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智庫圈
南北分治半個多世紀後,巨大的社會落差,使得朝韓統一,在韓國越來越變成僅僅是政治正確,實際上卻令人恐懼的問題。金正恩掌權後的種種動蕩,讓朝韓統一似乎突然有了可能。但朝韓會如何統一,卻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
自1945年朝鮮南北分治以來,實現朝鮮半島的南北統一,曾一直是朝鮮民族共同的熱切的夢想。
但隨著1990年代末,朝鮮困境日益嚴峻,朝鮮半島可能會因朝鮮崩潰而實現統一時,朝韓統一問題已由熱切的民族感情變成一個現實的國家問題。韓國人的心態出現複雜而明顯的分化。
南北分治時遭遇家庭離亂之苦的那一代人,是朝鮮半島統一的熱切支持者。
但這個老家在北方的群體,從韓戰結束時的1000萬人,已下降到今天100萬人。
他們的凋零,也改變了韓國社會對南北統一的觀念。
年輕一代的韓國人,對南北統一的實際態度,實際上可以解讀為何越來越多的人反對或恐懼朝韓統一。
有韓國市民在接受《鳳凰周刊》採訪時表示,韓國半數富人反對朝韓統一,理由是它會徹底拖垮韓國經濟。他甚至說:「韓國人雖然總是說要實現我們的統一夢想,但韓國人想的並不是這樣。其實,韓國人誰都不希望統一。」
韓國統一部的統一成本研究結論是:如果2030年南北統一,第一年韓國最少需投入55兆韓元,最多需投入249兆韓元。
要是在往後的將近20年的時間裡,每年從國內稅金抽取0.8%出來作為資金基礎,那麼在統一後的第一年韓國至少需要追加投入55兆韓元。
雖然投入是個天文數字,但這些研究報告基本認定韓國在統一後獲得的利益比成本更高。
朝鮮半島的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北方,如石墨和菱鎂礦儲量居世界前列。
新增的兩千多萬人口和半壁江山,都是無價的財產,人口在成為負擔的同時,也是勞動力和消費市場。
即使是支持朝韓統一的受訪者也承認,多數韓國人內心裡其實是恐懼朝韓統一的。有在華韓國學者對本刊記者表示:「我們長久以來南北統一不能實現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北朝鮮是誰執政,而是我們沒有做好統一的準備。」
形成今日韓國社會恐懼和反對朝韓統一心理的最重要原因,是高昂的統一代價。
韓國民主和平統一諮詢會議在輿論調查顯示,韓國有49.4%的人本能地認為統一是「我們的願望」,但又認為,統一費用是個不應承擔的負擔。
朝韓統一可能產生的驚人代價,極大程度地抵銷了素來以民族情緒熾熱著稱的韓國人的民族統一熱望。它造成人人口頭說統一、實際內心懼怕統一的奇怪心理。
朝韓統一,實際上在韓國社會多少已變成「政治正確」:所有政治力量都不敢公開宣稱反對統一,但也沒有任何政治力量願意做一點實質性的準備。
關注 韓國綜合生活平臺了解全韓最新信息
關注我第一時間發送全韓最新信息
目前1000000+已關注我們
你還等什麼呢?