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小說家:遊走於虛實之間

2021-02-23 任墨

《繡春刀2》之後,路陽陷入一段漫長的沉寂。四年後再活躍於公眾視野時,這位準80後導演已經熬白了頭髮。

能折磨導演到如此程度,恐怕也非《刺殺小說家》莫屬——特效經歷兩年半的打磨,工作量遠超《流浪地球》。特別是Boss赤發鬼,頭髮就有70多萬根,單幀渲染16小時起步。

不過影片更值得玩味之處,還屬「兩個世界」的概念設定:光鮮、賽博的現實世界,同陰沉、專制的虛擬世界,產生了奇妙的連結與交互。

劇情:虛實相融

概括地說,主角經歷了質疑虛擬世界→相信虛擬世界→創造虛擬世界三個階段。

角色的性格、行為作風與核心驅動力都沒有變,改變的只有對待虛擬世界的態度,以及相應的舉措。

實際上,從懷疑虛擬到代入虛擬,不僅僅是主角的內心寫照,也是觀影的心路歷程。

相信每位走進電影院的觀眾,都能感受到前半段雙線敘事的割裂感——兩個世界的強烈反差,卻恰恰是影片意圖達到的效果。到了後半段,通過幾個關鍵線索的穿針引線,兩個世界間的聯繫逐漸清晰起來,彼此產生越來越多的作用和影響。

既是現實在書寫小說,也是小說在改變現實。

身份:虛實互補

虛擬世界能夠讓人沉溺,還在於它所賦予的身份自由。

倘若以世俗的觀點評判,關寧、陸空文是無可置疑的失敗者:一個是接連丟失孩子、家庭與生活的痞氣遊民,一個是不被主流接受、沒有經濟來源的亞文化領主。

但在《弒神》的世界中,他們的身份有了全新的定義:紅甲勇士擁有令人豔羨的身材與戰力,所經之處平民競相奔走;少年空文更是有貴族血脈加持,又得老叟所授傳世黑甲,主角光環熠熠生輝。

正如我在《黑袍糾察隊》影評中提過的,小說中的人物是「超我」的寄託,這種超越感的滿足是現實無法給予的。憑藉身份在現實-虛擬間的切換,小說自然成為跳脫出當下困頓境遇的避風港。再添加一些藍色加特林、人間大炮等想像帶來的成就感,虛擬世界就成為了彌補現實缺憾的「平行世界」。

立意:虛實莫辯

如果說在《弒神》之中,赤發鬼的高壓統治是他滅亡的原罪,那將其對應於現實,就是阿拉丁集團營造的虛擬帝國。

依靠營造虛擬而攫取的財富,無限放大了阿拉丁的權力——不僅能夠隨意改寫,還能實體化地威脅平民生命。在這個高度賽博化的反烏託邦,資本以科技作為化身和手段,以虛擬作為接口和起點,逐漸接管並控制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便反抗無異於蚍蜉撼樹,但看破真相後無以復加的憤怒,讓人再無妥協的餘地。最近咕掉的賽博朋克2077,更是把這種世界觀下邊緣個體的絕望,以及絕望催生的暴虐發揮到了極致。

遺憾的是,出於劇作上的篇幅限制,也或許有些現實考量,這部分的表達是相對隱晦乃至牽強的。倘若後續開啟小說家宇宙,相信該主題還有相當的挖掘空間。

創作:虛實合一

圖書館那場戲之後,小說家就消失了——直到影片結尾,他也並未落得些什麼。

發生的這一切,對小說家而言,值得嗎?

我想值得。

影片中有一段對白,小說家苦笑道:

「不管別人怎麼說,我都相信:我能做到。寫小說,人生都有意義了。」

每一位創作者,面對的都是無邊的虛擬世界:那裡固然沒有現實世界的諸多桎梏,但同時也沒有麵包和鈔票,更不必提鮮花和掌聲。

或許每一部作品都會像《弒神》中的黑甲,日夜黏附於創作者的每一寸肌膚,貪婪地啃噬血肉與精魄,還時常就創作者的落魄冷嘲熱諷——

但也只有作品,能夠成為天馬行空的想像化身、另一個「超我」的載體、向不公世道的宣戰檄文,更是創作者的人生意義之所在。而這,也恰恰是虛擬世界存在的意義。

影片的英文譯名也很有意思。原本宣發時是Assassin in Red,即紅甲刺客;成片中則改為A Writer's Odyssey,即小說家的奧德賽,亦為創作者的奧德賽。

正如我在《妖貓傳》同《芳華》影評中所描繪的,在《刺殺小說家》兩個世界的虛實以外,還有一層虛實,即電影/小說的虛擬,與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

