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湖
是最近大家看到了一個新名稱
街坊議論紛紛:
「露天礦坑改名了?」
「露天礦生態公園不叫啦?」
編輯了解到
"好心湖"不是露天礦公園的名字,
而是露天礦公園裡那個湖的名字。
20世紀50年代,
在茂名,
巨大的油頁巖藏量
讓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看到了希望。
緊接下來就是「鋤頭、簸箕、水腰帶」三大件,
在茂名公館的雷打嶺附近打響了「挖巖取火」的大會戰。
露天礦經歷半個世紀的歷史演變,
昔日的滄海桑田在承載著茂名悠久礦業文化輝煌歷史的同時,
也留下了一道道「傷疤」。
露天礦開採形成巨大礦坑,
並日漸形成礦坑湖~
都叫它「"礦坑」
2011年
露天礦的「命運」開始迎來轉機
這年市委、市政府
果斷放棄該區開發高嶺土、
煤炭等帶來的巨大採礦收益,
作出了關停露天礦的決定。
從2013年開始謀劃,
按照「引水、種樹、建館、修路」的工作思路,
2014年10月,
引水工程通過把鑑江河水引入礦湖,
將鑑江、礦湖、小東江水系連成一體,
利用石灰中和酸性湖水,
把湖水變為可利用水源,
並通過引水入湖,進一步提升礦湖水質,
2016年3月31日建成通水。
2014年,
對露天礦進行全面的生態恢復,
保持礦坑原始的、特色的景觀和風,
實施種樹工程,
植樹面積約6217畝,
完成普通造林5269畝。
另外,
完成環湖路綠化1500多米。
2016年,
公園外環道路全線貫通。
露天礦失去了作為礦產資源的功能,
卻讓人看到了它作為旅遊資源的隱藏價值,
一系列改造後,
茂名露天礦面貌煥然一新,
廢舊礦坑改造成了秀美的生態公園,
蛻變成南粵璀璨綠色明珠,
曾經的廢棄礦山,
獲得茂名市民喜愛!
礦坑引來了清水、
有了小魚的身影
引來了白鷺
一叢叢杜鵑花輪番開放……
這個坑已經不是坑
而是美麗的湖
那叫什麼湖呢?
它就是好心湖!
「好心」是冼夫人精神的核心,源於冼夫人那句名言「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露天礦生態公園裡的湖考慮命名為好心湖,將礦業文化與冼夫人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也方便礦區標示清晰化。
這回你應該明白,
露天礦生態公園並沒有改名,
而是給公園裡的湖
起了個好聽的名字了吧~
▼
龍眼直播原創內容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歡迎轉發和分享
出 品:龍眼直播
編 輯:吳明杏
責 編:歐祥娜
審 核:戴廣挺
終 審:馬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