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後,陸續看到很多起運動猝死的事情。
江蘇一家健身會所內,一名六十多歲的男子在跑步機上鍛鍊身體時,突然重重地從跑步機上摔倒,不省人事。
然後,上海馬拉松,一位三十多歲男子在賽道倒地後送醫,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還有就是,年僅35歲的知名男星在錄製節目的過程中暈倒,緊急送醫後,醫生宣布:心源性猝死。
熱愛運動本身是一件好事,可一條條鮮活的年輕生命卻因此而消逝,真的讓人心痛。為什麼好好一個人突然猝死?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運動猝死?
它是指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30分鐘內,發生突然的、非外傷性的死亡。
多發於19-35歲的青壯年或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
其中,猝死的青壯年大多有體育鍛鍊的習慣,猝死時常在進行強度較大、時間較長的鍛鍊。
數據顯示,男性運動猝死是女性的9.3倍,30歲以下和50歲以上為運動猝死高發年齡段。
98%都是心源性猝死,什麼是心源性猝死?
運動猝死者均死於心臟病,致死的直接原因,最常見的是室顫,室顫見於多種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劇烈運動時全身耗氧量大幅增加,同時交感神經興奮,機體出汗和脫水導致體內電解質濃度變化。
三者共同作用於心臟加重本身就不健康的心臟負擔,從而誘使病發,運動員猝死。
50歲以上的運動猝死者幾乎均有冠心病,劇烈運動時洶湧澎湃的血流,衝擊著冠狀動脈上的脂肪斑塊,最終將其從動脈壁上衝下來,堵塞遠端為心肌供血的小血管,此時心肌缺血,室顫發生,導致運動猝死、
在秋冬季節,由於環境溫度降低,人體體表的血管成一個收縮的狀態,心肺功能的負擔比溫暖的季節要高,如果運動的強度過大,或者是有心臟疾病就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導致不幸的悲劇—猝死。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運動是把雙刃劍,如果運動超出了身體的承受能力,可能釀成悲劇。
③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的血壓超過160/100毫米汞柱?④ 近6個月以來,當您進行體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有過胸痛或嚴重憋氣的感覺?⑤ 近6個月來,當您進行體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曾因為頭暈失去平衡或跌倒或發生暈厥?⑥ 您是否存在因體力活動或運動加重的骨、關節疼痛,或功能障礙?⑦ 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使您不能參加體力活動?
如果你的答案均是「否」,一般來說,你跑步都是安全的。如果你存在暫時的疾病如感冒、發熱,請等徹底痊癒、身體恢復良好狀態,再開始跑步。
只要你的答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是」,在跑步開始前(特別是跑馬拉松),就應諮詢醫生。
這樣能最大程度防患運動風險,排除某些潛在的疾病因素。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但目前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僅4分鐘!
每延遲1分鐘搶救,患者死亡的風險增加7%-10%,越早開始心肺復甦術,患者搶救過來的機率越高。
正確使用CPR(心肺復甦)出手急救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恢復大腦供血供氧,腦細胞對缺氧最為敏感,如果腦細胞缺氧超過5分鐘,腦細胞就會開始死亡。
所以如果大腦長時間缺氧,一定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腦損傷。長期的大腦缺氧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甚至腦死亡。
最後小編再次提醒大家,運動前請正確評估身體情況,量力而為!
也請珍惜身邊的人,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有時候脆弱到超乎想像,有些還在聯繫的人,下一秒可能就去了另一個世界。
明天和意外,渺小如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