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勝恩:山村「疫」線的「遊擊兵」

2021-02-28 微銅仁

2月4日晚上9點過,正在來安村衛生室裡忙碌的楊勝恩,電話鈴聲急促響起,他接通電話。電話裡傳來焦急的聲音,「楊醫生,我們村有個村民出現發燒症狀,你經驗豐富點,請上來幫他看下」。

電話是相鄰的村——全民村駐村幹部打來的,時值抗疫的關鍵時期,楊勝恩沒有像往常一樣,叮囑病人吃點退燒藥,再觀察。他立馬提著急救箱,喊著在診所裡當護士的愛人一起,騎上兩輪摩託車,頂著陣陣寒風,向著全民村方向趕去。

一到病人家裡,楊勝恩一邊詢問病人病情、近期出行、接觸的人等情況,一邊用水銀溫度計為其量體溫。通過排查,楊勝恩初步診斷病人為普通感冒,並開了退燒藥感冒藥。

病人體溫降下來後,楊勝恩夫妻倆始終不放心,擔心病人反覆發燒,就一直在村民家裡等,直到病人沒再出現發熱,他夫妻倆才返回來安村衛生所。回到診所已經是第二天凌晨。

印江自治縣刀壩鎮來安村以前是小鄉,人居民分散,有22個自然村莊,全村村民近2000人,外出務工人員較多,人員結構複雜。

疫情發生以來,作為黨員的楊勝恩第一時間向組織請戰,從大年三十開始,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常常與愛人兵分兩路,進組入戶與村幹部開展疫情摸排,給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監測體溫,參與村卡點執勤,成為山村裡最美逆行的戰「疫」夫妻。

「我是黨員,我要衝在前;我是村醫,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楊勝恩堅定地說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楊勝恩除了日常的診療繼續開展,還要隔三差五到村開展疫情排查,對重點人群進行體溫監測,比平時著實忙了不少。

「無論多累,村醫就是為村民的健康負責。」楊勝恩說,「只要有外出務工返鄉的村民,都要去排查、量體溫,並每天向鄉衛生院報送情況。」

楊勝恩是刀壩鎮羅南溪村人,2002年畢業於銅仁衛校,家族三代行醫。十八年來,他一直堅守山村,在來安村衛生所當醫生,並不斷鑽研醫學知識,積累診療經驗,成為周邊小有名氣的山村醫生。

來安村及周邊的全民村、青獅村、洞溝村等村民一遇到身體不適,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找楊醫生。不管什麼時間,吃沒吃飯,楊勝恩總是隨喊隨到。他還時常騎著摩託車走村串戶,給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醫療服務。

疫情期間,楊勝恩依然是這樣。他的電話就像「120」急救電話,24小時開通,村民只要打電話,他都及時趕到,成為山村抗疫一線的「遊擊兵」。

「楊醫生,他真是好人呀!十多年來我們家老老少少有什麼三病兩痛都是叫他,他非常熱心,醫術好人也特別好。」來安村村民安永嫦一直記著楊勝恩的好。

去年,安永嫦晚上因突發劇烈頭痛伴嘔吐,運動障礙,語言含糊不清等症狀,病情危重。楊勝恩接到電話,立即前往就診,初步診斷她是腦出血。

時間就生命,楊勝恩一邊聯繫縣人民醫院救護車,一邊聯繫村裡的車輛護送,並陪護病人一同前往縣人民醫院,並為她墊付了2000元的醫藥費。

經過緊急搶救,病人轉危為安,楊勝恩懸著的一顆心才安然放下,離開醫院回到家已是零晨5點多。

十八年來,楊勝恩走村串戶,紮根農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及時為群眾解除病痛,被當地群眾稱為健康的「守護者」。2019年在第二個「中國醫師節」中,楊勝恩被評為縣衛生健康工作先進個人。(陳林)

