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醫院」簡稱規範為「中日醫院」,引發網友熱議和猜想。對此,中日友好醫院解釋,該簡稱依照的是國家衛計委關於直屬和聯繫單位規範簡稱的通知,同期規範的還有中國醫學科學院簡稱「醫科院」。
網曝中日友好醫院改簡稱「已接到上級指示,以後請稱呼俺們醫院為:中日醫院!」近日,微博認證為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醫生的網友「呼吸科麻辣醫生張永明」,在新浪微博上貼出了一則落款為「院辦公室」發布的簡訊通知截圖。
簡訊中稱,「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通知,確定我院規範簡稱為『中日醫院』,今後除正式紅頭文件、使用公章或有特殊要求使用全稱的工作外,一律使用規範簡稱『中日醫院』。特此通知全院。」
網友熱議戲稱「友盡」 醫院回應:只是規範簡稱隨即,「中日醫院簡稱刪掉『友好』」一事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稱「不再友好了」、「友盡」、「撕結婚證」等等。
昨天,中日友好醫院通過官方微博,確認已改換簡稱的消息,並對原因作出了回應。其稱,依照國家衛計委關於直屬和聯繫單位規範簡稱的通知,該院規範簡稱為「中日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為該院正式全稱。
中日醫院官微表示,國家衛計委同期還發布了其他一批醫療單位的規範簡稱。其中包括:中國醫學科學院簡稱「醫科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簡稱「北京協和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簡稱「心血管中心」,國家癌症中心簡稱「癌症中心」等。
中日友好醫院為首批中日間貸款合作及無償援助項目
資料顯示,去年是中日友好醫院建院30周年。在該院去年10月出版的刊物上,曾回顧了中日友好醫院建院的「大事記」。
據記載,中日友好醫院的歷史最遠可溯至1979年9月3日,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谷牧在日本與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洽談首批中日間貸款合作及無償援助項目。其中包括建設一所現代化的醫院。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華國鋒總理訪日聯合新聞公報》,公報第10條即提出了在北京建設現代化醫院計劃。
當年7月16日,國務院批准《關於中日合作建設中日友好醫院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的請示報告》,同意將醫院定名為「中日友好醫院」。同日,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醫院建設領導小組」,國家建委副主任謝北一任組長,國家建委副主任張百發、衛生部副部長季宗權等任副組長。
1984年4月3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中日友好醫院」院名,醫院將每個字用不鏽鋼製成大約1.8米見方的立體字,外飾藍色,鑲嵌在門診樓正面牆上。1984年10月23日,中日友好醫院正式開院。當晚,衛生部在人民大會堂為中日友好醫院開院舉行盛大招待會。
來源:綜合新京報、人民日報客戶端
本期編輯: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