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萬學春節演講:我是華裔 期待印尼實現全民社會公正

2021-02-22 印尼華人網

2月12日(正月初一),前任雅加達省長鍾萬學在印尼鬥爭民主黨(牛頭黨)中央領導理事會舉行的在線慶祝春節儀式上發表講話,題目是「與雄牛一起慶祝春節」。

鍾萬學首先向一貫堅持為所有民族兒女皆可成為任何人物的梅加瓦蒂·蘇加諾表示感謝。他說,在這方面他有親身經歷,那段生活經歷是他選擇加入印尼鬥爭民主黨的理由。

「在梅加瓦蒂·蘇加諾領導下的印尼鬥爭民主黨已經證明,印尼鬥爭民主黨是民族主義者的大家庭,是為所有民族兒女,不分種族、宗教、部族或集團的權利而奮鬥的政黨。我不是只會講,而是有親身經歷的。」

鍾萬學接著說,當2012年雅加達首都專區省長選舉時,他聽到很多人說,其實佐科維不是要與他搭檔的。他坦承,當時他被認為將會使佐科維的聲望下降。「因為我是華裔,我的宗教也是少數人的。梅加瓦蒂則堅持說,那不成問題,因為她要選的是能工作的人。」

當他再次參加接下來的雅加達首都專區省長選舉時也是如此。他承認有很多方面的壓力迫使他從提名中引退。

「很多人要求我引退,使我不會干擾『和諧』的進展。但梅加瓦蒂說我參選是因為我能工作,而且已經得到證明。那就是梅加瓦蒂所做的,也是梅加瓦蒂作為一位國家級政治家的具體證明。印尼鬥爭民主黨是我們能夠容身的場所,以便能為實現全體印尼人民的社會公正而共同奮鬥。」鍾萬學說。

