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電影改編自1969年「芝加哥七君子審判」真實歷史事件。劇情簡介:1968年,美國民主黨在芝加哥召開第35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時,反越戰組織申請舉行和平抗議集會,申請被拒絕後,反戰人士依然於會議當天舉行了抗議。抗議活動中,他們與警方發生了大規模衝突,有8人被捕。其中,黑人組織「黑豹黨」的創始人鮑比·西爾(葉海亞·阿卜杜勒-邁丁二世飾)先被判了刑;其餘受審的艾比·霍夫曼(薩莎·拜倫·科恩飾)、湯姆·海登(埃迪·雷德梅恩飾)等七人被稱為「芝加哥七君子」。他們在法庭上穿著隨意,甚至被懷疑七君子中有人存心搗亂破壞法庭的嚴肅性,來幹擾法官朱麗葉斯·霍夫曼(弗蘭克·蘭格拉飾)。1970年,判決出爐,七君子中五人被判有罪。他們即刻上訴,1972年判決扭轉,七君子全部被釋放,免於牢獄之災和懲罰。
在了解相關史實後,觀看了該影片。密集的臺詞與場景轉換使我不得不經常暫停思考以跟上劇情節奏。一場預設有罪的「政治審判」顯得極其荒謬,我對其中兩段臺詞印象頗深。一是倫尼•戴維斯在法庭上講的一段話使我印象頗深:「I've been keeping a list every day. Americans who've been killed since the day we were arrested. With the trial starting,it might get easy to forget who this is about. 」(我每天都更新這份名單,上面記得是從我們被捕那天起 陣亡的美國將士。審判開始後,很容易就會忘記這一切都是為了誰。)二是審判法庭的公訴人理察•舒爾茨與前司法部部長作為被告證人的一段對話「Do you have contempt for your government? (你是否蔑視你的政府)」 - "It's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contempt my government has for me.(與我的政府對我的蔑視相比, 我的蔑視不值一提)」。當最後法官對湯姆•海登說陳述簡短並且表現出懺悔和道歉時,會對其考慮量刑減輕。湯姆•海登嚴肅的念出4572個將士、名字職位和年齡。法官敲著法槌一遍一遍地呼喚安靜,極少數人開始離場與被告、七君子代理律師威廉•昆斯特勒與絕大多數旁聽席的人站起致敬鼓掌形成鮮明對比。審判公訴人理察•舒爾茨的站起讓我有些許驚訝,他與他的團隊在此時格格不入。
我想深入了解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歷史後再次觀看《芝加哥七君子審判》會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