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番禺區,有這樣一座「城」,它的名字叫麗江花園。
這座城裡,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讓城裡每扇緊閉的房門背後,不再有隔閡。
重慶人陳女士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在麗江花園流浪,為了讓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物管、居委會齊心合力,打開了一條感動人心的尋親回家之路...
今天下午,小禺兒驅車趕赴麗江花園,試圖找尋陳女士留下的蹤跡。小區物管粵海物業的工作人員則告訴小禺兒,陳女士已經在11月14日晚上,跟隨兩位從重慶過來的妹妹,踏上了回家的路。
那麼,整件事情又是如何?小禺兒從工作人員和業主們的口中,得知了這段故事。
原來,陳女士並不是偶然出現在麗江花園的流浪人員,早先,她曾在小區某戶從事家政服務工作,是一位保姆。2年前,陳女士突然辭職、放棄家政工作,轉而在熟悉的麗江花園,過起了風餐露宿的流浪生活。
好好的家政工,為什麼會突然變成流浪者?這個轉變的原因,一直無從知曉。不過,小區業主們也慢慢的習慣了陳女士每天的行程:白天在麗字樓走廊、醉心湖、桃園等地流連,晚上在麗字樓商業走廊休息亭休息。
由於陳女士注重儀容儀表,不騷擾路人,也沒有危害公共安全的舉動,有好心的小區業主經常給她送吃送穿,還主動跟她溝通交流,甚至為她介紹工作。
不過,小區再怎麼接納和包容,流浪者風餐露宿、使用公共廁所洗漱、將雜物隨意放置在公共區域的行為,還是影響了小區環境,也增加了安全隱患。
兩年來,麗江花園的粵海物業為幫助陳女士重新生活並做好小區管理,多次請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她的安置問題。同時,粵海物業也聯合麗江社區居委,多次主動跟陳女士溝通交流,並對其進行心理輔導,但效果甚微。
出於改善陳女士未來生活狀態的需要,以及對小區管理的考慮,粵海物業和麗江社區居委經過研究決定,找到陳女士的家人,幫助她與家人團圓並重新開始新生活。
看似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粵海物業和麗江社區居委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大量走訪,不放棄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最後終於在她幾年前留下的信息中找到線索,並通過公安系統查到其家人的聯繫方式,成功與其妹妹取得了聯繫。
11月中旬,遠在重慶的陳女士的兩位妹妹,得知其姐姐的下落時非常激動,表示這兩年來一直在尋找姐姐,卻苦於無果。去年也來過麗江花園小區,只是當時沒有苦等多時也沒有發現陳女士蹤跡,最後無奈放棄。
最終在11月14日,陳女士的兩位妹妹從重慶趕到麗江花園小區,經過多方耐心的勸說,陳女士最終同意,這才跟妹妹踏上了迢迢回家之路。
事件到此終於皆大歡喜!陳女士回到了親人身邊,小區裡也恢復了乾淨和整潔。
尋親,哪怕對於親友來說,已經充滿了未知的艱辛,更何況,主動找尋的還是毫無血緣關係的物業公司和街道居委?
這其中的種種困難、陳女士歸家後的生活情況,小禺兒還會繼續關注,敬請期待...
圖文丨張然 陳浩賢 李浩霆
來源丨粵海物業番禺麗江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