因此對他來說,印尼鬥爭民主黨是在為班渣西拉而奮鬥時超過自己兄弟的好友。而且這不是政治職位的問題,而是純粹像蘇加諾宣布印尼獨立時所說,是為印尼人民的理想而奮鬥。

文章來源:峇里之窗

圖片來源:峇里之窗

相關焦點

  • 鍾萬學撤回上訴申請書
    (商報訊)雅京北區地方法院庭審法官於周二(5月9日)對鍾萬學(Basuki Tjahaja Purnama)因涉嫌褻瀆宗教案罪名成立而被判處兩年有期徒刑及立即拘留在監獄裡。庭審後,鍾萬學立即被送往芝檳榔1級監獄。
  • 鍾萬學事件仍未解決,群眾仍存疑惑
    鍾萬學案件起末2014年11月19日,鍾萬學宣誓就職印尼雅加達省省長,這是雅加達首位華裔省長。就職兩年後卻爆發了反對華裔省長鍾萬學的大規模遊行。遊行由印尼伊斯蘭強硬派組織「捍衛伊斯蘭陣線」發起,印尼警方估計,參加人數超過十萬人,1.8萬名警察、城管及軍人組成的聯合執法隊當天在現場維持秩序 。遊行隊伍從印尼最大的獨立清真寺步行至總統府。
  • 印尼國會副議長法赫利: 假如我是鍾萬學 我也會傷心落淚
    「如果換成我是鍾萬學也會在傷心落淚。」法赫利周二(13/12)在雅京國會大廈對媒體如是說道。在這種情況下,法赫利拒絕進一步評論雅京北區地方法院對鍾萬學的庭審。然而,法赫利更熱衷於發表對現場直播庭審鍾萬學的電視節目的看法。法赫利稱,他完全不同意對鍾萬學褻瀆宗教案件庭審的電視直播方式。因為,電視直播會影響到審判法官的獨立性。
  • 鍾萬學:為什麼我要回勿裡洞?
    (羅盤網訊)雅加達省長大選2號候選人鍾萬學在得知3號候選人Anies稱,要將他替換掉,並趕回勿裡洞的言論後,笑了出來。1月29日,鍾萬學在雅加達中區門登Talang大街出席完一個活動後表示:「如果要送我回老家,沒問題。等到開齋節吧,先買票。哈哈哈。估計會有獎金。」鍾萬學認為,Anies的說法是錯誤的。原因在於,自己在成為雅加達省長之前的很久,就可以被稱之為雅加達人。鍾萬學認為,自己長在雅加達,並在這裡度過了人生的大部分。鍾萬學說:「我是個雅加達人。
  • 鍾萬學,應不應該被逮捕?
    (點滴網訊)敦促印尼國家警察逮捕鍾萬學的廣告牌設在雅加達中區Tanah Abang。那麼,民眾對此怎麼看呢?一名31歲居民Wawan說,自己沒有受到廣告牌的影響。原因在於,這個廣告牌是個人的言論自由。11月13日,Wawan在雅加達中區Tanah Abang的H Fachrudin大街廣告牌不遠處告訴記者:「如果我個人,對(廣告牌)沒有意義。這是人的權利,只要目標正確即可。但是如果用在地方首長選舉中,最好還是卸下來吧,怕出問題。」另外一名名叫Rohmat的印尼人,現年28歲,他同意廣告牌上的內容。
  • 印尼開啟網絡清掃工作:打掉散布反華謠言「網軍」
    印尼警方近日端掉一個專門炮製網絡假新聞的組織「穆斯林網軍」。英國《衛報》調查發現,煽動仇視華人情緒是該組織的目標之一。去年沒能贏得雅加達特區省長選舉並身陷牢獄的印尼華裔鍾萬學,被認為是這種網絡黑幕下的第一個受害者。當時,「中國派500人保護鍾萬學」「1000萬中國人在印尼打黑工」等印尼網絡謠言莫名纏上中國。
  • 人權組織:鍾萬學判囚顯示‧「印尼宗教包容倒退」
    鍾萬學罪成入獄,有人權組織視鍾萬學案為印尼宗教包容性的倒退,質疑印尼未來改革之路能否延續。
  • 老外看印尼:雅加達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在競選活動中,三組競選搭檔——Agus-Sylvia、鍾萬學-Djarot和Anies-Sandiaga都列出了許多計劃,來簡化雅加達複雜的生活,從改善交通擁堵到官僚體制到經濟不平等。日本商業資訊師Hiroaki,出生於日本福岡,現年47歲,在雅加達居住了25年。他認為,如果雅加達省長大選中,鍾萬學不能連任的話,可能會影響雅加達的投資環境。
  • 國際日報 | 從新疆說到巴布亞 印尼公民洪培才寫給BBC的一封公開信
    我想和你們分享一個故事,發生在我的祖國印尼。三年前新疆問題剛剛被西方媒體報導時,我帶領印尼留華同學協會理事與同學們拜訪了你們駐雅加達的辦事處,你們的站長——一位英國女士,十分資深的老記者,接待了我們。她的印尼語講得十分好,相信她在印尼待了很多時間,社交圈十分廣泛。她態度很好,沒有語言障礙,所以氣氛十分輕鬆。
  • 印尼:確保來印尼過春節的中國旅客舒適安全
    印尼旅遊部官員近日對發生恐襲的譚布林大街沿線14家酒店,以及峇里島、廖內群島省、日惹特區等印尼旅遊名勝地區的酒店進行視察,以確保入住遊客的安全。 顧時宏 攝   印尼國家旅遊部秘書長烏古士(左)17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尼政府部門及旅遊企業將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為所有外國遊客包括中國遊客前來印尼旅遊過春節的安全。
  • 印尼華人的春節是怎麼樣的?
    春節即將來臨,過年是闔家團圓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歡慶的時刻。這時美食自然不可缺少,我們過來看看印尼華人春節吃的8種美食。1.遮目魚過年,餐桌上少不了魚。吃魚表達年年有餘的寄託。為了吃出年年有餘的意義,可以除夕做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餘」。
  • 印尼官員:確保所有來印尼過春節的中國旅客舒適安全
    印尼國家旅遊部秘書長烏古士(左)17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尼政府部門及旅遊企業將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為所有外國遊客包括中國遊客前來印尼旅遊過春節的安全。 顧時宏 攝  中新網雅加達1月17日電(顧時宏 鍾永祺)印尼國家旅遊部秘書長烏古士17日在此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尼政府部門及旅遊企業將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為所有外國遊客包括中國遊客前來印尼旅遊過春節的安全。  印尼首都雅加達14日發生系列爆炸和槍擊事件,造成至少7人死亡,20人受傷。印尼政府指控「伊斯蘭國」及其在印尼的支持者製造了這起恐怖襲擊。
  • 伊斯蘭團體抗議 印尼「豬肉嘉年華」改名「春節美食嘉年華」
    」(Pork Festival)美食節將於春節期間在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的勒吉安超市舉行,但因為伊斯蘭團體的抗議,該美食節將會改名為「春節美食嘉年華」(the Imlek Culinary Festival)。
  • 韓國總統文在寅演講,電視直播為何是黑白畫面?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韓媒報導,10日,韓國總統文在寅發表演講,表示政府將集中力量實現碳中和目標,這一演講主題為「2050碳中和宣言」。
  • 「印尼伊斯蘭教」的希望
    然而,幾個人的暴力行為,就可以讓許多人受到威脅,而每一次的新恐怖襲擊事件,都會把這一團結的聲音淹沒掉。巴基斯坦孩童在校園裡被槍殺、漫畫家和人質被處決或活活燒死、約100名印尼人被招募加入在印尼屬非法的伊斯蘭國運動的報導——這些都是一般穆斯林會毫不猶豫表示不認同的行動。讓其他人明白,「聖戰」的觀念不存在於他們的宗教信仰裡,是每一個穆斯林的責任。
  • 公正二審江楓林醫師被打案是懲治近年頻發惡性傷醫事件的突破口
    人們起初對二審結果不抱希望,逐漸變得充滿期待了。或許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也感受到了社會輿論氛圍的改變和自身專業素養的不足,二審日期一拖再拖。推遲二審開庭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說明對此案件開始重視了。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終於決定在明天2019年2月1日上午9時30分開審。民眾和媒體記者可以申請旁聽,可謂萬眾期待啊!歲末大戲即將上演。
  • Google2016年熱搜泰國榜&印尼榜
    本期,CAMIA將分享谷歌「Yeah in search 2016」泰國榜&印尼榜的情況,一起來看看泰國和印尼用戶2016年都在關注些什麼吧~1、Descendants of the Sun(韓劇《太陽的後裔》)2、ในหลวง (國王)3、Slither.io(手遊《蛇蛇大作戰》)4、การแข่งขันกีฬาโอลิมปิก
  • 我知道他選不上總統,但是我們就要「一人一美元,送他去辯論」 !
    美國歷史上笫一位以民主黨候選人身份參與總統大位之爭的華裔人士楊安澤將於3月9日造訪得州州府奧斯汀,這一段時間來,他已經走訪了俄亥俄州等地與社區民眾見面,很多華人在聆聽了他的演講後都深為他的勇氣和理念而打動
  • 「我們站在平等正義社會進步一邊」,回復耶魯華裔學生的公開信
    我不了解你的家人,但是,大多數第一代華裔美國人不是通過資本和權力,而是憑藉理想和勤奮來到美國,通過努力工作和自力更生,追求自由和幸福。他們建立了自己的美國夢,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並將像你一樣的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孩子送到了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