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藝術家大聯歡 俄羅斯音符融入中國旋律

2021-02-0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哈爾濱9月6日電(記者王凱、何山)「周遭的一切都在變化,永遠不變的我的爸爸,是我最好的朋友……」俄羅斯青年歌唱家彼得·卡扎科夫,用不太流利的漢語演唱著他的原創新歌《父親》,這首歌既是獻給他熱愛中國文化的父親,也是表達自己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和尊重。

9月6日晚,由哈爾濱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舉辦的2018中俄藝術家大聯歡在俄式建築特色濃鬱的哈爾濱伏爾加莊園開幕,來自中俄兩國百餘位藝術家在這裡聯袂演出。

「我父親很喜歡中國詩詞,我也深受感染。」34歲的彼得·卡扎科夫在2014年俄羅斯第一電視臺舉辦的翻唱歌手大賽中,入圍「俄羅斯真聲音」年度冠軍爭奪賽。他告訴記者,他從小對中國文化十分喜愛,特意在原創歌曲《父親》中加入了中文歌詞。

彼得·卡扎科夫說:「我想讓這首富有風情的俄羅斯歌曲在中文的演繹下,被賦予全新的活力。」雖然彼得·卡扎科夫的中文發音並不標準,但其認真、投入的演出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

在本場演出中,來自俄羅斯空政歌舞團的演員們也熱情表演中國歌曲。「難忘今宵,難忘今宵,無論天涯與海角……」具有76年歷史的俄羅斯空政歌舞團,是俄羅斯軍隊的原創領軍團隊之一。作為壓軸節目,空政歌舞團的合唱演員們與中國歌唱家共同演唱了《難忘今宵》。

近年來,哈爾濱作為國務院批准的對俄合作中心城市,發揮對俄開放「橋頭堡」和「樞紐站」作用,與俄羅斯在各個領域開展交流合作。2017年,第一屆「中俄藝術家大聯歡」在哈爾濱舉辦。