相關焦點

  • 李海印——「疫」不容辭,決戰「疫」線
    2月8號疫情防控阻擊戰處膠著對壘,奪取全勝關鍵時刻,他安頓好家屬,親吻一下小棉襖,義無反顧,衝在一線,決戰發熱病人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疑似病人黨校隔離區「疫」線。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全力救治是他神聖的職責,作為一名農工民主黨黨員,不忘合作初心,展現黨派形象是政治擔當。他表現出挺身而出,不畏懼,不退縮的「真」我,完美詮釋了戰「疫」的衝鋒者真實內涵。
  • 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線上線下齊動員 抗疫彰顯檢察藍
    河北石家莊長安區:線上線下齊動員 抗疫彰顯檢察藍 2021-01-18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冀職人「四線」戰「疫」迎曙光
    戰「疫」勝利曙光在望,這是舉國戰「疫」,全國人民英勇奮戰的成果,在這份成果裡,也有我們冀職人的一份力量。自今春全區抗疫防控以來,冀州職教中心按照區委政府區教育局統一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分「四線」戰「疫」,英勇奮戰。入戶排查戰線,不畏風險。
  • 人大代表投身「疫」線 築牢疫情防控堡壘
    南寧市進入疫情防控應急狀態,運德社區黨委書記、興寧區人大代表梁寧霞和華東社區黨委書記、興寧區人大代表黃娟奔赴「疫」線,迅速組織居民在小區內參與核酸檢測;南寧市婦幼保健院院長、興寧區人大代表朱茂靈緊急召開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新冠疫情防控專題工作布置會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培訓會,並率隊到小區進行核酸採樣工作,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 防城港:關愛「疫」線醫務人員子女
    林錦欣是我市金灣小學六年級2班的一名學生,她的母親陳良嬌是我市第一批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員,於2月19日上午出發前往湖北。作為林錦欣的班主任,駱莉珍非常掛心林錦欣,19日當晚在微信編輯了一封寫給林錦欣的信,還通過電話連線安撫她的情緒。 駱莉珍說:「疫情期間,我們語、數、英三個科目的老師都對這些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子女非常關心。
  • 蓬安輔警熊天平:送「剪」上「疫」線的「鋼板哥」
    2月16日晚,剛從防控「疫」線下班的熊天平來不及休息片刻,就提著工具箱直奔縣公安局停車棚的臨時理髮店,這個「義務理髮師」將在這裡解決公安民警和輔警因參加防疫而耽擱的「頭等大事」。「疫」線中的熊天平熊天平能為大家理髮的消息飛一般傳開,報名理髮的人越來越多。
  • 最新 | 部分棗莊涉疫奶棗通過線上渠道流入天津!
    記者剛剛從市防控指揮部獲悉,部分棗莊涉疫奶棗通過線上渠道流入我市,目前全市共有8份奶棗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相關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 韓城抗疫 | 「疫」線上的女戰鬥員——郝紅平
    奮戰在「疫」線上的黨員幹部願家家幸福安康!
  • 【戰「疫」前線的九所人】視訊人勇上「疫線」做義工
    剛生了寶寶的趙爽,因為需要照料孩子,不能去抗疫前線,為此,她特向韓紅愛心基金會捐款600元。還有所有黨員通過黨組織捐款等等,視訊人為對抗疫情,做出的行動數不勝數。他們不畏病魔,衝在戰疫的最前線,他們是視訊電子事業部的先鋒,更是中國人民偉大抗疫戰爭的一份子,待到山花爛漫時,他們可以自豪的對別人說:在2020年春天的那場「戰疫」中,我們在「疫線」做義工!
  • 【「疫」線人物】——王大川
    戰「疫」當前,歸心似箭的一家人痛下決心:為了大局,全家留守。疫情之下,王大川毫無保留、使盡渾身解數,梳理消毒流程、多次培訓、反覆演練、親自帶教、實戰指導,三五天就帶出一支技術過硬的消毒隊伍能夠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開展疫情防控消毒工作。
  • 「仙寨」敕木山村:天上境 在人間
    敕木山村就在這樣的迷境中醒來,整個村子依山而建,房屋相連,四周綿延著梯田和茶園,生火、淘米、洗菜……煙囪裡冒出的白煙,和雲霧融為一體,清脆的鳥叫聲,使這個小山村更顯得幽靜。   有記憶以來,我來過敕木山村很多次,8歲的時候,母親帶我徒步走來,那是我第一次走這麼長這麼陡的山路;15歲的時候,家裡買了摩託車,突突突地繞著盤山公路前進,我害怕往山底張望;26歲的時候,路變寬了,車子可以直接開到村口,似乎只有這個村子一直沒有改變
