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時運動更易猝死?4分鐘急救黃金時間,學會這幾招能救命!

2021-02-23 一方視野

天冷後,陸續看到很多起運動猝死的事情。

江蘇一家健身會所內,一名六十多歲的男子在跑步機上鍛鍊身體時,突然重重地從跑步機上摔倒,不省人事。

然後,上海馬拉松,一位三十多歲男子在賽道倒地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還有就是,年僅35歲的知名男星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暈倒,緊急送醫後,醫生宣布:心源性猝死。

熱愛運動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一條條鮮活的年輕生命卻因此而消逝,真的讓人心痛。為什麼好好一個人突然猝死?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運動猝死?

它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30分鐘內,發生突然的、非外傷性的死亡。

多發於19-35歲的青壯年或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其中,猝死的青壯年大多有體育鍛鍊的習慣,猝死時常在進行強度較大、時間較長的鍛鍊。

數據顯示,男性運動猝死是女性的9.3倍,30歲以下和50歲以上為運動猝死高發年齡段。

98%都是心源性猝死,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運動猝死者均死於心臟病,致死的直接原因,最常見的是室顫,室顫見於多種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劇烈運動時全身耗氧量大幅增加,同時交感神經興奮,機體出汗和脫水導致體內電解質濃度變化。

三者共同作用於心臟加重本身就不健康的心臟負擔,從而誘使病發,運動員猝死。

50歲以上的運動猝死者幾乎均有冠心病,劇烈運動時洶湧澎湃的血流,衝擊著冠狀動脈上的脂肪斑塊,最終將其從動脈壁上衝下來,堵塞遠端為心肌供血的小血管,此時心肌缺血,室顫發生,導致運動猝死、

在秋冬季節,由於環境溫度降低,人體體表的血管成一個收縮的狀態,心肺功能的負擔比溫暖的季節要高,如果運動的強度過大,或者是有心臟疾病就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導致不幸的悲劇—猝死。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運動是把雙刃劍,如果運動超出了身體的承受能力,可能釀成悲劇。

③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的血壓超過160/100毫米汞柱?④ 近6個月以來,當您進行體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有過胸痛或嚴重憋氣的感覺?⑤ 近6個月來,當您進行體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曾因為頭暈失去平衡或跌倒或發生暈厥?⑥ 您是否存在因體力活動或運動加重的骨、關節疼痛,或功能障礙?

⑦ 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使您不能參加體力活動?


如果你的答案均是「否」,一般來說,你跑步都是安全的。如果你存在暫時的疾病如感冒、發熱,請等徹底痊癒、身體恢復良好狀態,再開始跑步。

只要你的答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是」,在跑步開始前(特別是跑馬拉松),就應諮詢醫生。

這樣能最大程度防患運動風險,排除某些潛在的疾病因素。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但目前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4分鐘!

每延遲1分鐘搶救,患者死亡的風險增加7%-10%,越早開始心肺復甦術,患者搶救過來的機率越高。

正確使用CPR(心肺復甦)出手急救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恢復大腦供血供氧,腦細胞對缺氧最為敏感,如果腦細胞缺氧超過5分鐘,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

所以如果大腦長時間缺氧,一定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腦損傷。長期的大腦缺氧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甚至腦死亡。

最後小編再次提醒大家,運動前請正確評估身體情況,量力而為!

也請珍惜身邊的人,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有時候脆弱到超乎想像,有些還在聯繫的人,下一秒可能就去了另一個世界。

