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第一時間點開小編的推送
那麼這會兒應該是飯點了
來,幹了這碗大米先
沒錯
今天我們來聊聊大米
就是很小顆的那種大米
眾所周知
日本農業資源緊缺,是世界上主要的農產品進口國之一
他們進口各種肉類蔬菜
唯獨大米自己生產
戰國時期的日本還曾以大米作為貨幣
足以體現對大米的重視
作為擁有7000年水稻培育史的中國
飲食結構裡同樣離不開大米
但 是
近日,一篇題為《中國假大米已上架》的報導在各大外媒中被頻繁轉載。一位食品專家表示:「這些塑料大米的原型是由土豆和山藥構成的顆粒,生產者隨後將工業原料摻入。這樣的合成物外觀跟一般穀物非常相似,而且在噴灑了有米飯氣味的香精後,就能輕易地魚目混珠。更關鍵的是,假大米中的塑料成分對人體的傷害很大。」
說到塑料,小編忍不住又來測一卦
實驗概述: 在環境溫度為23±2℃,溼度為50±5%R.H的條件下,使用傅立葉紅外變換光譜儀(Thermo Nicolet 5700),根據檢測標準GB/T 6040-2002 紅外光譜分析方法通則進行測試,測得紅外圖譜如下:
樣品紅外譜圖
樣品紅外譜圖與聚醯胺標準譜圖的譜圖
由樣品紅外圖譜可知:
3303.5,3082.6cm-1處為-NH伸縮振動吸收,3000~2800cm-1為飽和C-H的伸縮振動區域,1646.7cm-1處為C=O的伸縮振動,1540.8cm-1處為-NH2的面內變形振動吸收,1463.7 cm-1處為-CH2彎曲振動。通過比較樣品圖譜與標準圖譜可知樣品紅外譜圖與聚醯胺的標準譜圖的匹配值為92.22,樣品的有機主成分為一種常見的塑料尼龍。
簡單來說,如果你購買的是塑膠假米,那麼測試的結果有可能就是上面的結果,而吃到的大米就是下面這些物品。
中國的政府機關警告說,只要攝取三大碗這種合成米,就相當於直接吃下一個塑膠袋。對於以米飯為主食的東亞跟東南亞地區來說,誰都不能保證一定不會吃到這樣的合成米,不過,幸好你關注了863檢測,我們教你幾個方法輕鬆分辨這些可怕的劣質品。
1.測試米的密度
塑膠米的密度跟真米肯定是不一樣的,當你把兩種米放到水中用力攪拌後,漂浮在水面上的就很有可能是塑膠米,而沉在底下的才是真正的米粒。
2.洗米時的殘留物
洗米的時候,如果發現水上有一層殘留物,那麼就要注意了,可能米是有問題的。
3.是否會發黴
拿著研磨器具把米粒搗碎,然後把它放置在一般的環境中;幾天之後,真正的米應該會發黴,而塑膠的米則不會有任何變化。
4.燃燒它來判斷氣味
用火焰燒塑膠米時,你可以聞到一股薯類跟塑膠的味道,它就近似於直接拿塑膠袋燒的臭味!所以用燃燒的方法是最能確切分辨的。
除此之外,863建議有關商家把好收購質檢關,嚴防收購到問題糧食、蔬菜;有關部門更要嚴把檢測關,要充分利用精密檢測儀器對各類食品進行檢測,要為食品安全築起綠色長城。
大米檢測項目:
■農藥殘留檢測
■ 汙染物:鉛Pb,鎘Cd,汞Hg,砷/無機砷As,鉻Cr,苯並[α]芘
■ 真菌毒素:黃麴黴毒素B1、赭麴黴毒素A
■ 理化項目:黴變粒、碎米、不完善粒、糠粉、礦物質、純質率、帶殼稗粒、稻穀粒、水分、黃粒米、互混檢驗、氣味,色澤、堊白粒率
■ 轉基因:水稻及其產品( CaMV 35S, NOS, Bt )[1]
大米檢測方法:GB 1350 稻穀
GB 2715糧食衛生標準
GB/T 5494 糧油檢驗 糧食、油料的雜質、不完善粒檢驗
GB/T5497 糧食、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
GB/T5503 糧油檢驗 碎米檢驗法
GB/T5502 糧油檢驗 米類加工精度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