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 南大洋現深海怪物?外媒:澳科研人員拍攝到「無頭雞怪」

2021-02-13 參考消息

外媒稱,利用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的水下攝像技術,研究人員首次在東南極洲外海的南大洋海域拍攝到了一種深海浮遊海參——夢海鼠,也稱無頭雞怪。

據商業內幕網站10月21日報導,此前,夢海鼠僅在墨西哥灣被拍到過,此次澳大利亞南極司為商業長線捕魚研發的水下攝像系統在海面以下3公裡的水域拍攝到了這種生物。

澳大利亞南極司項目負責人德克·韋爾斯福德說:「保護攝像頭和電子設備的外殼被設計成與南大洋的牙魚延繩釣相連,因此它需要極其堅固。」

他說:「我們需要一種可以從船舷扔出,並且能在極端的壓力下長時間地可靠工作的設備。我們從攝像機中得到的一些畫面令人嘆為觀止,包括在這個地區從未見過的物種。

▲夢海鼠(澳大利亞南極司)

韋爾斯福德說:「最重要的是,這些攝像機提供了有關能夠承受這種捕撈活動的海底區域和應該避開的敏感區域的重要信息。」

從攝像機收集的數據10月21日在霍巴特開始舉行的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年度會議上加以介紹。

澳大利亞南極海洋生物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吉利安·斯洛克姆說,澳大利亞將繼續在南大洋面臨的最緊迫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氣候變化和科學漁業管理等。

▲資料圖片:夢海鼠(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她說:「澳大利亞將再次尋求對建立新的東南極洲海洋保護區的支持。我們還將支持今年提議的另外兩個海洋保護區的建立,這將有助於南極海生委在南大洋建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保護區系統。」

