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冠疫情再次失控,朝鮮加強邊境防疫管制,有多名韓國人非法越境被開槍射殺

2021-02-15 今日觀天下

北朝鮮為了切斷新冠病毒而封鎖了國境,本月14日在慈江道滿浦發生了國境警備隊槍擊誤入北朝鮮的一名韓國人致死的事件,18日之前判明了。據韓朝邊境地區的多個北朝鮮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本月14日傍晚6點左右,在慈江道滿浦市駐紮的北朝鮮國境警備隊,對越過韓江遠渡北朝鮮的50多歲的韓國男性B氏進行槍擊致死。一位消息靈通人士說:「死亡的韓國人B從南方來到韓朝邊境,醉醺醺地去韓江玩,卻沒注意到是北朝鮮地區就越境了。」

另外另一位消息靈通人士稱,「北朝鮮軍隊將死亡的B先生的遺體交給了韓國方面」。據報導,由於此次事件,北朝鮮·韓國間的邊境地區加強了警戒,緊張度也提高了。在此之前,去年5月和7月也發生了類似事件,北朝鮮邊境封鎖後,因北朝鮮軍隊造成的3名韓國人死亡,兩國間的外交問題有可能發生火拼。

此前,北朝鮮當局發布緊急布告書,稱從韓朝邊境接近1公裡以內的人「不論理由都會射殺」,並向安全人員(警察)支付了實彈。美國廣播公司於27日報導了這一消息。本月初因創紀錄的暴雨而遭受水災,但仍拒絕外部支援等,極度警戒日冕病毒的流入的趨勢越來越強烈。

根據RFIA,鹹鏡北道的消息靈通人士26日發表了「今天上午,會寧市社會安全部(警察)發來了緊急通告,稱『對於進入早上的國境安全地區1公裡內的對象不問理由都要射殺』」,「布告文的效力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消失之前的早上適用於中邊境地區」。

此外,該消息靈通人士還表示,「安全部強調『現在只有我國(北朝鮮)沒有傳播新冠病毒,敵人通過國境將病毒滲透到我方內部』」,「對外公布了向邊境地區的安全員提供實彈」。

