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先年,美國優先的政策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盛行,至少在美國的科技和經濟領域,大家還是靠本事吃飯,沒有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政策的捆綁,政治的幹擾。所以在這種自由之風的盛行之下,早期的美國還是吸引了不少的人才去搞科研,吸引了不少的商人去搞投資。這一時間段也一度造就了美國國內的經濟快速發展這一局面。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美國就一直是一個強國,在美國打完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後,他的經濟和科技等領域更是成為了領跑者。一時間,很多的國家都開始崇尚美國,而且當時的政策寬鬆,幾乎所有的國外有錢人,都認為當時的美國是值得去投資的,簡直就是一個天堂,就連普通人都想去美國打工,以為國外的月亮就一定會比較圓。
不過國際形勢變幻莫測,美國的發展速度也漸漸放緩,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增速都超過了美國。尤其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速度就成為了奇蹟的代名詞,一次次在世界上大放異彩,很多美籍華人也開始放棄美國國籍轉向中國發展,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開復。
李開復於1972年前往美國讀書,並選擇了當時並不熱門的計算機專業。經過努力的學習,李開復成功的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計算機博士學位,還被國際組織授予了「科技創新獎」。他也憑藉著這些榮譽於1990年成功的進入了蘋果公司,並擔任中層管理幹部。因為能力突出,他很快獲得了晉升,在幾年以後就成為了全球副總裁。之後他又去過很多世界頂級的公司擔任要職,在這個過程中,他積累了大量的人脈,而個人資產也隨之激增。但隨著美國對中國越來越針對,這讓身為華裔的李開復非常不滿,他開始萌生了回國的念頭。
他取消了自己的美國綠卡,在美國辛苦打拼出來的成就,還帶頭撤資回國,開闢了中國風險投資和創業的一個新模式,使得美國損失了上千億很多人都曾問過他為何這樣做,他表示自己有自己的抱負,他想創辦一個公司,來為中國有創業夢的青年提供指引,同時他也想改變中國的風投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