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始堅持天天寫公眾號到今天快一個半月了,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比較多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來找我諮詢的人變多了:付費的、發紅包的、免費的;問法律職業發展的,問法律留學的,問個人成長的,問創業的,問商業模式的等等。
不少這樣的交流我是很享受的,包括老朋友來找我敘舊,有趣的商業模式的探討,對我觀點建設性的批判和建議等等。
有些交流是我必須要做的,比如留學和獵頭工作相關的,再比如付費的諮詢。聊到這兒我想澄清一下,獵頭的candidate需要有全職工作經驗,至少我這裡是這樣的。正常來說招entry level是不會用到獵頭的。不過,我樂意做長期的人才庫儲備。但坦白說,法律這個行業真正用到獵頭招的職位就那麼多。Entry level來聯繫過我的,到PQE 2還能夠算有效candidate的不到一半。到PQE 5還能算有效candidate的大概也就十分之一了。
還有些交流是比較讓我頭疼的。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一種資源,且人人平等,那就是時間。一個交流的性價比 = 交流的收穫(包括知識和情感) / 時間。而我最避之不及的就是性價比低,甚至對我來說為0的交流。
如果說我在努力逃避性價比低的交流,有一類交流甚至讓我有些生氣。那就是明顯不尊重我時間的低性價比交流。坦白說,無論是紅包還是目前我付費諮詢的價格,對我來說經濟價值都很低,但至少這會給我留下一個很好的印象,覺得你起碼是尊重我的時間的。(坦白說,這也是我早上糾結要不要寫這篇推文的原因。我怕大家學會了套路,沒學會尊重的本質)而我最怕的就是有些交流對我來說性價比近乎為零,而TA還是隔三差五要來找我。
暫且把這種行為用大家常用表述來歸類為「白嫖」,總算開始切題了。我理解年輕人,尤其是學生沒啥收入,我也不希望年輕人因為囊中羞澀就不敢向前輩取經。但是你一定要尊重前輩的時間,站在對方角度想想對方為什麼要花時間回答你的問題。不一定是錢,有可能是校友關係,有可能是單純欣賞你這個年輕人,但是同時要有性價比這個概念。一個校友身份可能人家願意花半小時在你身上,但花一天可能就是你想多了。
進一步切題,白嫖的風險是什麼?別人不理你其實並不是風險,因為你沒啥損失。短期最大的風險是別人給你的答案並不是TA心目中最佳的答案而是最能夠快速結束和你交流的答案。長期風險是留下了一個「不上道」的印象,將來基本不用指望這位前輩提攜你了。
既然聊到向前輩請教,大家有時間可以重溫一下這篇《警惕給你講道理的人》。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