而當虛擬世界中的小說家,與現實世界中的評論者,發生了關於創作的情感共鳴,則是電影與人生間難得的緣分。

相關焦點

  • 半價電影票:半價電影票:《我的姐姐》,《一周的朋友》,《中國藥神》,《迷神印記》,《大紅包》,《刺殺小說家》
    「CRIMASTER世界偵探排行榜」中的偵探們聞訊後也齊聚東京,加入挑戰,而排名第一Q的現身,讓這個大案更加撲朔迷離,一場亞洲最強神探之間的較量即將爆笑展開……時隔七年,續集歸來,裡面有同樣的配方,比如:淋浴、抽水馬桶和簡易電梯...但原來輕靈有趣活潑生動的味道已經消失大半,雖然也有但總顯得過於刻意,抱著不小的期待來看,卻沒有收穫太多驚喜,主題其實很厚重,野蠻與文明,衝突與對抗以及和解
  • 【刺殺蓋世太保】R級二戰片,真實還原二戰刺殺事件!
    二戰電影《刺殺蓋世太保》將於11月24日在內地上映,該片由塞德裡克·吉門內茲導演,傑森·克拉克、裴淳華、傑克·奧康奈爾、米婭·《刺殺蓋世太保》根據歷史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二戰史上著名的刺殺事件「類人猿行動」。被稱作「納粹斬首官」的蓋世太保頭目萊因哈德·海德裡希,在策劃了多起殘忍的「人類血統清除行動」後,被英國與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聯手刺殺。
  • 【資訊】韓國人氣小說家承認抄襲日漫!
    【資訊】韓國人氣小說家承認抄襲日漫!
  • 日本小說家質疑《少年包青天》抄襲
    原標題:日本小說家質疑《少年包青天》抄襲   素有「推理之神」稱號的日本推理小說家島田庄司近日更新了一條推特,指出曾在中國大陸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少年包青天》抄襲了他的代表作《佔星術殺人事件》。
  • 「H行動之刺殺頭目」玩家招募
    海德裡希是黨衛軍的總指揮官,對猶太人大肆屠殺,並有著「納粹斬首官」之稱。但就當海德裡希志得意滿之時,1942年卻被兩名英國派遣的捷克傘兵刺殺,這次刺殺行動由邱吉爾策劃,行動代號為猿人……負責執行刺殺任務的揚·庫比斯和約瑟夫·加比希克孤身潛入布拉格,在捷克反抗組織的掩護下著手準備,揚還與少女安娜產生了一段悽美的愛情
  • 【博覽】美國民眾排隊觀看《刺殺金正恩》
    當地時間2014年12月25日,美國民眾前往電影院觀看《刺殺金正恩》電影。
  • 為什麼FBI曾懷疑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是前蘇聯間諜?
    撰文  | 徐悅東據《波士頓環球報》近期報導,FBI曾經懷疑著名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是前蘇聯間諜。根據FBI公開的檔案顯示,「受監視的科學」項目的名單還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卡爾·薩根和蒂莫西·利裡。因為他們知道很多重要的科學知識。在冷戰對峙下,若他們背叛美國的話,美國將會損失慘重。
  • 《刺殺蓋世太保》:布拉格在燃燒 世人浴血起舞
    法國導演塞德裡克·吉門內茲執導的戰爭片《刺殺蓋世太保》用一種張力十足的克制與深意,將這場「二戰第一刺殺」事件之下的真實人性如同燈火照耀般洞明,此刻正義與道德都成了破綻百出的偽概念,信仰與真相在被推翻之後統統禁不起考驗,絕望像芳香四溢的毒氣肆意蔓延開來。最令人不寒而慄的,或許是《刺殺蓋世太保》中的情節均由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來,我們隔岸觀火,走馬觀花,依稀明白他們曾在烈焰中迴旋,在這世界走過一遭。
  • 委內瑞拉總統:流亡的反對黨領袖與刺殺行動有關
    此前,委內瑞拉政府表示,已有六人因涉嫌用無人機刺殺總統馬杜羅被逮捕,這一刺殺計劃至少醞釀了半年。
  • 誰都阻止不了《刺殺金正恩》成為年度最熱影片 熱點
    微信ID:unreadsky『未讀之書,未經之旅』北京時間今日上午,美國公布調查結果,確認索尼影業遭黑客攻擊一事與朝鮮有關。12月初至12月中 索尼事件持續發酵,媒體不斷放出猛料,如《美國騙局》導演大衛·O·拉塞爾在片場欺負員工,索尼高層艾米·帕斯卡爾怒斥安吉麗娜·朱莉沒才華等。有消息稱,艾米·帕斯卡爾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 電影《黑天鵝》:進退之間
    考慮到影片本身對於虛實之間的渲染手法,不難猜想母親的形象也很有可能是個虛幻人物。也就是說,母親這個形象,代表了尼娜本身內心的克制這一部分,母女的爭執實際上也就是尼娜自我內心的不斷掙扎,而最終弄傷並且擺脫母親的束縛,也意味著面對本我的一方取得了最終勝利,從這個角度來看,影片又是別一番風味了。
  • 刺殺國王:休閒小遊戲這是總有刁民想害朕嗎?
    當玩家刺殺國王以後,本身就會成為國王。在進步的進程中,前面就會泛起其他腳色來刺殺玩家。在被刺殺之前,只需回頭髮明前面的腳色手中有兵器。
  • 刺殺宋善美丈夫20代男性被判處22年有期徒刑
    16日,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事合議28部(部長裁判長崔炳哲)對殺人嫌疑的趙某(28歲)判處22年有期徒刑。這比檢察院所提出的量刑要重很多。在此之前的公判中,曾判處趙某15年有期徒刑。當時檢察官:「該案件是因他人的教唆,為了金錢的利益,縝密地計劃後的犯罪。罪行十分惡劣,結果也是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