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字「江夏生活」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了解更多江夏信息。每天都有發布,完全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節」。
有媒體在這一天上街採訪路人,七夕是個什麼節?「中國的情人節」是被說得最多的答案。
說「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意思是,受訪者知道「情人節」是個什麼節,也知道「情人節」是個西方的節。我們可以用一兩個詞來概括中秋、端午、重陽、春節等傳統節日,卻難以準確描述「七夕」,於是用了「中國的情人節」這個詞,聽者一聽就明白了。
漢口江灘夜景。記者李永剛 攝
真的是一聽就明白了嗎?以西方情人節來類別和概括,實際上是對中國七夕節內涵的削減和窄化。
西方情人節最初源起宗教,在詩人的文學想像中才勉強與愛情掛上鉤,真正成為愛情的節日,還要拜現代商業文明所賜。因此,當它流行在國內的年輕人中間時,多以「愛,及以愛之名的消費」為主要內容。
七夕節的意思可遠不只如此。「七夕」最早起源《詩經》,「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古人夜觀天象,牛郎星和織女星分隔銀河兩側,一年才能相遇一次,從星象崇拜逐漸演繹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七夕之美,美在對愛情的禮讚,更美在對家庭和婚姻的熱愛。牛郎織女的故事,男耕女織,生兒育女,是古代和諧家庭的典範,這種對家庭美好生活的描述,幾乎是古代愛情傳說中的共同話題。這體現了中國人重視家庭的文化傳統。海螺姑娘是賢妻,七仙女是甘當凡妻的仙女,連白娘子的心願,也是做一個賢淑的妻子。中國自古是大家庭,妻子不但是愛情的女主角,也是大家庭裡的媳婦,是《紅樓夢》裡鳳姐式能幹的家庭內務主管。
漢口江灘夜景。記者李永剛 攝
正因這種文化特性,七夕又被稱為乞巧節。七月初七,夏日將逝,女性要為家庭成員準備冬衣,一雙巧手必不可少,這一天,年輕婦女和姑娘們先要向織女禮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並以此寄予美好的生活願景。
七夕當然與愛情有關,牛郎挑著一對兒女,衝破天神阻隔也要去找織女;白娘子不惜被壓在雷峰塔之下,也要追求與許仙做平凡夫妻。浪漫愛情滋養了更浪漫的詩歌。「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讓七夕的美,既浪漫又心酸。在漫長的文化積累中,七夕已不只是一個節日,2006年它就入選了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式愛情,不只是浪漫的,是更溫熱,更有生活氣,更有家庭責任意識的。中國人用時間來給婚姻命名,50年婚姻被命名為金婚,這對生活、婚姻、愛情和人生的深刻認知,也未必不是將煩瑣的柴米油鹽,用時間織成一場浪漫而漫長的愛情。
當代社會,職業女性更為常見,小家庭的樣式也取代了舊式大家庭,女性既不用織布,也不用像海螺姑娘一樣做好飯菜等著愛人歸來。但中國人的家庭觀念仍然很強,美好的家庭生活仍然是人們的美好期待。七夕節就是七夕節,而不是「中國的情人節」。那種「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笑」的愛情觀固然不能被大眾接受,而只談愛情不談責任的「情人」概念,更非中國人普遍的愛情觀。
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
一惜:生你養你的人
二惜:懂你委屈知你辛苦的人
三惜:落難時幫助你的人
四惜:和你真心相處的人
五惜:捨得為你花錢的人
六惜:忍讓包容你的人
七惜:陪你一直到老的人
願所有人都能珍惜眼前人,願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愛
免費發布招聘、房產、廣告等便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