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勢風雲變化,ISIS的覆滅不過是兩三年前的事,卻已經像是遙遠的記憶了。這幾天讀了美國作家,中東問題資深記者喬比·沃裡克(Joby Warrick)的《黑旗:ISIS的崛起》。回望並不久遠的往事,還是感慨良多。
全書分為「扎卡維的崛起」「伊拉克往事」和「伊斯蘭國」三卷。第一部分講述了扎卡維在約旦監獄服刑的歷史,直至遇到特赦;第二部分是全書的重點,敘述了扎卡維在伊拉克的恐怖主義運動,直至他死於美軍空襲;第三部分描繪了ISIS借「阿拉伯之春」和「敘利亞內戰」之機,飛速擴展的過程。
相比簡略的第三部分(不知道是原著如此還是國內出版審核的原因),前兩部的內容更加引人深思。不想詳述書中的細節,寫三點自己的注意到的有趣現象或思考吧。
國家認同與教派認同
眾所周知,伊拉克是一個伊斯蘭教什葉派、遜尼派、庫德人雜居的國家,其中什葉派佔人口多數,但前領導人薩達姆是世俗化的遜尼派。其對什葉派教徒的政策頗為嚴苛。而伊朗是世界什葉派的中心。
但歷時八年的殘酷的兩伊戰爭,事實上減弱了伊拉克國內的教派矛盾,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什葉派信眾的國家情感與認同。
然而,伊拉克戰爭後,美國沒有及時恢復和建立伊拉克國內的秩序,新政府中各派別之間的利益平衡也存在問題,新政府在教派和民族和解工作中沒有任何作為,甚至一定程度上參與了對遜尼派的報復。
伊拉克戰爭後,伊拉克國內的教派矛盾反而是激化的,民眾的國家認同是下降的,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信眾又開始很大程度上受到伊朗的影響。
宗教經典的能動解釋
扎卡維的極端思想,有一大部分來自於他早期在約旦的獄友,保守派宗教學者麥格迪西博士。不過,兩人出獄後在思想上的分歧越來越大,麥格迪西並沒有深度參與扎卡維的恐怖主義行動,並對他多有批評,最終也被判決無罪。
扎卡維對宗教經典的理解全是基於個人的判斷,他從來不請教宗教人士。這是他的思想激進而恐怖的重要原因。(甚至蓋達組織都有宗教專家闡述教法。)宗教經典有其產生的時代背景,隨著時代背景的改變,不少進步的內容都可能變得恐怖。這時候,宗教人士對經典進行能動的解讀就非常重要,如果任由一般信眾狂熱地以字面意思刻板地理解經典,必然會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
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講,宗教界人士對經典做出合乎社會一般價值觀的能動解讀也相當重要。
有一個非常悲劇的現象。按照伊斯蘭教教義,自殺是不被允許的,那麼恐怖分子常用的人彈襲擊的號召力本應是十分可疑的。但扎卡維「創造性」地將「人彈」排除在了「自殺」之外,並表示自己的觀點有宗教專家背書,雖然他從未給出過宗教專家的姓名。
扎卡維與蓋達組織
江湖上總是有「蓋達組織」因扎卡維過於殘忍而對他提出批評的傳聞。這既是事實也不是事實。
蓋達組織確實多次批評扎卡維。但這是因為扎卡維對其他穆斯林的態度。扎卡維對什葉派,甚至有矛盾的遜尼派都採取兇殘的敵視態度,他可以攻擊清真寺和其他穆斯林,可以為了攪亂中東局勢發動對伊斯蘭教信眾的攻擊。而蓋達組織則認為對所有穆斯林的攻擊都是不可忍受的。
所以,扎卡維和「蓋達組織」的區別在於他們對「敵人」和「同胞」的劃分,兩者對非「同胞」的滅絕態度,沒有任何區別。切忌給「蓋達組織」披上溫情脈脈的面紗。
除了上述的內容,《黑旗》一書還論述了美國錯誤的中東政策對ISIS崛起的作用。如,描述「薩達姆與恐怖分子關係」時的特殊技巧;對敘利亞反對派的失控的支持等等。
《黑旗:ISIS的崛起》榮獲第100屆普立茲獎非虛構類作品獎,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點擊「閱讀原文」可跳轉JD購買。
這是我發布個人寫作的地方,主要分享自己行走和閱讀的體驗,偶爾寫點時評。更偶爾的發布朋友的文字。精力有限,很難追得上熱點。
沒有精美的排版,有時甚至錯別字還挺多。更新頻率不會很高,主要取決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
按照微信的新推送規則,為了您以後還能看到推送,我只好臭不要臉地求關注,求轉發,求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