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礦交車有一種天然的舒適感,因為從來不會擁擠。它沒有面向社會,也拒絕面向社會,也許是不靠市場養育就可養育自己吧。
那怕是始發站礦交車站也是沒有時刻表的,運行途中也不會給你定位服務,有時候馬路擁堵到站時間是隨意的,至於你等多久連它都說不清。沒有十足的耐心是等不了礦交車的,只要堅持總會給你個驚喜!
礦交車路線複雜,大多是點對點區域發車。只在車頭用漢字打出,遠了看不清,進站時和其他車雜在一起,不到車前核對一下總會坐錯。礦交車車尾屏只是打著華陽+客運二字,有時候飛播廣告,但絕不寫出運行區間。
公交車是線路編號的,並且前後屏都寫了運行區段,生怕人看不見,也怕人趕不上,還怕人坐錯。礦交車就沒有這些煩惱,你必須在車站恭候我,雖然我沒有準點。你要看不清路線坐錯活該,誰讓你不小心了。
礦交車是人性的,它能將終點設在相應的廠區門口,也能掐中一早一晚上下班時間。在公共區域那就保持低密度,是不與公交車爭一程一時的,社會性和公益性不是企業經營之道。
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但礦交車是統一的灰色,同時來兩輛車只要不是停在你跟前,你是分不清路線的,我只將名字寫在額頭上,你能說我驕傲嘛?有謙卑地前後屏寫出運行區域一天嘛?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