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百歲壽星的水老,平時在子女和保姆的照料下生活很有規律,只要天氣晴朗,老人家都會外出吃早點、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看風景、與小區熟人聊天。近年來水老因歲數大了,外出行動要靠推輪椅了。
去年裡的一天,江浦路街道又一村居民區的黨總支、居委會幹部又去走訪看望住在社區裡的離休幹部水老。在與老人家的女婿交談時,水老70來歲的女婿沈先生說出了老人家最近的煩惱。原來是水老的輪椅每次在進出單元樓道時會有點困難。單元門口有三級臺階,這三級臺階雖然並不高,但對行動不便坐在輪椅上的水老來說,可是有難度的:每次經過這個臺階都要靠別人把輪椅抬起來才能越過去。
樓道口的這三級臺階給水老的情緒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女婿雖然很孝順,但畢竟也是年過古稀的70老人了。每天推著水老進出樓道時把輪椅抬上搬下就有些力不從心,水老自己心裡也過意不去,不免心情鬱悶。但是翁婿倆人覺得平時街道、居民區幹部已經對老同志有很多的關心照顧了,不好意思為這點小事再去麻煩居委會,也就一直沒說。
「老幹部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江浦街道多年來關心照顧社區離休幹部生活中始終貫穿著的一條原則。又一村居民區的黨總支書記張華當即決定,一定要解決掉這個出入單元門的「小困難」,滿足水老的順利上下樓梯的「微心願」。於是他和居委幹部馬上察看了現場:從樓房電梯出口到單元大門之間的通道上有個約75釐米長三級步蹬的臺階。就是這一小段的錯層設計,使輪椅上下遇到了困難。可是如果把這個狹長的通道空間改建成坡道是不可能的;如果做摺疊翻板設施又會影響其他鄰居;若每次臨時用木板搭在坡道上又不安全。
居委會的幹部通過多次丈量設計、查找資料、網上搜索、可行性研究,最後和水老的家屬討論商定:做一套簡易輕便鋼結構坡道,用時安上,不用時收掉。
三天後,一套全新結實的簡易坡道在水老的家門口成功搭建,現場試用效果十分的理想。現在,百歲老人水桂棠又像往常一樣每天坐著輪椅在小區內外轉轉看看、曬曬太陽,臉上露出欣慰笑容。他的女兒女婿逢人就誇:是居委會幹部幫忙解決了困難、解決了家門口75釐米的難題,為離休幹部又做了件實實在在的貼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