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裡,張縣長的家人發現他不會說話了,走在外面,所有人都發現,這個常在電視裡面侃侃而談的縣長沉默得像一塊石頭。
張縣長愛上了閒逛,也偶爾會聽聽別人說話,但他很快發現,那些人說的話自己根本就不明白,吃喝拉撒有什麼好說的,雞零狗碎有什麼好聽的。張縣長無奈,只得找自己的老下級們,可是,他很快發現,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變了,特別是原本百依百順的王秘書,只是隨意敷衍著自己,他服務的目標變成了新上任的李縣長。百般無趣之下,張縣長只得繼續自己孤獨地閒逛,為了走得更遠,他還特意騎上了自己十多年沒騎的那輛老自行車。
自行車十多年沒騎,誰也沒有想到,退了休的張縣長和修自行車的老劉頭成了至交好友。
過去,張縣長在任時,出入有專車接送,往來前呼後擁,他對於在縣政府門口修自行車的老劉頭基本上是視而不見的。只是偶爾,張縣長在車上會看到坐在小馬紮上擺攤的老劉頭,也偶爾,張縣長會詢問一下秘書,在此處擺攤是不是符合規定?會不會影響市容?
其實,張縣長也就是隨口一問,他心裡裝的事實在太多了,根本沒有餘隙容納老劉頭這個平頭老百姓,全縣四十多萬人,張縣長批個項目下個指示,就能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他常常感到壓力巨大。
張縣長在這個縣一待就是三十年,從基層辦事員一步步升到一縣之長,其間經歷的風風雨雨不足為外人道也。當然,也不能對外人道,因為,官場上的事有許多都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這一點,張縣長一直到退休也仍然有著許多搞不明白的地方。
退休那天,張縣長老淚縱橫,發表了一番感人肺腑的離別感言,卻不料,走出辦公樓大門後卻患上了失語症。病多多,不久就出了各種問題,此時,張縣長突然想起了在政府大樓門前修自行車的老劉頭。
當張縣長來到老劉頭攤前時,老劉頭居然沒認出這位就是當年本縣叱吒風雲的張縣長,他一聲「來嘍您哪」竟讓張縣長感到一種莫名的溫暖與親切。
老劉頭以為自己是普通老百姓,張縣長也不點破,反而也真像個老百姓似的說起了家鄉的土話。這話一出口,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張縣長竟然又會說話了,雖然不像在臺上做報告一樣咬文嚼字,卻有著一種說不出的舒服暢快,說著說著,張縣長發現自己竟然也說粗話髒話鄉言俚語了。
就這樣,張縣長和老劉頭成了好友,他每天都要騎自行車來到老劉頭攤前聊天,老劉頭三教九流無所不知,就連這政府大樓裡面的各種隱秘也都了如指掌。至此,張縣長這才知道了許多自己當年的奇聞逸事,什麼講排場好面子,什麼好吹牛搞形式,張縣長聽得無地自容,禁不住跟著罵了一聲:「這個龜兒子,毛病恁多啊!」
不料老劉頭卻搖了搖頭,說:「老張啊,這話你說錯了,這前任張縣長雖然小毛病多,但大節上還是過得去啊,不貪汙不受賄,也辦了不少實事,如今安全著陸,也是喜事一件嘛。」
張縣長聽得目瞪口呆,想起當年他在車中對老劉頭指指點點,禁不住臉紅耳赤。
其實,張縣長不知道的是,當年他在專車裡對老劉頭指指點點的時候,老劉頭也在車屁股後面對著他指指點點,只不過,說的不是這符不符合規定影不影響市容,而是說,總有一天,這車裡面坐的人也要和咱一樣,變成個平頭老百姓,拿個馬扎坐在這兒,一坐就是一整天。
老劉頭說得一點沒錯!
來源:公務員之家
聲明:「鄆人鄆事」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