相關焦點

  • 據外媒報導,朝鮮為了防止內部人員逃亡以及新冠病毒入侵,在邊境地區埋設了大量地雷,已有非法越境者被炸死
    ,在與韓國的邊境地帶的一部分埋設了地雷,目前已有非法越境者被炸死。據國情院消息,北朝鮮在2月27日朝鮮勞動黨政治部的會議文件中明確表示,如果新型冠狀病毒流入的話,將有30萬人死亡或50萬人死亡,而且「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手段為零」。
  • 因韓國經濟不景氣,大量朝鮮叛逃者提前偷逃回國,在非法越境過程中被擊斃!
    韓國政府和執政黨對被北朝鮮軍射殺的韓國政府職員貼上了「越北者」的標籤。他們的主張是「抱著巨額借款的賭博中毒者逃避現實」。
  • 阿根廷新增666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政府加強北部邊境管制
    阿根廷8月16日訊  阿根廷國家衛生部本周日通報,新冠肺炎患者新增5469例,累計確診294569。新增死亡66,總死亡人數為5703。已有 211702名患者已出院。     根據國家衛生部的晚間報告,有新感染的省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省3117;布宜諾斯艾利斯市972;查科68;chubut 9;科爾多瓦141;Corrientes 3;Entre Ríos 102;Formosa 1;胡胡伊272;拉潘帕1;拉裡奧哈34;門多薩210;內烏肯27;裡約內格羅86;Salta 92;聖克魯斯42;聖達菲160;聖地牙哥德爾埃斯特羅33;Tierra
  • 韓國新冠肺炎病例激增 15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入境管制 部分航線停飛
    截至當地時間24日下午韓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833例,數量激增。
  • 一線之隔的朝鮮和韓國!
    一線之隔的朝鮮和韓國!       地球上有一道線,這個線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線 ,也就是朝鮮和韓國的邊境 ,三八線 !
  • 疫情持續惡化,又一地發布緊急通知,今天起全面封鎖,暫停所有航班,關閉邊境?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採取了嚴格的入境管制措施,嚴防新冠病毒入境。  據消息,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表示,聯邦政府也正在計劃再次封鎖邊境,禁止來自變異新冠病毒多發國家/地區的人員入境德國。相關政策決議預計將在本周五之前達成  德國政府認為,歐盟在短時間內不會出臺相關封鎖政策。
  • 朝鮮人在中國:多靠偷渡團夥去韓國 以昆明為中轉站
    多年來,朝鮮媳婦鄭金素代表了一個隱秘的群體——非法越境並滯留於中國的朝鮮人生存狀態的縮影。他們在中國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自我封閉的脆弱基礎上。    原標題:朝鮮來客  多年來,朝鮮媳婦鄭金素代表了一個隱秘的群體——非法越境並滯留於中國的朝鮮人生存狀態的縮影。他們在中國擁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自我封閉的脆弱基礎上。  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他們陸續從流經中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圖們江一側越境而來,冒著被遣返、苦役、入獄甚至被槍斃的危險,進入中國。
  • 韓國疫情爆發民眾買不到口罩,重金網購卻收到空餅乾袋
    ,確診人數2022名,死亡人數13名。確診人員主要集中在韓國大邱地區,約有1300餘名。而這與韓國第31號患者,即超級傳播者「新天地教」教徒脫不開關係。該患者感染後仍參與兩次邪教禮拜集會,造成大範圍聚集性感染。據悉,截至目前,「新天地教」首爾地區的28317名教徒中有217名出現患病症狀,大邱地區則有1299名出現症狀。
  • 國際新冠疫情晚報:荷蘭現首例確診病例,韓國確診人數達2337
    現如今,新冠肺炎疫情正影響著越來越多國家的體育賽事,意甲聯賽多場比賽已經推遲或空場進行。歐洲杯、奧運會是否舉辦?如何舉辦?
  • 新冠疫情+國內恐攻+球迷失控 超級盃嚴防三重安全威脅鬧場
    (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提供)美足(NFL)決賽超級盃(Super Bowl)訂於7日於佛羅裡達州坦帕灣開戰,但全美最受關注的體育盛事不僅要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鑑於不久前的國會暴動,更必須出動地方與聯邦70多個維安單位,聯手應對國內恐怖攻擊以及當地球迷等威脅;不過迄今為止治安單位仍未發現任何滋事的跡象。
  • 德國新聞| 德國計劃封鎖邊境以防變異病毒!海陸空交通全面受限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採取了嚴格的入境管制措施,嚴防新冠病毒入境。據《每日新聞》消息,德國聯邦內政部長澤霍費爾(Horst Seehofer)表示,聯邦政府也正在計劃再次封鎖邊境,禁止來自變異新冠病毒多發國家/地區的人員入境德國。相關政策決議預計將在本周五之前達成。
  • 【疫情速報】俄總領事:在新冠疫情穩定後俄中陸地邊境口岸將恢復運行
    9240735320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4日+普京在第15屆東亞峰會上表示,俄羅斯提出亞太地區國家起草關於抗擊新冠病毒聲明的想法+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弗拉基米爾表示,俄羅斯與中國邊界上的口岸在邊境地區新冠病毒疫情形勢穩定下來後將恢復運行。+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每天的新增病例不斷攀升。當地時間12日,美國多位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失控的疫情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
  • 泰國疫情告急!要封國?|日本商務籤證看過來!
    泰國總理巴育在主持新冠疫情管理中心的特別會議上,討論了可能採取的疫情預防措施。泰國已經保持了6個多月的本地社區0傳播,但突然之間陷入了與非法移民有關的疫情爆發中。官員們目前堅稱沒有談及全國範圍的封鎖,儘管一些省份已經實施了自己的封鎖。疫情爆發中心龍仔厝府的省級官員已經宣布該省為 "隔離區",直到1月3日。所有體育場館、公園、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都已關閉。
  • 新發現!韓國疫情感染源很可能來自歐美!
    據韓國《朝鮮日報》22日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當天表示,基於對感染新冠病毒病例進行基因組分析,推測引發首爾梨泰院夜店群聚感染的病毒很可能來自歐美
  • 12月26日 | 新早讀!多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這個國家竟有9種
    ---又有多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這個國家竟有9種!截至23日,除了在英國、澳大利亞、丹麥、義大利、冰島、荷蘭出現變異病毒感染病例以外,又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報告了新發現的感染病例。此外,南非、葡萄牙、厄瓜多均發現病毒新變種,與在英國發現變種無關。巴西也發現病毒新變種,尚不確定是否與在英國發現變種相同。日前,智利麥哲倫大學相關研究機構指出,在智利疫情最為嚴重的南部麥哲倫大區共發現9種變異新冠病毒,其中有一種尚未在世界其他地區發現,且具有較強傳染性。
  • 又現一例H5N5禽流感疫情!再次提醒:注意天氣,加強管理!
    臺灣屏東縣鹽埔鄉1處土雞場12月12日主動通報防疫單位飼養家禽有異常死亡,12月15日經試驗所確認感染H5N5亞型高病原禽流感病毒,動物防疫所赴該場執行撲殺作業,現場撲殺16310隻黑羽土雞(約7周齡),並督導業者完成場區清潔及消毒工作,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 新冠疫情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798)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紐約時報】韓國新冠疫情中的網絡暴力1
  • 新冠疫情時期出行指南:旅遊警告、航班、郵輪、酒店豁免政策
    過去一個多月,全世界都被新冠病毒疫情籠罩著。每天的新聞、廣播、朋友圈都是疫情更新、疫情防範的消息。然而,在全世界共同遏制新冠病毒的情況下,病毒仍朝著無法預控的事態發展。如今,除中國以外,韓國、義大利、日本、新加波、伊朗等多國疫情失控、一夜之間翻倍暴增。因疫情爆發,旅遊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局面。
  • 德國新聞| 多個鄰國爆發大量變異病毒感染,德國下令周日起封鎖邊境
    近期,德國疫情數據在一系列嚴格的封鎖措施下出現明顯好轉,但由於變異新冠病毒仍在歐洲各國蔓延傳播,聯邦政府計劃再次收緊邊境管制,防止變異新冠病毒從鄰國輸入
  • 【韓國國情】韓國人怒批《朝鮮日報》「親日賣國」,民眾請願要求停刊
    就在韓國社會抵制日貨運動正酣之際,作為韓國最大報紙的《朝鮮日報》卻在近期發表多篇歪曲事實、偏袒日本的文章,引起韓國民眾憤怒,十幾萬民眾向政府請願停刊《朝鮮日報》,還有不少民間團體也紛紛號召抵制《朝鮮日報》的廣告商及其產品。就連韓國媒體同行都質問《朝鮮日報》:「你是韓國媒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