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賽季的決賽女王?不是小威,不是普裡斯科娃也不是斯維託麗娜,而是她——梅拉德諾維奇。
今年截止到目前,法國姑娘已經四次殺進巡迴賽決賽,從國際賽、頂級賽再到皇冠賽,都來了個遍,世界排名也隨之來到職業生涯新高的第14位。除了讓人意想不到成績和排名,她在斯圖加特擊敗莎娃的場面更令人印象深刻,如今回憶起那場比賽的前前後後,法國姑娘感慨良多。
「有很多媒體圍觀,這太瘋狂了,全世界都在注視著莎娃。我對拿下這場勝利很自豪,並不是因為我贏了她,而是我完全從壓力中控制了自我。」的確,敢於公開批評莎娃、又能和莎娃交手的人並不多,有一些觀眾甚至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心態,調侃法國姑娘只是個敢挑事兒的「嘴炮」。
回想過去,梅拉德諾維奇也談起公開批評莎娃的理由。「對那些發生在巡迴賽中的重要問題,我傾向於開誠布公,這是我的性格。當我不確定時,我不會說太多,但當我這麼做時,是真的經過了深思熟慮,我很想表達我認為正確的觀點,而且不後悔。」
有趣的是,年輕的法國姑娘也認為很多人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需要有人站出來指出問題所在,「無論在巡迴賽還是在這項運動,抑或立足社會,我們都會封閉起來,不敢表達正確的觀點,有時捍衛自己所信奉的價值觀並不容易。至少在網球運動中,我佔有一席之地,有點影響力,大聲說出大多數人沒有勇氣說的。我沒有強迫自己這麼做,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領袖行為。」
隨後,梅拉德諾維奇打開話匣子,談起了她對莎娃的一些看法。
「對我而言,我既是球員也是人。我從來都不喜歡她這個人,因為她不懂社交,不怎麼尊重別人,也沒什麼禮貌……顯然我們不會成為巡迴賽中的朋友,也只是打個招呼、說聲謝謝而已。」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關係,法國姑娘認識地很清楚。「即便我不喜歡她的個性,卻一直心懷敬意來看待她所取得的成就,因為我從未實現過,而她是我們這項運動真正的冠軍。」
正是基於這種巨大的尊敬,當她知道莎娃因藥檢不合格被禁賽時,整個人都不好了。「顯然你會感到失望,並且去懷疑她是怎麼達成這些成就的。這(米屈肼)能幫助提升發揮,可不是什麼偶爾使用能突然發揮奇效的藥膏,這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她已經使用了十年。處於頂級水平的姑娘們,之間的差距也許就在這些細節上。」
「這種藥物如果現在成為禁藥,證明在過去十年也應該被禁止使用。它存在這麼久、不在禁藥清單上,只是因為他們(WADA)還沒發現、對此不知情。」只是,梅拉德諾維奇信誓旦旦的思考之下,似乎忽略了一個事實——
米屈肼在美國以及歐洲的許多國家都被禁用,但它能幫助運動員提高競技水平的論斷,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證據,就連WADA也沒能給出確切的答案。而這種藥物之所以會被列入禁藥清單,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種藥物的大規模濫用,這其中大部分是俄羅斯及東歐運動員。
不過,服用禁藥錯了就是錯了,畢竟所有運動員都致力創造公平的競賽環境。「我們為乾淨的運動而奮鬥,能在誠信、純潔的環境下作戰,這對我來說很重要。」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法國姑娘眼中所謂乾淨的環境中又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運動員因為疾病等不可抗力因素使用藥物,這在職業體育中非常普遍,並不局限於一個國家或是某一項運動。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慢性疼痛、賽程密集、恢復時間被壓縮種種因素,都會成為運動員使用藥物的理由,加劇他們對藥物的依賴。去年,曾有黑客曝光了多位美國運動員憑藉「治療豁免權」服用禁藥,這其中就包括網壇女王小威。
當然,以上並非為莎娃的錯誤開脫。如今莎娃已經重返賽場,此前,圍繞著她的外卡話題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梅拉德諾維奇對此有自己的認識:「我理解賽會,所以我並不評價這些,賽事考慮的方式無可厚非,畢竟這是生意。但從道義上講,這一點都不好也完全不公平。今天凌晨,法網組委會宣布將不會給莎娃資格賽或正賽外卡,不知梅姑娘對此有何高見?
有趣的是,對於廣大球迷,梅拉德諾維奇同樣有話要說:「當你痴迷、喜歡一個人時,你並不會看到事實的真相,這是很痛苦的,這個話題真的太沉重了。」
參考資料:
1.http://sport360.com/article/tennis/international-tennis/233360/kristina-mladenovics-column-why-im-speaking-out-about-maria-sharapova-and-what-it-felt-like-playing-her-in-stuttgart/
2.http://www.espn.com/tennis/story/_/id/19238469/maria-sharapova-bigger-issues-play-saga-other-wild-card-en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