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利用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的水下攝像技術,研究人員首次在東南極洲外海的南大洋海域拍攝到了一種深海浮遊海參——夢海鼠,也稱無頭雞怪。
據商業內幕網站10月21日報導,此前,夢海鼠僅在墨西哥灣被拍到過,此次澳大利亞南極司為商業長線捕魚研發的水下攝像系統在海面以下3公裡的水域拍攝到了這種生物。
澳大利亞南極司項目負責人德克·韋爾斯福德說:「保護攝像頭和電子設備的外殼被設計成與南大洋的牙魚延繩釣相連,因此它需要極其堅固。」
他說:「我們需要一種可以從船舷扔出,並且能在極端的壓力下長時間地可靠工作的設備。我們從攝像機中得到的一些畫面令人嘆為觀止,包括在這個地區從未見過的物種。」
▲夢海鼠(澳大利亞南極司)
韋爾斯福德說:「最重要的是,這些攝像機提供了有關能夠承受這種捕撈活動的海底區域和應該避開的敏感區域的重要信息。」
從攝像機收集的數據10月21日在霍巴特開始舉行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年度會議上加以介紹。
澳大利亞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吉利安·斯洛克姆說,澳大利亞將繼續在南大洋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和科學漁業管理等。
▲資料圖片:夢海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她說:「澳大利亞將再次尋求對建立新的東南極洲海洋保護區的支持。我們還將支持今年提議的另外兩個海洋保護區的建立,這將有助於南極海生委在南大洋建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保護區系統。」
報導稱,這些建議是澳大利亞將在為期10天的會議期間提出的若干措施的一部分,此外,還包括改進南極海生委應對氣候變化影響方式的建議等。
斯洛克姆說:「南大洋擁有極為豐富和多樣的海洋生物,包括商業上受追捧的物種,必須為子孫後代精心管理其捕撈活動。」
編輯 | 馮翀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