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41.少尿的定義是之尿量少於:
A.100ml/24小時或5ml/小時
B.400ml/24小時或17ml/小時
C.200ml/24小時或7ml/小時
D.500ml/24小時或17ml/小時
E.300ml/24小時或15ml/小時
【參考答案】B
【考點】臨床醫學綜合-臨床醫學綜合-實踐綜合-無尿、少尿與多尿
【解析】
本題較為簡單,考的是無尿、少尿的概念,根據診斷學的定義:
少尿:尿量少於400ml/24h或尿量少於17ml/h;
無尿:尿量小於100ml/24h或12h內無尿;
因此本題選擇B無疑,但是為什麼無尿和少尿的定義為上述數字?
因為人的最大濃縮尿為1300mOsm/kgH20,而正常人在一般飲食情況下,每日產生的代謝廢物約600~900mOsm,如持續尿量<400ml/d就不能把代謝廢物全部排出體外了。因此尿量400ml以下時可能造成代謝廢物在體內蓄積,造成中毒症狀。所以小於400ml/d就作為少尿的標準,也就是平均每小時17ml。
無尿的定義並不是說完全不產生尿液,而是腎小球濾過率為0,此時腎小球功能完全喪失,不能帶走體內的代謝廢物。雖然腎小球濾過產生的尿液為0,但是腎小管還有分泌功能,腎小管分泌可以產生約100ml/d,因此無尿的定義為少於100ml/d。
少尿/無尿常常見於以下情況
1. 腎前性少尿:有效循環血量不足(大量出血、血管內容量相對不足、體液丟失過多),心輸出量不足(心臟病、肺循環異常、血管過度擴張),腎動脈收縮,腎單位血流調節能力下降等;
2. 腎性少尿:腎臟大血管血栓、栓塞、受壓迫,腎小球疾病,腎小管、間質疾病,終末期腎臟病等;
3.輸尿管結石、腫瘤、梗阻、受壓,膀胱結石、腫瘤,前列腺疾病,尿道結石等。
腎前性與腎性少尿(腎小管損傷)的鑑別:
腎前性少尿
腎性少尿
尿沉渣
透明管型
棕色顆粒管型
尿比重
>1.020
<1.020
尿滲透壓
>500mOsm/kg H2O
<350mOsm/kg H2O
血尿素氮/血肌酐
>20
<10~15
尿肌酐/血肌酐
>40
<20
尿鈉濃度
<20mmol/L
>40 mmol/L
腎衰指數(尿鈉/(尿肌酐/血肌酐))
<1
>1
鈉排洩分數((尿鈉/血鈉)/(尿肌酐/血肌酐))
<1
>1
執考助手
丁香園出品
微信號:zhikaozhushou
執考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在這裡,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包含十年執考真題的「掌上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