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找居委!」一起來聽下這位寶山老人的心裡話

2021-02-08 瀟湘晨報

乾淨的環境、文明的行為、動人的事跡、美德的力量都讓我們所居住的社區內涵不斷豐富。在寶山的社區裡,每天都在發生很多事,暖心、幸福、有溫度的種子也正在生根發芽……

「有困難,找居委!」——寶林二村老人的心裡話

一天下午,一位年邁的阿姨拄著拐仗顫巍巍地來到寶林二村居委,民政幹部姚春勤連忙接待。

這位阿姨名叫鄧幫英,今年86歲,她是一位高齡獨居老人,也是「老夥伴」結對的對象。下午出門時,鄧阿姨把鑰匙包忘在家了,進不了家門的她第一反應就是:有困難,找居委。

姚春勤一邊安慰老人不要著急,一邊仔細詢問她兒女的電話。最後,姚春勤通過物業找到了鄧阿姨女兒的電話,並向她說明情況。鄧阿姨女兒表示1個小時之後就可以來接母親。

姚春勤聯繫好後,安頓老人在居委安心等候。老人有點心急,想自己先走到樓道那邊等女兒。雨天路滑,姚春勤不放心老人單獨回家,便安慰她、跟她嘮嘮家常。老人說,雖然已經86歲了,但她不喜歡蝸居在家,每天下午都會到老年活動室打打牌、聊聊天。鄧阿姨的心態很好,走路腳步健朗,唯獨有點健忘。

兩人聊天時,鄧阿姨的女兒來居委了,看到她母親安然無恙,她高興地對著姚春勤說:「居委會就像我們的娘家人,感謝你們的熱情幫助!」說完後開心地拉著她母親的手回家了。

小城有故事,故事有溫度。這些不起眼的溫暖小故事每天都在寶山的社區上演,它們不會憑空產生,而是來自於每一個生活工作在社區的人們,是他們一路行走、一路播撒,一同構築了這些美好的瞬間。

(來源:上海寶山)

