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濟南一家地下二層的美食城入口通道。幾十個臺階的底端有二三十家美菜商戶;階梯的上端,最多時有48個菜筐,一個個搬下去送給商戶,需要五六個小時。
因為配送難度大,濟南美菜的同事們都深惡痛絕地叫它「大坑」,包括配送這塊區域的一倉美鮮送司機陶永林。
為了讓永林送貨省點力氣,56歲的老父親頂著太陽趴在樓梯上,一片木板、一片木板地給兒子親手修了一條坡道。文章開頭,那個身著深灰色上衣、繫著黑色圍裙、腳步還有些蹣跚的,就是老陶。
這條坡道,即使是木匠出身的老陶也斷斷續續修了兩個多月。先是徵得美食城物業的同意,拆去了坑窪不平、已經壞掉的舊坡道,又找來結實的木條做框架,用竹節板和三合板做坡道,斷斷續續花了好多天,在最後一次連續奮戰三四個小時後,這條凝結著老父厚愛的坡道終於修好了。「這樣兒子他們送貨,就能省點力氣了。」不善言辭的老陶翻來覆去,就會說這一句。
有了這條坡道,不但讓永林送貨省了兩個小時的力氣,美食城商戶運送自己的物資時也輕鬆不少,為美菜帶來了好聲譽。
視頻裡的商戶說:「這是美菜司機陶永林和他父親修復的滑道。」
也許,這就是父親的形象吧——不愛說話,默默地幫我們排憂解難。
小的時候,他的肩膀是我們看世界的瞭望臺。
即便老了,他也永遠是我們心中的蓋世英雄。
年過半百的老陶頭髮有些花白,腳步也不再利索了。可是他蹲在地上修理坡道的身影,分明如高山般巍峨。
今早,濟南城市總崔姐跟車回訪時,不愛說話的老陶正在一旁默默地幫忙卸貨。
幫忙送貨,也不是第一回了。從年初的「110美菜節」到這次的6.6季周年慶戰役,一到貨量大的時候,老陶的身影就出現在美鮮送的隊伍裡。凌晨4點多,吃個簡單的早餐,他就騎著電動車到一倉,跟車配送,經常要送到中午12點左右,老人家才回去休息。
△老陶還戴著咱美鮮送的工牌呢
「我兒子都不讓我搬重的,輕的才給我拿,不然就讓我在旁邊幫忙守著貨。」帶著濃重的家鄉口音,老陶高興地給崔姐炫耀。
因為經常幫忙,老陶分貨、送貨越發熟練了,常常能獨自把菜品送到商戶那兒。美食城的商戶們也都熟悉了陶家父子倆,他們經常對小陶開玩笑說:「給老爺子開工資不?」
小陶樂呵呵地回答:「我請老爺子喝酒去。」
老家德州臨邑縣的散裝白酒「落北春」是老陶的最愛。每次想念孫女時,他就拉上小陶抽空回家一趟。這個時候,小陶總不忘打些「落北春」帶回濟南,讓老陶慢慢品。
△陶家父子倆一起散步時的合影
小陶告訴我們,離開故鄉到濟南,老爺子其實是有點寂寞的。小陶給他手機上安裝了軟體,讓他看看小說。好不容易抽出時間時,父子倆也能坐下來一起看看電視劇,聊聊劇情。
這個周日,是今年的父親節。
請允許我代表所有聽完這個故事的雲杉戰友,向老陶,向所有雲杉人的父親們,道一聲:「你們辛苦了!」
願時光不老,願父親們永遠健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