上山開路,並且據他說,這些傷痛和開路真正遇到的難題相比根本是小巫見大巫,開路究竟還有哪些難以逾越的困難呢?
《開門大吉》能找到陳雲林說來也是機緣巧合,陳大哥的兒子離家多年在京打拼,不久前用鏡頭記錄下了父親開山鑿路的壯舉並於父親節這天在萬達廣場的大屏幕上播放作為送給父親的禮物。今天他也作為親友團來到現場,而從他口中我們驚訝地得知,眼前這個頂天立地的漢子,也曾有心灰意冷走投無路的時候。而父親其實希望兒子回到家鄉,他又為何執意要在外打拼呢?
陳雲林說自己是「大笨蛋」,我們卻更願意相信他就像是當代的「愚公」,不靠天不靠地,靠雙手和毅力去改變生活。境遇不同,我們的生活中或許沒有那樣一座實在的山,也不用去開一條實在的路,但每個人都可以從他的樂觀他的執著和他的勇氣中去學到一點,去跨過生活當中這樣那樣其他的山,去開鑿通往幸福大大小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