【來源:上海寶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情暖夕陽丨百歲壽星出行難,居委來圓「微心願」
    作為百歲壽星的水老,平時在子女和保姆的照料下生活很有規律,只要天氣晴朗,老人家都會外出吃早點、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看風景、與小區熟人聊天。近年來水老因歲數大了,外出行動要靠推輪椅了。去年裡的一天,江浦路街道又一村居民區的黨總支、居委會幹部又去走訪看望住在社區裡的離休幹部水老。在與老人家的女婿交談時,水老70來歲的女婿沈先生說出了老人家最近的煩惱。
  • 有困難,找黃山隊!
    張華浜黃山隊承接裝卸任務後,隊部立即根據貨物裝卸的具體情況召開工前會,布置好裝船要求、工藝及注意事項,並挑選最有經驗的班組作業。整個作業過程中,部門管理人員不分晝夜,立足現場,組織協調,歷經82小時順利完成裝船任務,單船裝卸效率再次刷新了春安船公司在上海港的記錄,為貨主和船東節約了1天的船期時間。
  • 在麗江花園流浪2年的她,在物業和居委的幫助下,終於和親人團聚了!
    在番禺區,有這樣一座「城」,它的名字叫麗江花園。這座城裡,每天都會發生很多感人的故事,讓城裡每扇緊閉的房門背後,不再有隔閡。重慶人陳女士因為種種原因選擇在麗江花園流浪,為了讓她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物管、居委會齊心合力,打開了一條感動人心的尋親回家之路...今天下午,小禺兒驅車趕赴麗江花園,試圖找尋陳女士留下的蹤跡。
  • 上海市公共文化內容供給平臺·靜安區·斯文裡居委·都市麗人-精油手工皂
    2020年10月15日早上九點鐘,羲園創意在靜安區斯文裡居委開展都市麗人-精油手工皂活動,芬芳四溢的精油手工皂在居民的手中成形,活動現場一片歡樂,本次活動主要包含以下幾個環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活動開始,羲園創意的老師與居民們進行交流,並進行課程介紹,然後開始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環節——熱身手指操。羲園創意的老師帶領居民們進行手指熱身,活動筋骨。
  • 60歲老人心裡話:退休後,繼續找工作掙錢,過得充實又開心
    有的主動幫忙帶孫,搬去和子女住在一起養老,所以每個老人的選擇都不一樣,就要看你想怎麼過。但是,我覺得不找點事情做,渾身不自在,感覺要生鏽了,在家住了半個月後,我實在受不了了,當時老伴安慰我,叫我不要想那麼多,還說如果實在閒,就找點事情做,這樣還可以打發時間。
  • 歡樂嘉年華降臨魔都寶山萬達廣場
    LAviva樂維飲冰果茶歡樂嘉年華活動既上月底在蘇州大獲成功之後,又於今日來到了魔都寶山萬達廣場
  • 碎花+蝙蝠袖 大學生志願者為困難老人設計潮服(圖)
    西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的50多名學生志願者就利用了自身專業優勢,開展了「暮年衣櫥」計劃,為困難老人免費量體定做新衣,11日早上,大學生為老人們設計製作的30多件「潮服」趕製了出來。謝紅霞說,隨後他們便與北碚區施家梁鎮聯繫,得知該鎮三勝村有許多困難老人時,志願者便決定「暮年衣櫥」的活動在這裡開始。「我想要穿著花一點的衣服,看起喜慶。」今年已經70多歲的老人馮開秀,已經10餘年沒有出過村,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前年在鎮上趕集時買的,喜好熱鬧的她,希望志願者們能幫她製作一件較為時尚的外衣。
  • 家有老人:老人如何預防老年痴呆
    2、語言障礙找詞困難往往是老年痴呆症中最早出現的語言障礙,主要表現在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由於缺乏實質詞彙而表現為空話連篇;或由於找詞困難而用過多的解釋來表達,終成嘮嘮叨叨。3、視覺空間技能障礙在老年痴呆症早期及可有視空間技能障礙,其症狀包括不能準確地判斷物品的位置。有些痴呆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可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
  • 這位70後臺胞來寶山掛職,「我有顆愛臺灣也愛祖國大陸的心」
    他的辦公室內有股淡淡中藥香,這是月浦社區製作的香囊。原來,他在那裡調研安寧療護服務時,為了讓臨終關懷病人能生活得更舒適,謝國群建議製作一些中藥香囊,並幫忙開了方子:冰片、石菖蒲、樟腦、薄荷、木香、沉香、丁香等。「掛在病房中,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散結止痛、開竅醒腦作用。」「我是來做事的,不是來做客的,更不是來作秀的。」採訪中,謝國群多次提到「要把自己專業知識用在工作中去」。
  • 【村居動態】蓮中居委:獻點滴愛心,助生命延續
    隨後,在多肉花盆DIY彩繪環節,在老師的指導下,居民們發揮想像力,有的以動漫卡通為主,有的以花鳥魚蟲為主,將花盆裝點的多姿多彩。一會兒的功夫,居民們順利完成了自己的彩繪作品,接著在姜老師和社區幹部的指導、幫助下老人們都親手種好了自己的多肉盆栽,並且都能叫出了每種多肉植物的名字。
  • 晚上,灌雲一位9旬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1月9日17時許,正值下班尖峰時段,灌雲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女子中隊輔警胡敏在小鴨河路與幸福大道交叉口路段巡邏執勤時,發現路旁有位老人在緩慢前行且神情慌張, 她隨即上前扶住老人並詢問情況。「我找不到家了,警察同志幫幫我吧!」老人攥著胡敏的手,焦急地重複這兩句話。「大娘,別急,有我們在!」胡敏一邊悉心安撫著老人的情緒,一邊將老人攙扶至路邊的交通崗亭。
  • 【調查】關愛空巢獨居老人
    金平區暖陽婚姻家庭諮詢中心的志願者們就已率先行動起來,他們在汕頭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的資助下,來到金平區金廈街道梅翠社區,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的服務項目。在每一位老人家中,志願者耐心地了解老人的健康狀況,詢問老人的生活需求。老人的鄰居說,志願者的到來讓大家都感受到溫暖。
  • 【虹越園藝家】上海寶山店盛大開業啦!開業送吊蘭!
    虹越·園藝家上海寶山店9月12日盛大開業啦!開業期間(9月12日-13日)來店關注微信號還有免費吊蘭拿,購物8折大酬賓,小夥伴們趕緊奔走相告!地址: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月獅村金家宅158號。電話: 021-66933585,4001890001
  • 這位外國老人117歲高齡,長壽秘訣就是每天吃兩顆這種普通的蛋
    這位外國老人117歲高齡,長壽秘訣就是每天吃兩顆這種普通的蛋來自義大利的長壽老人埃瑪·拉諾今年已經117歲了,在這位長壽老人的家裡除了擺有國際機構授予的金氏世界紀錄證書之外
  • 【追蹤】揭秘南彩鎮這位百歲老人長壽秘訣:竟然煙不離手!
    本報訊(記者 曹駿峰) 昨日,本報以《南彩鎮這位老人昨100歲啦!頭腦清醒愛吃肉!》為題,報導了南彩鎮九王莊村王海軍家為他100歲高齡的奶奶祝壽的事。不少熱心讀者致電本報,詢問老人的長壽秘訣。為此記者專程來到石園東區的王金氏二孫子家,剛走進屋記者就看到王金氏老人正在屋裡看電視,「從九幾年搬到石園東區開始,冬天奶奶就搬到樓房跟我們住,到了四月份天氣暖和了,再回到九王莊村大孫子那裡住。」王金氏的二孫子說,他奶奶除了耳朵不好,其他什麼毛病都沒有。記者試著跟王金氏老人說話,但她搖了搖頭表示聽不見,有話跟她65歲的二兒子說。
  • 《賣魚郎》的詩和遠方(下)| 海派修身達人
    點擊 ↑ 關注:每周一部公益微電影的上海文明網一位安徽來滬的賣魚郎,十多年堅持為社區困難家庭免費送魚。
  • 【聖誕】聖誕老人大追蹤--聖誕老人的禮物都送到哪兒了呢?一起來追蹤下
    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駕乘由9隻馴鹿拉的雪橇,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裡,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
  • 獅形村終於有「老人娛樂室」了!
    因為這一天,由獅形村教育創業促進會出資租賃修飾供老人們消遣閒暇時光的「獅形村老人娛樂室」正式落成了!獅形村的老人們有了屬於自己的「能看電視、能嘮嗑、能下象棋、能打牌」的公共活動場所了!「老人娛樂室」裡,設備齊全,有電視間、棋牌間、休息室。
  • 這位老人用200個自製信封,串聯起十二年上海書展的記憶
    2015上海書展首日,咱們廣西師大出版社是今年書展中為數不多的提供出版社定製的書展紀念章蓋戳服務的出版社,上午開展後,就有許多拿著書展首日封來我們的展位處蓋戳的讀者朋友。其中,一位拿著25張書展信封的老人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他的信封和書展現場發售的首日封不太一樣,仔細一看,上面的很多圖案都是裁剪後自行貼上去的。不問不知道,一問,背後的故事真是讓主頁君佩服不已。原來,這是這位65歲老爺爺自製的書展紀念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