明天和意外,渺小如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

相關焦點

  • 北京地鐵站發生猝死事件!4分鐘動畫學會心肺復甦和AED,關鍵時刻能救命!
    約半個小時後,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並將其送往醫院搶救。遺憾的是,該男子被送醫之後,仍因搶救無效不幸離世。這樣猝死的案例在新聞報導中並不少見。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人死於心臟驟停!這提醒我們,突發心臟病、猝死,不只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更提醒大家,掌握醫學急救技能,關鍵時刻,救己救人!
  • 【熱點關注】北京地鐵站發生猝死事件!4分鐘動畫學會心肺復甦和AED,關鍵時刻能救命!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人死於心臟驟停!這提醒我們,突發心臟病、猝死,不只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更提醒大家,掌握醫學急救技能,關鍵時刻,救己救人!資料顯示,心臟驟停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就會腦死亡。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
  • 急救 心肺復甦術,花3分鐘學會這三步能救命!
    來, 我們用3分鐘學習心肺復甦術,學會救人。當他在你面前倒下的時候, 你不是傻站著著急,而是及時伸出手,分秒之中解救他。1分鐘內的急救,99%都活了下來,5分鐘以內的心肺復甦可具有99%以上的成活率。如果每延遲1分鐘搶救時間,最終的搶救成功率就會下降10%。在沒有專業人員到達之前,家屬、社區居民、目擊者都是挽救生命最好的「醫生」。
  • 高以翔去世啟示我們:熬夜高強度運動,猝死風險大
    藝人高以翔猝死,媒體報導,高以翔凌晨拍攝節目時突然倒地,猝死疑與過勞又熬夜進行高強度運動有關。醫師分析,過勞引起的心律不整,是年輕人心臟停止、猝死最常見原因,心臟停止最重要的搶救工作就是心肺復甦術(CPR),黃金時間是倒下去五分鐘之內開始或以AED急救,搶救回來的機會最高。
  • 防猝死!冬天這時間最危險 護心飲食4原則、3種運動不要做
    每到冬天,各醫院急診室裡經常看到心肌梗塞和腦中風的病人,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很可能導致猝死。
  • 天冷防猝死 4守則不可少
    冬天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季節,近日氣溫連連降,當氣溫驟降時,容易發生血管阻塞或者爆裂的狀況,猝死機率大增。
  • 廣州珠江綠道一跑友猝倒,黃金4分鐘急救是關鍵!
    現場目擊者和急救人員參與急救,但很明顯,現場目擊者遭遇了他們人生中沒有預料到的首次心肺復甦,位置太低,頻繁的按壓中斷(看到瀕死喘息,施救者多次出現猶豫),至於周圍熱心大媽喊著餵水之類的,更是不懂急救為何物,錯失了最佳的搶救時間。
  • 4分鐘短片刷爆朋友圈: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熙熙攘攘的城市裡,大家都在為生活奔走,意外來臨時,平凡的人們會用自己小小善意勾勒出最美的停留,傳遞著人間真情。被善意包圍的這群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善意的輪迴。善意的傳遞沒有終點,類似《最美停留》中的急救故事,每一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 加荷包蛋的拌麵還沒來得及吃 24歲小夥突然倒地昏迷猝死 熬夜傷身 重視胸悶胸痛
  • 心跳低於這個數,可能是猝死信號!
    嚴重時還會發生猝死!別等到人進了醫院,再想起關心你的心臟!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種簡便的自測方法——搭脈,可以對自己的心臟進行「試探摸底」,甚至可能救命!將一側手臂手心向上平放在身邊,用對側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三指的指尖並排輕搭於另一側手腕。
  • 臺灣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好好健康的人,怎麼會猝死?》
    作者:黃軒(臺灣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2018.01.10昨天很冷,全臺灣已經傳出大約50幾位病人猝死
  • 人家擺攤掙錢,他們擺攤救命……
    在現場,隊員們手把手地教,還不厭其煩重複講解著要點,一晚上下來,他們個個口乾舌燥。據紅十字應急救援隊講師宋夢迪介紹,這種「地攤式」教學能接地氣,市民也容易接受和學習。她說,100名路過的人中有1個人駐足學習操作,通過學習的急救知識,掌握救命技能,這樣急救復甦的普及率就會上升一點。心肺復甦術的普及率在國內相對較低,而相關知識的缺乏,是導致心源性猝死搶救成功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 學會這幾招,讓你迅速小一圈!
    2.四肢(特別是腿部)、臀部和腹部易出現腫脹。3.手指按壓身體肥胖部位,如小腿肚,挪開手指之後,發現按壓的地方要過一會兒才能還原。4.到了晚上,下肢似乎要比白天胖了不少。如果你真的不幸中槍,那麻煩你繼續往下看,小康康這就告訴你解決之道!
  • 寶貴的黃金四分鐘 Golden 4 Minutes of Life-saving
    「四分鐘」——聆聽一首歌曲的時間,300米散步的時間,烹飪一個蔬菜的時間,觀看一則新聞的時間……人生就是四分鐘輪迴中的華麗篇章,但其中有一個寶貴的黃金四分鐘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楚的,那就是心臟驟停後的四分鐘。
  • 提醒:這些部位出汗,猝死可能在靠近!別輕視
    猝死這一突如其來的死亡讓所有人感到害怕,因此,在平時我們應該做好了解,比如猝死前有許多症狀。
  • 一部「救命」的紀實片《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
    《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將鏡頭對準了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的三輛120救護車,記錄了9位120一線急救人員代表,無劇本,無預設,全天候跟蹤拍攝,真實記錄當意外來臨時「流動急診室」內上演的一幕幕悲歡離合。《生命時速•緊急救護120》不僅向我們傳遞生命的價值與人間的暖意,也將帶來實用而生動的急救醫學知識普及,將急救技巧和日常相關的醫學常識等自然融入片中。
  • 護欄屢「殺人」,急救黃金8分鐘裡你能做什麼?
    為什麼頭卡在護欄裡,短短幾分鐘內就會致命?路人該如何正確解救被困者?7月6日下午,西安市發生一起男子頭卡護欄身亡事件。一名駕駛電動車的男子疑似身體不適靠在隔離帶的護欄上,不甚卡住脖子而窒息而亡。▼西安一家醫院的外科大夫表示,脖子卡在欄杆上致死或因卡住氣管導致窒息,有4到6分鐘的搶救時間。但若頸靜脈竇受壓會造成頸椎錯位,可能引發心臟驟停,人會瞬間死亡。▼
  • 我市投放25臺AED 10個地鐵站有了「救命神器」
    市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為放置點工作人員講解AED取用注意事項為確保「救命神器」AED安裝到位之後,投放點服務人員能夠正確操作使用,投放之前,依託市福利彩票支持的紅十字救護培訓項目,在各單位的密切配合下,市紅十字會為各放置點工作人員開展了紅十字急救員培訓,使每一個AED放置點具備一支20人左右、接受過初級培訓的志願服務隊伍。
  • 救命三招,誰看誰有福!
  • "生命接線員"26分鐘不掛線 上演生死營救好人365
    2016年9月24日10時33分,劉清接到了當日第68個急救電話。電話那一頭傳來了急切的哭泣聲:「快來!快來!我老公沒呼吸了!」聽到哭聲後,劉清心裡也緊張了起來。原來,家住武漢百步亭的彭先生突然倒在家中,他的妻子驚慌失措,將120急救電話當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電話一響,劉清重複每天要說幾十遍的第一句話,工作8年就是這樣。「別慌,告訴我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