報導稱,這些建議是澳大利亞將在為期10天的會議期間提出的若干措施的一部分,此外,還包括改進南極海生委應對氣候變化影響方式的建議等。

斯洛克姆說:「南大洋擁有極為豐富和多樣的海洋生物,包括商業上受追捧的物種,必須為子孫後代精心管理其捕撈活動。」

編輯 | 馮翀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攝影機首次在南極拍到「無頭雞怪」 ,海底現身
    這隻此前只出現墨西哥灣一次的「無頭雞怪」此次在南極洲附近的海洋被水下攝影機拍到,同時也記錄了比較長的一段活動軌跡,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無頭雞怪」事實上是一種深海浮遊海參——夢海鼠。同時有另一個可愛的名稱——「深海甜心」。
  • 科技部:提高科研人員基本工資水平,保障科研人員的合理待遇
    近日,有網民通過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留言稱,「我是國家科研領域的一名普通工作者。目前,我國在科技領域面臨不少「卡脖子」問題,需要進一步科技創新。作為科研國家隊的一名成員,我非常熱愛科研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不得不拿出大部分時間來幹一些與科研無關的雜事,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爭取科研項目、找經費、應對各種考核、報銷等。在這種工作狀態下,科技成果的產出率很低。
  • 俄羅斯漁夫又曬「深海怪物」(組圖)
    皺鰓鯊有著非常恐怖的牙齒,很難抓到。由於其形狀接近鰻魚,也被稱為擬鰻鮫。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2日報導,俄羅斯漁夫羅曼·菲德特索夫(Roman Fedortsov)曾在網上曬過自己捕捉的「深海怪物」,在網上引起一片轟動。近日,他又發布了其在俄西北部巴倫支海(Barents Sea)中最新發現的一些海洋生物。
  • 巴西海溝驚魂,潛水員發現深海怪物?自然探索領域 未解之謎!(精彩圖文)
    據傳,在巴西海域曾連續10次出現一隻超過30米長的兇猛深海怪物,襲擊漁船的現象,使漁民根本不敢出海捕魚。
  • 深海垃圾觸目驚心!「藍眼睛在行動」呼籲:將希望的藍色還給大海,將純淨的藍色還給自己
    此次活動以「藍眼睛在行動」為主題,召集了超過30家海洋事業相關企業機構共同參與,希望他們在推進我國海洋科研事業的同時,共同關注海洋環保事業。同時,本次活動以深海垃圾的防治為重點宣傳內容,致力於增強人們的海洋環保意識。
  • 秘魯又現神秘地畫,這次是人形方頭「怪物」圖
    俄媒稱,日本山形大學研究人員在秘魯南部的納斯卡高原發現143個新的地理區,那裡有動物和其他生物,以及神秘方頭「怪物」的圖像。
  • Research Gate 的官司:科研人員的學術期望與出版商的利益
    在ResearchGate上,科學家可以分享研究成果、學術著作,以及參加一些科研論壇或興趣小組。一些需要向社會公布的科研項目或成果也可以提前在社區裡宣布,讓大家討論並提出建議等。ResearchGate裡是禁止廣告的,對註冊的會員也有比較嚴格的要求,而且網站也不會接受一些第三方的項目。
  • 韓影《漢江怪物》...
    《漢江怪物》是以一個傳統韓國家庭面對漢江怪物為題材,宋康昊、
  • 電影 | 《深海異獸》:深海不夠深,異獸不夠異
    《深海異獸》是導演威廉·尤班克執導的一部動作驚悚片,由克裡斯汀·斯圖爾特,T·J·米勒,傑西卡·亨維克,文森特·卡索,小約翰·加拉赫等領銜主演。電影講述,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讓設在海平面下的實驗室危在旦夕!一場毀滅性的地震,讓6名駐紮於海底的研究人員受困於即將被淹沒的研究設施,唯一的生存之路竟然只剩下徒步經由海底平面走到遙遠的廢棄鑽井臺。
  • 【筑波生活】日本自主科研基地:筑波科學城
    一方面通過將國立科研機構移出東京,可以緩解東京巨大的人口和交通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建立科學城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實現「技術立國」的目標。日本筑波科學城於1968年動工,耗資50億美元。以科學研究為主的工業園區科學城現共有300多家研究機構和2萬多名研究人員,聚集了全國31%的國立研究機構以及私人研究所,代表了日本的主流科學發展力量。
  • 北冰洋海底驚現面目猙獰人形怪物
    一段流傳已久的影片近日又被外媒報導,影片中兩名男子坐潛艇潛入格陵蘭深海,結果拍到一隻有5根手指、指間有蹼的詭異生物,他們直指是「美人魚」。其實該影片曾登上過《動物星球頻道》,後來被踢爆「攏是假」。北冰洋格陵蘭海底發現人形生物「美人魚」
  • "Wonder Women"在喬治(一):科研中堅力量
    照片中是此項目的女性研究人員代表,攝於SSaSS2019年年會。從左至右: 劉逸舒: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2年級在讀博士生,在項目中承擔了隨訪調查、過程指標調查、終點事件信息收集、整理等工作;於婕: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在加入喬治之前,於婕為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心內科主任醫師,於婕棄醫從研,在項目中主要負責終點事件判定的工作;尹學珺: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1年級在讀博士生,在項目中承擔了隨訪調查、過程指標調查、終點事件信息收集
  • 廣東農科院動科所科研人員在國際食品安全領域TOP期刊發表專題綜述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國際食品安全領域TOP期刊《Food Control》(中科院SCI期刊分區:農林科學 1區,食品科技
  • 外媒:核潛艇艇員巡航深海 或對疫情有「幸福的無知」
    美聯社3月30日報導稱,目前正在深海執行巡航任務的各國核潛艇艇員們,很可能對新冠肺炎疫情有一種「幸福的無知」。
  • 網友在琅南塔拍攝到身穿白色衣服的單腿幽靈?是惡作劇還是Gong Goi出沒?!
    網站:www.laowotong.com(寮國通拼音)(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ETtoday:網友「Chantha Sitouluk」日前在臉書上分享了一段十分驚悚的影片,他聲稱自己在經過寮國的琅南塔(Luang Namtha)時,意外在路邊拍攝到一個「單腿幽靈」,這個小小身影身穿白色衣服,擁有一頭黑色長髮,最特別的是他並非用走的,而是用「跳的」,看起來根本不像是一個人,更像一隻在跳動的
  • 2ch:怪物被人拍攝下來了
    化け物が撮影される怪物被人拍攝下來了1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