責任編輯: 侯強

相關焦點

  • 中俄友好的明證:從蘇聯到俄羅斯,指向中國的核彈急劇減少
    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以中國和蘇俄為例,蘇俄從1970年到2020年,針對中國的核武器數量,就呈下降趨勢,在這個時期,尤其是近些年,俄羅斯針對美國的核武數量,逐漸增多。這其中當然有中國國力軍力、也包括核反擊能力增強的原因,但中國和蘇俄的關係變化,也是主要因素。
  • 莫斯科中國節報導:中俄友誼萬古長青
    來到俄羅斯首都這一最重要的展覽場館之一的莫斯科人和遊訪莫斯科的客人們可以在此了解中國偉大的文化和千年傳承的傳統習俗,詳情請看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的報導。威登漢全俄展覽中心內的十個場館被保留用於中國節主題。
  • 不排除建立中俄軍事同盟!普京表態引爆世界輿論,中國外交部回應
    ,他表示「不排除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軍事同盟的可能性」,此言一出國際社會紛紛猜測未來中俄將有可能建立起一個龐大且「無與倫比」的軍事同盟,若是如此那麼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的軍事優勢會被嚴重削弱,等同於中俄聯手重新塑造了當今的世界格局。
  • 中俄媒體合作引發關注丨莫斯科回聲電臺駐布市分臺記者採訪黑河臺《俄羅斯信息》主創人員
    11月14日,莫斯科回聲電臺駐布市分臺記者(俄羅斯阿穆爾國立大學教師)塔奇亞娜·烏達洛娃來到黑河廣播電視臺採訪《俄羅斯信息》欄目主創李軍、翻譯何存志,向俄羅斯聽眾介紹中國媒體和中國媒體人。2009年,黑河廣播電視臺《黑河新聞》俄語廣播對俄播出,講中國故事,介紹中國及黑河經貿、名勝古蹟、民風民俗、節日文化等,為俄羅斯聽眾打開一扇了解中國的窗口。
  • 不排除建立中俄軍事同盟!普京表態引爆世界輿論,中國外交部回應
    ,他表示「不排除俄羅斯和中國建立軍事同盟的可能性」。相比於理想派媒體熱衷於討論中俄建立軍事同盟之後會怎樣重新塑造世界格局的話題。                           現實派媒體更願意知道中國會如何回應普京的結盟表態,畢竟中俄建立軍事同盟並不是俄羅斯一廂情願就可以的問題,而是還要取決於中國的意願和態度。
  • 俄羅斯日,一起聽俄羅斯國歌
    俄羅斯勝利日,可能大家多少都有一些了解,那麼俄羅斯國慶日是哪一天?俄羅斯國歌是哪一首?也許很多人都答不出來。
  • 中俄會建立軍事聯盟嗎?
    普京說,中俄合作不限於武器出售和購買,俄羅斯也同中國分享敏感軍事技術,強化中國軍隊防禦能力。
  • 深思:中俄為何能撼動美國?外媒:中俄新型軍事聯盟讓美國束手無策!
    美國作為世界強國似乎正是軍事同盟的焦點所在,在面對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日益強大,這也讓原本牢牢坐穩世界第一的美國有些擔驚受怕。不僅如此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肆虐之下,這也讓美國充滿了危機感。或許正是在這些條件之下,美國加劇了對抗中俄的腳步。
  • 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俄羅斯文化節、熊貓和開心球…中俄人文合作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亮點紛呈
    9月13日上午,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舉行開學典禮,迎來首屆新同學。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向開學典禮致賀辭。習近平在賀辭中指出,教育是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促進各國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
  • 中俄混血、中非混血閨蜜中國成長記
    >國際化學習平臺以全球化、國際化視野為尋求國際化教育和國際生活理念的人群提供權威教育專業內容和各類教育定製服務【中俄混血美女緹娜一家】北京人黃培因為工作的原因去了俄羅斯,娶到了俄羅斯美女列娜,這個婚姻還是自己的丈母娘撮合的。
  • 【獨家】俄羅斯《真理報》主編:中俄的深情厚誼久經時間考驗
    俄羅斯《真理報》主編科莫茨基 人民網記者 華迪攝俄羅斯《真理報》主編、俄羅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成員鮑裡斯·科莫茨基始終對中國友好
  • 俄羅斯向中國提供2520萬畝地,西方:絕不允許!
    許多朋友知道,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德外長直言不諱:美國這麼幹,是把俄羅斯「送給」中國
    ,也迫使中俄兩國的關係越大緊密。德外長:美國把俄羅斯「送給」中國美國跟德國的關係一直以來都非常緊密,跨大西洋合作關係對於美歐而言都非常重要,至少在德國看來,美國在歐洲部署軍事力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這能夠防止俄羅斯對於歐洲的攻擊,不過由於川普在任期間跟德國關係惡化,目前拜登也在想辦法修復美德關係。
  • 外媒解讀中俄聯合戰略巡航,信號已發出……
    中國國防部網站也指出,飛行期間,兩國空軍飛機嚴格遵守國際法有關規定,未進入他國領空。此次行動是中俄兩軍年度合作計劃內項目,不針對第三方。另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國防部22日稱,國防部長紹伊古向普京總統匯報了俄空天軍遠程航空兵和中國空軍在亞太地區成功完成聯合巡航任務的情況。
  • 第七期 | 俄羅斯邊海動態
    2月11日,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東方學院院長、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研究員安德烈·卡爾涅耶夫發表評論,指出2021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籤署20周年。作者認為,該條約已成為確保兩國在更廣泛的領域內合作、加強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石和支撐歐亞地區穩定的重要文件,其意義已超出雙邊層面,成為全球發展國家間戰略合作關係的範式。
  • 中俄媒體將聯合舉辦紀念二戰勝利圖片展
    文/光明日報駐莫斯科記者 汪嘉波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報導,「今日俄羅斯」國際新聞通訊社與中國新華社、人民網等主流媒體將聯合舉辦
  • 俄羅斯國歌是如何取捨前蘇聯痕跡的|俄羅斯國旗日|【馨聞旋律】
    在十月革命後一直到1991年的73年間,原俄羅斯三色國旗被徹底遺忘。今天——8月22日——是俄羅斯國旗日。
  • 中俄關係不再適用不結盟立場?外媒:王毅已承認兩國結盟的可能性
    同時這場會議也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而俄羅斯專家也似乎從中嗅到了危險氣息。當地時間2月20日,俄羅斯高級研究員卡申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強調當存在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時,中俄應當立即結為軍事同盟,並互相共享自己搜集到的飛彈預警數據。
  • 俄羅斯杜馬加快中醫藥進入俄羅斯法律進程
    」進行關注來源:經濟參考報記者:胡曉光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人文健康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杜姆索夫日前表示,中俄兩國關係密切,不僅要發展全方位經濟關係,也應致力於包括中醫藥在內的各領域全方位合作。 由上海合作組織實業家委員會、俄羅斯中醫師協會、俄羅斯(莫斯科)中國傳統醫學實踐發展中心共同發起主辦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傳統醫藥產業投資發展論壇」2017年底在莫斯科成功舉行,俄國家杜馬、衛生部、全俄醫師協會、全俄功勳醫師協會等30餘家單位,中國華潤三九醫藥、江中製藥、江西中醫藥大學等20餘家單位代表出席。
  • 中俄展開軍事行動!挑戰美國底線,看看亞太地區是誰說了算
    12月22日,中國國防部和俄羅斯國防部聯合宣布,中俄兩國空軍在亞太地區組織實施了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