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因為勞工賠償問題,韓日矛盾近日越鬧越大。就在韓國社會抵制日貨運動正酣之際,作為韓國最大報紙的《朝鮮日報》卻在近期發表多篇歪曲事實、偏袒日本的文章,引起韓國民眾憤怒,十幾萬民眾向政府請願停刊《朝鮮日報》,還有不少民間團體也紛紛號召抵制《朝鮮日報》的廣告商及其產品。就連韓國媒體同行都質問《朝鮮日報》:「你是韓國媒體嗎?」
「回應安倍號召的《朝鮮日報》和極右學者們」,MBC電視臺22日以此為題報導稱,本月初,日本政府出臺加強對韓出口限制的舉措,此舉被指是日本向韓國發起的報復行動,因為韓國最高法院此前就二戰韓國勞工索賠案做出判決:裁定日本企業敗訴,勒令日本企業向韓國勞工賠償。而日本政府採取的限貿報復舉措,很快激起韓國社會的強烈反日情緒,導致眾多韓國人自發參與抵制日貨運動。在這個當口,一些潛伏在韓國社會的親日媒體卻唱起反調,刊登多篇「附倭賣國」的文章,引人側目。
據MBC電視臺稱,本月以來,《朝鮮日報》刊登多篇社論和專欄文章炮轟韓國政府、將日本貿易報復韓國的責任歸咎於韓國政府。比如4日的社論寫道:「此次事態皆因二戰勞工索賠案判決引發的外交矛盾所致,是政府引爆的炸彈。」字裡行間充滿「日本貿易報復韓國,文在寅政府咎由自取」的論調,甚至抨擊本屆韓國政府是「任由司法部左右外交局勢的失心瘋政府」。而該篇社論的日語版還進行惡意翻譯,直指文在寅總統為「賣國奴」。此外,該報14日的專欄文章還寫道:「韓國社會開展的抵制日貨運動是失去理智的行為,得不償失。」頗有冷嘲熱諷之勢。
MBC電視臺稱,《朝鮮日報》這些「歪曲事實」的報導被日本右翼媒體拿去引用並炮製各種假新聞,以此誤導日本民眾對韓國社會及輿論氛圍產生誤解與偏見,不禁令人懷疑《朝鮮日報》到底是不是韓國媒體。韓國媒體工會組織創辦的《媒體今日》周刊也於18日發表評論,質問《朝鮮日報》:「貴報是韓國媒體嗎?」《朝鮮日報》偏袒日本的傾向,也遭到很多韓國民眾強烈反感和抵制。據《京鄉新聞》23日報導,本月11日,韓國民眾在青瓦臺網站請願,要求政府停刊《朝鮮日報》。請願稱,「鑑於所有韓國媒體中,《朝鮮日報》是因報導假新聞而道歉次數最多的一家,應儘早停刊處理,防止此類媒體巨頭的輿論造勢霸行。」截至23日,已有超15萬韓國民眾點讚參與該請願。除要求《朝鮮日報》停刊外,韓國民眾還要求抵制《朝鮮日報》的廣告商及其產品。
朝鮮半島論壇微信號:Korean_Studies論壇宗旨:關注朝鮮半島局勢,發布權威評論,打造一流學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