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信詐騙手段中針對大學生詐騙分子設計了如網絡刷單、網絡購物、冒充客服、冒充熟人、校園貸等多種手法。很多大學生因一時疏忽而落入詐騙陷阱,給生活、學習、家庭帶來了嚴重後果,甚至有的因此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在此解析幾種電信詐騙手段,供您和您的家人參考,希望能提高您和家人的防範意識。
1、網絡刷單詐騙
主要受騙群體為在校大學生。詐騙分子利用簡訊、網絡等平臺發布以通過刷單幫助提高商家信譽的虛假信息,騙取被害人信任,讓其在網上購買指定的商品,詐騙分子承諾,刷單可以得到高額返利,從而誘騙被害人不斷刷單,但在一、兩筆小額返利後,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和報酬,直到被害人意識到被騙。
2、網購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QQ、微信、簡訊、第三方交易平臺、二手物品交易平臺等途徑發布低價商品消息,誘騙買家與其聯繫,一旦買家上鉤,便以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藉口實施詐騙,或者給買家發送連結,要求買家填入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利用這些信息直接操作銀行卡實施詐騙。
3、冒充客服詐騙
詐騙分子假借「淘寶客服」、「快遞公司」等客服的名義,以網購商品「甲醛超標」「降價返利」「退款」、「快遞丟失賠償」等名義,通過微信(QQ)發送虛假激活網址,套取支付寶、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騙取事主掃碼、轉帳匯款。直到事主意識到被騙後,詐騙分子將其拉黑完成詐騙。
4、代辦信用卡、套路貸
詐騙分子通過簡訊、微信、QQ、網頁發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額度、信用卡套現、辦理大額信用卡或辦理大額低息貸款等信息,等事主主動與其聯繫,或盜取、購買網貸平臺貸款申請信息後,冒充平臺工作人員電話聯繫,騙取事主信任,後以收取中介費、保證金,預付利息,做假流水,錢款被凍結需要激活費等方式實施詐騙。個別有資金需求的學生,容易被人唆使「借裸貸」而深陷套路貸的絕境。
5、 網絡交友詐騙
詐騙分子將自己偽裝成為相貌堂堂的成功男士或者美麗可愛的年輕女子,通過相親網站、微信、探探以及Rela、blued等方式與受害人結識,並迅速與受害人網戀,在素未謀面的情況下,以各種藉口向受害人借錢,要求受害人給山區兒童捐款、購買茶葉或蟲草等方式詐騙錢財。甚至誘惑被害人賭博、網上購買彩票、網上投資進行殺豬盤式詐騙。
6、冒充熟人詐騙
詐騙分子獲取受害者親友、領導等熟人的電話號碼和機主姓名,或QQ(微信)等信息後,以受害者親友或領導等熟人的身份與受害人聯繫,編造各種理由騙取錢財。
7、助學金詐騙
詐騙分子冒充財政局、民政、殘聯、醫保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簡訊,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求受害人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銀行ATM機或借款平臺操作,從而實施詐騙。
在提高自身防範能力的同時,不要出賣或透露個人身份信息、手機卡、銀行卡信息等,避免成為騙子幫兇,並承擔由此帶來的刑事、民事責任,甚至影響個人徵信。防範電信詐騙,只要樹立起較強的防範意識,多了解一些詐騙的手段手法,提高自身識騙、防騙的能力,始終緊繃防範電信詐騙這根弦,遇事冷靜處置,就能有效防止被騙。
無論騙子如何花言巧語、危言恐嚇,大家一定要記住「三不一要」:「不聽、不信、不轉帳,遭遇電信詐騙時要注意保存證據,並儘快撥打110進行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