  • 王孟:綻放在社區的 「疫」線警花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王孟作為社區民警,舍小家、顧大家,從除夕夜開始至今,已連續30多天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主動配合社區幹部開展涉疫人員和車輛核查、重點人員集中隔離、轄區場所關停、疫情防控宣傳、涉疫違法犯罪打擊等各項工作。工作中,王孟同志主動梳理分析涉疫線索,參與送治相關隔離人員,協助辦理涉疫案件。
  • 鬼故事:山村怨屍
    鬼故事:山村怨屍這是發生在某某山村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沒有血腥的場面,沒有曲折的過程,但是一個故事足以讓我嚇出一身冷汗。  事情也追溯到1989年,那一年,A山村(在這裡不方便透露名稱,但絕對是真實發生的事情),A山村發生了極其可怕的事情,一個村上一個星期死了六個人,全部都是面部扭曲,離奇死亡,屍體都像是被活活嚇死,沒有任何傷痕的窒息死亡。
  • 同心戰「疫」守衛家園,泉州海洋學院學子在行動!
    面對此次疫情,陳子宏積極響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口號,參與漳州市平和縣山格鎮的疫情防控工作,為出入群眾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支持家鄉的抗「疫」工作。在遼寧省丹東市寬甸縣灌水鎮天華山村,欒玉夫積極參與村委會對防控疫情工作,在天華山村卡口執勤,仔細排查進出車輛,對來往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對車輛信息篩選登記。
  • 【點 贊】 青春在「疫」線(四) ——張小雯
    在疫場之上,大家的目光通過一篇篇報導,時刻經盯著疫情的發展,看到一位位英雄們逆流而上,讀到一句句鼓勵的話語,收藏一條條防護知識,這些新聞的背後的正是像張小雯這樣的戰地記者。張小雯是2019年被分配到集寧區農牧水利局的三支一扶人員,她一來就開始進行信息及微信平臺編輯工作,從疫情發生以來,她和一群小夥伴捕捉疫場上的閃光的瞬間,把他們變成一字一句動人的話語,呈現在公眾面前。
  • 涉疫奶棗流出!多為網購,緊急排查!
    據山西發布通報,近期,山西省多地收到山東省棗莊市涉疫奶棗產品通過線上銷售渠道流入的風險提示函。經排查,大同市渾源縣,晉城市高平市、陽城縣、沁水縣,陽泉市盂縣在未食用完的奶棗樣本中核酸檢測檢出陽性。目前,各市對排查到的尚未食用涉疫奶棗全部收回封存,對相關物流場所、居家環境、運輸車輛等全部進行終末消毒,對接觸涉疫奶棗包裝及食用人員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和追蹤管控。貴州省30日發布通報表示,在六枝特區、盤州市、長順縣、甕安縣、冊亨縣、思南縣的奶棗樣品中檢出陽性。
  • 茅草山戰「疫」| 不忘黨恩跟黨走
    (圖為在茅草山卡點夜間值守的同志)-以下是正文 茅草山戰「疫」   茅草山村,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伴鎮東部,地處中國寮國邊境山區,三面環繞邊境線,林密道險。他既是茅草山村小組支書,又是勐伴派出所護邊員。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王黑安將茅草山村小組的4名村幹部、20名聯防隊員和63名民兵組成邊境巡邏隊,分組蹲守邊境一線。「我們這裡是邊境村寨,守住了邊境線,就守住了疫情輸入的口子。」王黑安說記得一次王黑安巡邊結束,我們坐在一起聊天時,我問王黑安為什麼要這樣做的時候,他的回答讓我十分感動!
  • 【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防控疫情】青春戰」疫「,團團貼心送溫暖
    青春戰「疫」,團團在行動。2月18日,賓川團縣委書記楊萌及青年志願者一行到力角鎮,為力角鎮的「疫」線工作人員帶來了物資、帶來了「託尼老師」。迎著清晨的陽光,團縣委一行帶著滿滿一車的物資來到了力角鎮人民政府大院,為力角鎮帶來了60箱柑橘、20份防護物資。
  • 【惠城戰疫 先鋒事跡】村醫劉振強——堅守山村的抗「疫」先鋒
    【同期聲】林志婉 劉振強妻子我們是站在同一條線上的,他去卡口,我也去卡口,我們兩個是在不同的點,所以我明白他的苦處辛苦,大家兩夫妻之間大家互相支持,然後能夠互相支持的話,辛苦一點是沒關係的
  • 九江「鎘大米」事件調查:誰「染」出了山村鎘米?
    據媒體11月24日報導,江西九江市柴桑區丁家山村出現「鎘大米」,志願者檢測一樣本發現鎘含量超標八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