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大兒媳張傳芳告訴記者,老人到現在,眼睛不花,身體也非常靈活,只是從去年開始有點耳背。「老人身體一直很好,五六年沒吃過藥、生過病了」。
現在老人和自己的大兒子、大兒媳一起生活,他們負責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
今年春天,劉桂英老人自己刷鍋做飯
今年春天,劉桂英老人自己壓水井打水
「今天早上吃了一個饅頭,還喝了一碗粥。」大兒媳張傳芳告訴記者,老人身體好著呢,現在還能自己做飯,一天能吃三個饅頭,胃口也特別好。「像什麼雞肉、魚肉、豬肉的,她永遠吃不夠。」
據介紹,老人每天閒不下來,早上吃完飯後,她就自己拄著拐棍去大街上散步,和村裡的那些後輩老人們一起,嘮嘮嗑。「前兩天她坐在街上耍,看到後邊大娘家剛收的花生,她就一把奪過來,幫著摔花生、摘花生。她可願意幹農活了。」老人的大孫子蔣文新笑著對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如今老人安逸美好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她年輕時的辛勞、拼搏。劉桂英老人出生於1913年,19歲就嫁入後夏莊村,育有七個孩子,但由於當時生活貧困,最終只存活下兩兒一女。
老人向大眾網記者展示她一百周歲時的照片
在劉桂英老人39歲的時候,丈夫同沂蒙老區的青年一起,支援前線。「支前回來的時候,得了傷寒,當時醫療條件差,沒來得及救治就去世了。」後夏莊村黨支部書記蔣文波說。就這樣,劉桂英獨自承擔起了養育子女的重擔。
近年來,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劉桂英老人頓頓都能吃到肉,而且縣、鎮、村各級領導幹部都時常慰問老人,長嶺鎮衛生院每年還會定期為老人免費體檢。
今年7月7日是劉桂英老人的105周歲大壽,老人的子孫後代們都一齊來到老人面前為老人磕頭祝壽。
據老人大孫子蔣文新介紹,算上老人的兒子、孫子、重孫、玄孫等五代人,共養育後代超過60人。
記者向老人展示網絡上關於她的報導
問及劉桂英老人為何如此健康、長壽的時候,老人的大兒媳張傳芳告訴記者,「就是愛笑!」老人從來不生氣,一直保持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你看她剛才還氣的要哭,轉過頭來就吃飯。」而且老人從不挑食,最喜歡吃雞肉;每天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生活非常規律。
一大碗雞肉、一個饅頭,是老人的晚餐
轉眼間到了老人吃晚飯的時間,大兒媳端來早上燉好的一大碗雞肉一個饅頭,老人也不用人扶,自己走到飯桌前,臉上掛滿了笑容,一邊說著「吃飯了」,一邊高興地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