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古城區老科協教育組專家為我校高一年級學生帶來了一堂「麗江城區水資源的涵養」知識講座,旨在喚起年青一代對家鄉環境問題的關注,達到科普宣傳的目的。
老科協專家楊金山首先向學生介紹了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的發展理念,即「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而這些新的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綠色發展」與水資源涵養這一話題相聯繫,可以看出水資源涵養已成為當前社會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之一。
接著,專家結合實際情況,向學生介紹了目前麗江水資源環境存在的嚴重問題,自2012年1月以來,黑龍潭持續五年出現斷流情況,至今無複流跡象。專家以黑龍潭今昔對比為例後指出:儘管相關部門採取了從拉市海、白水河調水這一措施,但僅能解一時之急,長期這樣做只會帶來負面影響。老科協專家還為學生分析了黑龍潭斷流的原因,他認為乾涸原因多在人為,特別是城區及周邊深水井的開挖現象呈現死灰復燃的跡象,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的負面效應,自來水價格規定不科學,使得客棧、酒店爭相開挖深水井,成為「吃」水大戶。
最後,專家提出了關於麗江水資源涵養問題的對策及建議,並給學生留下了這樣一個思考:面對家鄉存在的水資源問題,你能做點什麼?
眾所周知,1963年黑龍潭公園的得月樓重建之際,郭沫若先生為該樓寫下「龍潭倒映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玉水縱橫半裡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的楹聯,以此來讚嘆黑龍潭山下有水,水中映山,山水相映的秀麗美景。現如今,黑龍潭一潭死水,幾近枯竭的黯淡景象卻讓每個麗江人心酸。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和環境要素,「節約用水」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應該轉化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作為家鄉的建設者,我們更應該肩扛一份責任,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做到節水愛水,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責任編輯:楊尚彬
圖/文編輯:和仲凱 和麗梅 黃玉紅
如果你喜歡古城區一中的微信,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及時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還可以關注我校的校園網址:http://www.gcqyz.com/ ,及時了解我校教育教學動態。
麗江市古城區第一中學
郵箱:gcqyzdyc@163.com
校園網址:http://www.gcqy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