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有人正賣萬能膠
晚飯後外出散步,見街頭有人正賣萬能膠。賣貨者推一板車,貨放車上,旁置一臉盆,一邊講解,一邊操作。圍觀者數十人,聽得津津有味。講解未完,已有人匆匆掏錢,著急購買。記者擠入人群,細聽端詳,但覺那講解生動風趣,頗堪玩味。
「列位瞧一瞧看一看哪,這是什麼?這叫『666萬能膠』。有人說了,萬能膠有啥稀奇,商店裡多的是!沒錯兒,商店裡確實有,可惜沒咱這『666』,因為,這是工廠剛研製的新產品。新產品好在哪裡?有啥特性?口說無憑,眼見為實,咱們開始當場表演。」(記者旁白:開門見山,引人入勝。)
「大家請看,這是一隻臉盆,臉盆上有一個小眼兒。有眼兒咋辦?補唄!怎麼補?這是一塊易拉罐薄片,剪下來,塗上膠水;再把小眼兒周圍用砂紙磨磨光,也塗上膠水。好,咱們等一會兒,二至三分鐘,膠水幹了,不粘手了,把易拉罐皮往眼兒上一貼,再用剪刀把兒摁一摁,給它點壓力,齊了,操作完畢。這位同志您試試,揭不揭得下來,結實不結實?」(記者旁白:現場操作,一目了然。)
「『666』萬能膠,除了補臉盆,還可以補鞋、補家具、補車胎、補碗、補鍋、補茶杯……有人問了,補鍋燒得嗎?您放心,補上去晾12小時,燒水、熬湯、燉肉,滴水不漏,包您滿意!不過我得給大家說實話,萬能膠其實不萬能,最怕高溫,烤不得,燒不得。您可別用它來補炒鍋,要不然鍋鏟一下去,易拉罐皮掉下來,得,您那炒肉片就變炒鐵片了。」(記者旁白:實事求是,留有餘地。)
「萬能膠,用途廣。貴不貴呢?一元一隻,物美價廉。各位想想,如今一元錢能辦成什麼事兒?買不來半盒香菸,換不回四分之一西瓜。可您補一個臉盆要多少錢呢?起碼兩元!換一個鋁鍋底,九元!一隻萬能膠能補多少臉盆?這帳,您給算算,究竟划算不划算?」(記者旁白:價格攻勢,有的放矢。)
「好好好,大家別急,挨個給錢,貨源充足,保證供應。末了給大家提個醒兒,這膠水買回去,可別給小孩隨便玩兒。他擠出來指頭往臉盆上一粘,得,取不下來嘍。送到醫院,大夫還得緊急會診,是割手指還是砸臉盆,爭論不休!咱可就給醫院出了難題不是?哈哈……」(記者旁白:輕鬆活潑,幽默風趣。)
賣貨者,30來歲,姓趙名崇信,工人。僅15分鐘,售出30餘只。記者亦欣然掏錢,買下一隻,讚佩萬能膠的物美價廉,賣貨者的精彩推銷。
(原載《經濟日報》1991年7月30日)
碼字師點評:這篇文章,有點意思。值得一提的是,此位街頭賣萬能膠者,端的是推銷有術,為吸引聽眾,他的介紹,差不多是一環緊扣一環,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你心中剛剛升起一疑問,他立即幫你問出來,且回答出來。這就像一個個無形的小鉤子,一直「勾」著你往前走,直至聽完,購買產品。推銷萬能膠如此,寫文章亦如此。倘若此人當碼字工,估計也錯不了。
碼字師:馬自私
---
用手摁住,你關注了我!
用心留言,我結識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